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EPO对SD大鼠心脏移植术后血清炎性细胞因子IL-10、TGF-β、IL-2、IL-8水平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9-21 11:00
   目的: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SD大鼠心脏移植术后心肌组织间出现了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现象,严重影响了心脏移植术后的心功能,因此本次实验拟以SD大鼠为研究对象,通过检测心脏移植后血清IL-10、TGF-β、IL-2、IL-8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及炎性细胞的浸润情况,探讨EPO能否对心脏移植术后IL-10、TGF-β、IL-2、IL-8表达产生影响,从而减轻心脏移植术后炎性细胞浸润程度,发挥一定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1.健康的雄性SD大鼠(n=90),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A组,n=18)、单纯心脏移植组(B组,n=36,供体18只,受体18只)、心脏移植+EPO组(C组,n=36,供体18只,受体18只),假手术组仅做开腹手术,单纯心脏移植组单纯行腹部异位心脏移植,心脏移植+EPO组行腹部行异位心脏移植并予以EPO干预,各组分术前1d、术后第1d、术后第5d三个批次,各组每批次6只大鼠(注:B组及C组供体、受体各6只/批次),获取各组各批次的血液及供心组织标本,血液标本离心获取上层血清检测心肌酶,检测IL-10、TGF-β、IL-2、IL-8等炎性细胞因子指标,心肌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炎性细胞浸润、分布情况。2.模型简述:供体异氟醚气体麻醉后平卧于恒温手术床,开腹后于腔静脉注射肝素盐水0.5ml(浓度20IU/ml)使大鼠全身肝素化!剪开胸腔暴露心脏,分别游离并剪断胸主动脉和肺动脉(尽量留长),束扎其余血管并剪断,取出心脏置于冰盐水中备用;受体麻醉满意后取腹部正中切口,充分暴露游离腹主动脉及下腔静脉至少4mm,微血管夹阻断后,各剪出适当大小吻合口,取出供体心脏,其主动脉与受体腹主动脉、肺动脉与下腔静脉分别做端侧连续吻合,完成后慢慢恢复血供,数分钟后移植心恢复跳动,手术成功后关腹,放入笼中常规给水及食物,恒温保暖直至苏醒。结果:1.模型建立:(1)建立模型过程中有两例因腹部切口缝合原因导致肠梗阻死亡,有一例因麻醉意外死亡,在建模过程中各组、各时间点存活情况比较无差异(P0.05)。(2)心脏搏动情况:因A组腹部未行心脏移植,故无法触及心脏搏动;心脏移植术后第1d,B组与C组移植心搏动强度无明显变化;术后第5d,B组较C组移植心搏动强度明显减弱。(3)心肌酶情况:心脏移植术后第1d、第5d,B组与A组相比,B组血清磷酸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明显升高(P0.05);心脏移植术后第1d、第5d,B组与C组相比,B组血清磷酸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明显升高(P0.05)。2.HE染色情况:A组、B组、C组各组术前第1d的HE染色图片心肌细胞的结构均完整,心肌纤维排列规则,细胞间少量炎性细胞浸润,无局部出血、坏死;B组术后1d心肌细胞肿胀、破坏严重,肌纤维排列极为不规则,炎性细胞浸润增多,C组术后第1d出现少量炎性细胞浸润;B组术后第5d炎性细胞浸润进一步增加,心肌细胞坏死严重程度增加,心肌纤维结构排列紊乱,C组术后第5d炎性细胞浸润有少量增多,但心肌结构排列仍然较为规则。3.IL-10、TGF-β、IL-2、IL-8炎性细胞因子指标变化情况:心脏移植术后第1d、第5d,B组与C组相比,B组血清IL-2、IL-8水平明显升高,C组IL-10、TGF-β水平升高明显(P0.05)。结论:EPO对血清抑炎性细胞因子IL-10、TGF-β及促炎性细胞因子IL-2、IL-8的水平起调节作用,通过减轻心脏移植术后血清致炎性细胞因子的水平,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学位单位】:遵义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R654.2
【部分图文】:

实验流程


遵义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陈福晖121.3 主要实验流程:图 1 主要实验流程图1.4 统计学处理研究结果的具体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系统分析处理,以均数±标准差(x ±s)表示计量数据,多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用LDS检验,方差不齐时用Brown-Forsythe或Welch校正,同一组内不同时间点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χ2检验分析计数资料百分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血清磷,水平变化,血清乳酸脱氢酶,表达水平


注:与 B 组术后第 1d 比较,▲P<0.05;与 B 组术后第 5d 比较,#P<0.05(2)心脏移植术后第 1d,A 组与 B 组相比,B 组血清乳酸脱氢酶的倍(P<0.05);心脏移植术后第 5d,A 组与 B 组相比,B 组血清水平升高 6.5 倍(P<0.05);心脏移植术后第 1d,C 组与 B 组相比氢酶的表达水平升高 1.8 倍(P<0.05);心脏移植术后第 5d,C 组血清乳酸脱氢酶的表达水平升高 1.8 倍(P<0.05)(见表 5 及图 3表 5 各组不同时间点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变化( x ±s,n=6)(浓度 I组别 术前 1d 术后第 1d A 组(假手术组) 135.73±13.76 144.26±20.15▲1B 组(心脏移植组) 142.63±16.45 1025.15±13.49 ▲图 2 不同时间点各组血清磷酸肌酸激酶水平变化(n=6)

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变化,观察时间


注:与 B 组术后第 1d 比较,▲P<0.05;与 B 组术后第 5d 比较,#P<0.05观察时间(d)图 3 不同时间点各组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变化(n=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冀;王秀珍;李在斯;彭宇飞;王艳丽;;中药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J];中医药学报;2015年02期

2 刘春伟;丛洪良;于雪芳;韩薇;;PI3K-Akt、mito-K_(ATP)通道及mPTP在阿托伐他汀后处理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J];天津医药;2015年01期

3 侯兰;吕娟;陈莉娜;;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多器官保护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2014年17期

4 夏道奎;刘云;胡旭;;体外循环手术后血浆PAF、IL-8、IFN-γ的变化及其意义[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4年02期

5 周朝伟;严冬;;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医药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年03期

6 刘敏;谢利波;郝友华;徐春利;胡韵;杨东亮;;人IL-10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体内外的高效表达[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14年01期

7 王燕;赵美眯;闵冬雨;胡慧媛;孙雪菲;封瑞;郝丽英;;不同缺血时间对豚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3年01期

8 赵亚玲;敖虎山;;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J];中国循环杂志;2011年05期

9 李光照;杭春华;张阳;赵金兵;吴国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颅脑创伤后炎性反应和细胞凋亡的影响[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1年06期

10 马爽;滕琳;尹辛大;王世富;张汝敏;;可溶性E-选择素和白介素8与重症肺炎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9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霍洪军;赵岩;肖宇龙;杨学军;马忠平;左媛;;rHuEPO干预与MP干预对急性脊髓损伤大鼠IL-10表达与神经功能影响的对比研究[A];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本文编号:28234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28234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c8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