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PCL膜局部缓释FTY720促进脊髓损伤后的功能恢复

发布时间:2017-07-18 05:04

  本文关键词:PCL膜局部缓释FTY720促进脊髓损伤后的功能恢复


  更多相关文章: FTY720 胶质瘢痕 S1P SCI 缓释药物


【摘要】:背景: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临床治疗面临着巨大的困难。SCI病人日渐增多,每年每一百万人口中就有约15-40的新发病例。目前临床对于SCI的治疗少之又少,一般的临床治疗意在去除病因、抗炎、减少并发症。SCI的病理过程主要包括神经元的死亡,局部胶质细胞激活形成胶质瘢痕,炎症细胞浸润等。SCI后损伤局部的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会大量分泌鞘氨醇磷酸酯(Sphingosine-1-phosphate, S1P),促进更多的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在损伤局部聚集,形成胶质瘢痕阻止再生。芬戈莫德(Fingolimod,FTY720)是S1P的功能性拮抗剂,它可以不可逆的结合S1P的受体并将其内吞、耗竭。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缓解复发型多发性硬化症和肾移植后引起的免疫排斥反应。聚已酸内酯(Polycaprolactone,PCL)是一种生物相容性高,可降解的生物材料,PCL在降解后不会酸化局部组织,因此被广泛的用作小分子药物的缓释载体。我们拟研究局部缓释制剂FTY720-PCL膜在SCI后的修复作用及其中的潜在机制。方法: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培养,观察S1P处理对星形胶质细胞迁移和增殖的影响。观察FTY720和S1P共处理对星形胶质细胞的迁移和增殖的影响。制备FTY720-PCL膜以缓释FTY720。构建大鼠和比格犬的SCI模型,局部放置FTY720-PCL膜治疗,损伤后每周对其进行BBB和grid-walk等行为学评分评估其运动功能恢复情况,至造模后第四周取材,通过组织学等观察SCI的预后。结果:FTY720对体外星形胶质细胞增殖和迁移没有明显影响,但可以明显抑制S1P引起的星形胶质细胞的增殖和迁移。FTY720-PCL膜缓释制剂可以缓释释放FTY720约14天。缓释的FTY720可以减少SCI后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GFAP的表达,明显促进大鼠及比格犬运动功能恢复。结论:通过FTY720-PCL膜缓释给药FTY720可能通过抑制SCI损伤局部的胶质瘢痕形成,提高SCI后的功能恢复。
【关键词】:FTY720 胶质瘢痕 S1P SCI 缓释药物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651.2
【目录】:
  • 致谢4-5
  • 摘要5-7
  • ABSTRACT7-9
  • 缩略词9-13
  • 引言13-15
  • 1 实验材料15-17
  • 1.1 试剂15
  • 1.2 耗材15
  • 1.3 仪器15-16
  • 1.4 相关溶液的配制16-17
  • 2 实验方法17-25
  • 2.1 FTY720的缓释材料PCL膜的制备和观察17-18
  • 2.2 星形胶质细胞的培养18-19
  • 2.3 胞活力(CCK-8)测定19
  • 2.4 星形胶质细胞迁移能力测定19
  • 2.5 动物实验分组19-20
  • 2.6 动物SCI造模20-21
  • 2.7 行为学评分21
  • 2.8 组织学和免疫荧光染色21-22
  • 2.9 WB分析22-23
  • 2.10 RT-PCR23-24
  • 2.11 统计学分析24-25
  • 3 实验结果25-37
  • 3.1 星形胶质细胞在原代细胞中的纯度25
  • 3.2 FTY720可以抑制S1P/FBS引起的星形胶质细胞的增殖25-27
  • 3.3 FTY720可以抑制S1P/FBS引起的星形胶质细胞的迁移27-28
  • 3.4 FTY720可以引起星形胶质细胞表面S1P1受体长期内吞28-30
  • 3.5 构建FTY720-PCL缓释膜并评估其表征30-32
  • 3.6 缓释FTY720减少大鼠SCI后空洞形成并促进其运动功能恢复32-33
  • 3.7 缓释FTY720减少比格犬SCI后空洞形成并促进其运动功能恢复33-34
  • 3.8 缓释FTY720可以抑制SCI局部星形胶质细胞的聚集34-35
  • 3.9 缓释FTY720可以减少SCI后S1P1表达,减少神经元丢失35-37
  • 4 讨论37-39
  • 5 结论39-40
  • 6 参考文献40-44
  • 综述44-60
  • 参考文献52-60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60-6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项红兵,田玉科;星形胶质细胞与疼痛敏化调控[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3年09期

2 刘慧,王小军,胡荣,杨忠,蔡文琴;星形胶质细胞[J];生理科学进展;2004年01期

3 张敬军;;星形胶质细胞的研究[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6年07期

4 陈彬;刘宽;王伟;;成年大鼠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表达的差异研究[J];卒中与神经疾病;2007年05期

5 沈维高;何欣;王振江;;星形胶质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与疾病的关系研究进展[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6 ;英国科学家确定星形胶质细胞新功能[J];中国当代医药;2010年27期

7 靳哲;赵忠新;;星形胶质细胞在癫痫发病中的作用研究[J];世界临床药物;2012年01期

8 李军杰,张致身;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海马区星形胶质细胞形态学研究[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9 解旭东,田国红;星形胶质细胞与癫痫[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99年01期

10 莫永炎,姜勇,陈瑗;脑星形胶质细胞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J];生理科学进展;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庆莹;赵珠峰;朱长庚;;星形胶质细胞在癫痫复发中的作用[A];解剖学杂志——中国解剖学会2002年年会文摘汇编[C];2002年

2 唐爱辉;王同飞;王世强;;星形胶质细胞钙活动:脑细胞网络中的第二兴奋系统?[A];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第六届学术会议暨学会成立十周年庆祝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3 池美珠;陈超;钱燕;李剑敏;吴步猛;;产前重复激素治疗对星形胶质细胞发育的影响[A];浙江省围产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4 魏尔清;;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对星形胶质细胞功能的调节作用[A];中国药理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药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吴建云;王鲜忠;王剑;谌剑波;范光丽;张家骅;;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培养及鉴定[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分会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赵玉武;程晓娟;;星形胶质细胞与脑水肿的形成[A];山东省2013年神经内科学学术会议暨中国神经免疫大会2013论文汇编[C];2013年

7 董其平;柴真;;谷氨酸对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的钙活动的影响[A];“基因、进化与生理功能多样性”海内外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生理学会第七届比较生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8 曾俊;李康生;;柯萨奇病毒感染星形胶质细胞及细胞因子变化研究[A];新发和再发传染病防治热点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鲍欢;徐晓云;顾晓波;徐霞红;胡晖;;缺氧后水通道蛋白4在体外培养星形胶质细胞表达变化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10 熊加祥;白云;宋敏;王艳艳;杨晓亚;;星形胶质细胞表达免疫分子维持大脑免疫稳态[A];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第六届学术会议暨学会成立十周年庆祝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记者 胡德荣;星形胶质细胞由“天使”变“魔鬼”原因找到[N];健康报;2012年

2 记者 刘海英;星形胶质细胞可调节呼吸强度[N];科技日报;2010年

3 刘霞;脑内星形胶质细胞在实验室培育成功[N];科技日报;2011年

4 汪敏华;大脑星形胶质细胞有两种新功能[N];解放日报;2003年

5 吴一福;黄芪可调节星形胶质细胞“时间模式”[N];中国医药报;2005年

6 南方日报记者 曹斯 实习生 赵莞 张宁 通讯员 邹莹 张淼;用ATP对抗不快乐[N];南方日报;2013年

7 记者 班玮;德国脑细胞再生研究取得新进展[N];人民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招;离子通道TRPM7调节细胞生理的分子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2 黄维一;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旁分泌因子对缺血性脑卒中后星形胶质细胞活性及功能的影响[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3 杨俊华;星形胶质细胞来源的ATP促进丘脑中的突触删除[D];浙江大学;2015年

4 邓雅婷;龙胆苦苷镇痛与抗抑郁的中枢作用及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5年

5 李新;星形胶质细胞NDRG2在七氟烷预处理神经保护作用中的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5年

6 钟志宏;亚铁离子对星形胶质细胞的损伤作用及香芹酚在实验性脑出血中的神经保护作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7 张建成;星形胶质细胞来源的IL-17A对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8 洪洋;孕酮对Aβ所致星形胶质细胞炎症反应的调节作用及机制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6年

9 凌云志;帕瑞昔布减轻过氧化氢诱导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10 徐进;脑出血后星形胶质细胞AQP4内化及其机制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佩佩;磷酸化MSK1在星形胶质细胞炎症活化过程中的作用的研究[D];南通大学;2013年

2 何洁玉;糖皮质激素对星形胶质细胞分泌GnRH的调控机制[D];西南大学;2015年

3 张丽丽;脂肪基质细胞诱导分化为星形胶质细胞过程中线粒体凋亡与自噬的关系[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4 燕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致ApoE~(-/-)小鼠脑血管、星形胶质细胞及神经元损伤作用研究[D];宁夏医科大学;2015年

5 米鹏霞;P物质对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作用及机制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6 杨志奇;小鼠皮层内移植胶质细胞形态及功能重建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7 陈雅南;敲除星形胶质细胞的dicer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D];杭州师范大学;2015年

8 马辉;星形胶质细胞上酸敏感离子通道1a在颞叶癫痫发生中的作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5年

9 周亚兰;IFN-γ介导T细胞参与炎性痛慢性化机制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5年

10 邓子辉;瘦素抑制星形胶质细胞缝隙连接蛋白-43表达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5年



本文编号:5560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5560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0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