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心血管论文 >

QRS时限在心衰评估中作用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3 11:31

  本文关键词:QRS时限在心衰评估中作用的临床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心力衰竭 心电图QRS时限 心脏结构和功能


【摘要】: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心电图QRS时限与心力衰竭患者左室结构、功能的关系,从而为心力衰竭的诊断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10月期间,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心力衰竭(Heartfailure. HF)患者共473例及同期就诊的健康体检者100例,收集被检者的年龄、性别、基础心脏疾病、入院心电图QRS波群宽度、心脏彩超指标包括心脏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左室短轴缩短分数(Leftventricular fractional shortening, LVFS)、左房内径(Left atrum, LA)、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 LVEDd)。根据QRS波群宽度,将473例心力衰竭患者分为QRS时限<100ms组即第一组(271例,57.3%),QRS时限100--119ms组即第二组(108例,22.8%),QRS时限≥120ms组即第三组(94例,19.9%)。利用t检验分析比较心衰组与非心衰组之间QRS时限、LA、LVEDd的差异,利用方差分析比较心衰组三亚组间心脏彩超结构、功能指标包括LVEF、LVFS、LA、LVEDd的差异,并应用Pearson积差相关分析对QRS时限与心脏彩超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检验。 结果: 心衰组与非心衰组之间心电图QRS时限、LA、LVEDd的比较显示:100例非心衰组QRS时限(94.95±11.18)ms,473例心衰组QRS时限(101.45±23.82)m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100例非心衰组心脏彩超LA(31.066±4.42)mm,473例心衰组LA(39.7262±8.09)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100例非心衰组心脏彩超LVEDd(43.54±5.76)mm,473例心衰组LVEDd(51.88±21.39)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对心衰组三个亚组的LVEF、LVFS、LA、LVEDd指标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0.05的显著水平下,QRS时限<100ms组(271例)、QRS时限100--119ms组(108例)与QRS时限≥120ms组(94例)三个亚组间LVEF、LVFS、LA、LVEDd值均有显著差异,P值均<0.05。对心衰组患者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比较QRS时限与LVEF、LA、LVEDd指标的相关程度,,结果显示心电图QRS时限与LVEF负相关,与LA、LVEDd正相关,P<0.05。 结论: 1.与非心衰组相比,心衰组心电图QRS时限延长,提示QRS时限可作为心力衰竭的诊断指标之一。 2.随着心衰患者心电图QRS时限延长,心脏收缩功能减弱,提示心电图QRS时限可作为心力衰竭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价指标。 3.随着心衰患者心电图QRS时限延长,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增大,提示心电图QRS时限可作为心力衰竭心室重构的评价指标。
【关键词】:心力衰竭 心电图QRS时限 心脏结构和功能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541.6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0
  • 中英文缩略词表10-11
  • 第一章 综述11-20
  • 1.1 QRS 时限与心功能不全11-12
  • 1.2 QRS 时限与不同类型心功能不全12
  • 1.3 QRS 时限延长机制12-13
  • 1.4 QRS 时限延长与束支传导阻滞13-14
  • 1.5 QRS 时限延长与心力衰竭的预后14-15
  • 1.5.1 QRS 时限延长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14
  • 1.5.2 QRS时限延长对心血管事件的预测机制14-15
  • 1.6 小结15-16
  • 参考文献16-20
  • 第二章 引言20-22
  • 第三章 研究对象及方法22-24
  • 3.1 研究对象22
  • 3.1.1 病例纳入标准22
  • 3.1.2 病例排除标准22
  • 3.2 心电图测量22-23
  • 3.3 超声心动图资料23
  • 3.4 数据分组及统计学方法23-24
  • 第四章 研究结果24-27
  • 4.1 一般资料比较24-25
  • 4.1.1 性别比较24
  • 4.1.2 年龄比较24-25
  • 4.1.3 基础疾病比较25
  • 4.2 统计分析结果25-27
  • 4.2.1 心衰组与非心衰组之间比较25-26
  • 4.2.2 心衰组三组间比较26-27
  • 第五章 讨论27-30
  • 5.1 QRS 与心脏超声指标相关性分析27-29
  • 5.1.1 心衰患者 QRS 时限延长27
  • 5.1.2 心衰患者 QRS 时限与 LVEF 相关性27-28
  • 5.1.3 心衰患者 QRS 时限与 LA、LVEDd 相关性28-29
  • 5.2 性别、年龄等一般情况分析29-30
  • 5.2.1 性别情况分析29
  • 5.2.2 年龄情况分析29-30
  • 结论30-31
  • 参考文献31-34
  • 导师及作者简介34-35
  • 致谢3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邢作英;王永霞;朱明军;;慢性心力衰竭流行病学研究现状及其病因[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2年10期

2 谌承志;邓万俊;;心衰患者QRS波时限与心功能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心电学杂志;2009年03期

3 于彤彤;刘双双;王菁菁;王传合;韩苏;孙志军;;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面的性别差异[J];山东医药;2015年12期

4 顾东风 ,黄广勇 ,吴锡桂 ,段秀芳 ,何江 ,Paul K Whelton ,Stephen Mac Mahon;中国心力衰竭流行病学调查及其患病率[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年01期



本文编号:11360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11360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17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