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to系统指导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
发布时间:2017-11-06 07:34
本文关键词:Carto系统指导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
更多相关文章: 三维标测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射频消融 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
【摘要】:目的:通过探讨手术时间、X射线的曝光时间、X射线的曝光量、放电次数、手术即时成功率、随访成功率之间的差异,对比三维标测系统及常规X射线透视下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这两者之间优劣情况,及Carto组中不同类型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之间的差异。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共172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行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根据标测系统的不同,分为Carto组(使用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n=94)、常规组(使用常规X射线透视)(n=78)。观察比较两组之间及Carto组中不同类型的室上速的手术时间、X射线的曝光时间、X射线的曝光量、放电的次数、手术即时成功率及随访成功率。结果:Carto组与常规组的手术时间[(35.94±21.12)min,(36.55±20.08)min],无统计学意义(P=0.8460.05),X线曝光时间[(7.06±3.88)min,(12.79±4.85)min]、X射线曝光量[(328.41±344.86)mGy,(1056.44±631.96)mGy]、消融放电次数[(2.94±0.96)次,(7.41±2.20)次],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即刻成功率(96.80%,93.59%)、远期成功率(94.68%,94.87%)无统计学差异(P0.05)。Carto组中不同类型的室上速射频消融,右侧旁道手术时间最长、X射线曝光量最多、X射线曝光时间最长、放电次数最多。结论:采用Carto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可以实时重建心脏三维结构,通过采用激动标测和起搏标测相结合的标测技术,可准确定位消融靶点,提高消融靶点定位的精确性及可重复性。并且X线曝光时间短、X射线曝光量减少,放电次数较少,较二维影像下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更具安全性,手术时间两者对比无统计学意义。右侧旁道相对于AVNRT及左侧旁道更复杂。
【学位授予单位】:皖南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541.7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孙桂玲;;Carto系统指导下射频消融治疗房颤的临床观察[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1年01期
2 ;[J];;年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丁合彬;Carto系统指导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D];皖南医学院;2015年
,本文编号:11479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114793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