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例老年人心律失常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7-11-25 04:17
本文关键词:302例老年人心律失常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心律失常的特点,并分析影响心律失常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统计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收治的302例60岁以上心律失常患者的24h动态心电监测数据,将其分为老老年组和老年组(老老年组202人,老年组100人)。采用SPSS17.0软件对老老年组与老年组心律失常的类型,期前收缩的特点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调查人群中冠心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检出率高,其中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及高血压病3级在老老年组检出率明显高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室上性心律失常最为常见,老老年组中高达92.57%,老年组中高达90.00%。室性心律失常次之,302例患者中177人检出室性心律失常,其中老老年组129(63.86%)人,老年组48(48.00%)人。老老年组中室性心律失常检出率明显高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人混合性心律失常较为常见,其中室上性心律失常合并室性心律失常者54.64%,老老年组(59.41%)明显高于老年组(4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在老老年组检出率(22.77%)明显高于老年组(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室性期前收缩在0~99(次/24h)范围内老年组(79.00%)高于老老年组(6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001~10000(次/24h)范围内老老年组(18.81%)高于老年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室上性期前收缩在100~1000(次/24h)范围内,老老年组明显高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老年组24h平均心率为(68.61±14.25)次/分,老年组为(70.44±12.59)次/分,老老年组最快心率平均值为(94.95±20.49)次/分,老年组为(101.54±20.41)次/分,老老年组最慢心率平均值为(55.58±11.59)次/分,老年组为(56.64±11.29)次/分,老老年组与老年组比较,心率呈减慢趋势。其中,老老年组与老年组比较最快心率在老年组明显高于老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老年人群发生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龄(OR:1.867,95%CI:1.063-3.279)、空腹血糖(OR:1.133,95%CI:1.003-1.281)、射血分数(≤50%)(OR:1.976,95%CI:1.044-3.739)、冠心病(OR:1.774,95%CI:1.029-3.057)、高血压病3级(OR:1.204,95%CI:1.017-1.426)、吸烟(OR:2.113,95%CI:1.203-3.710)。结论:(1)老老年组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及高血压病3级检出率高于老年组。(2)室上性心律失常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次之。老老年组中室性心律失常、室上性心律失常合并室性心律失常者高于老年组。(3)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多见于老老年人。(4)随年龄的增长,心率呈减慢趋势。(5)高龄、空腹血糖、射血分数(≤50%)、冠心病、高血压病3级、吸烟是发生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的危险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541.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也菇;;研究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生理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6年01期
2 陈晓华;王瑞;赵s,
本文编号:12247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122475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