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蒌片对雷帕霉素诱导的人主动脉内皮细胞凋亡的保护机制研究
本文关键词:丹蒌片对雷帕霉素诱导的人主动脉内皮细胞凋亡的保护机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人主动脉内皮细胞 丹蒌片 雷帕霉素 凋亡相关蛋白 p-Akt
【摘要】:目的探讨丹蒌片对雷帕霉素诱导的人主动脉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并试探明其可能的机制。方法1.用不同剂量的雷帕霉素,依次作用在HAECs上,四甲基偶氮唑盐法(MTT法)测定HAECs细胞的增殖抑制率;通过计算细胞增殖抑制率、绘制增殖抑制曲线等,综合分析雷帕霉素对HAECs增殖活性的影响。2.通过不同浓度的含药兔血清与雷帕霉素共同作用于HAECs,四甲基偶氮唑盐法(MTT法)测定HAEC细胞的抑制率变化,摸索出适宜的含药血清浓度进行下一步实验。3.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观察含药血清对雷帕霉素作用下细胞凋亡率的变化。4.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及蛋白免疫印迹技术检测对细胞内的相关凋亡(Caspase-3,Bax,Bcl-2)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运用蛋白免疫印迹技术检测PI3K/Akt通路中p-Akt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1.雷帕霉素对HAECs有明显的抑制细胞生长的作用,与阴性对照组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㩳0.05),并且成剂量和时间依赖性。2.各组用不同浓度含药血清处理后,在12h、24h、48h时间点,含5%、15%、20%浓度空白兔血清的雷帕霉素组与相对应空白组相比,细胞存活率降低,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5%、15%浓度丹蒌片组与雷帕霉素组相比,细胞存活率上升,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与可定组细胞存活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5%、15%混合组与可定组和丹蒌片组相比细胞存活率升高,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15%浓度含药血清作用下各组细胞存活率最高,含药血清浓度与细胞存活率之间不存在剂量依赖性。3.各组选用1ng/ml浓度雷帕霉素作用下,15%含药血清浓度处理细胞24h,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丹蒌片组较雷帕霉素组凋亡率降低(18.23±1.36vs23.23±0.76,P0.05),丹蒌片组与可定组之间无明显差别(P0.05),混合组与丹蒌片、可定组相比,凋亡率降低(14.87±0.61vs18.23±1.36,P0.05;14.87±0.61vs17.48±0.66,P0.05)。4.荧光定量PCR检测1ng/ml浓度雷帕霉素作用下15%含药血清浓度处理细胞24h后相关凋亡基因表达,丹蒌片组与雷帕霉素组相比Bax(4.46±0.45vs5.24±0.56)、Caspase-3(2.37±0.25vs3.96±0.22)表达量减少(P0.05),Bcl-2表达量增加(0.58±0.06vs0.47±0.08,P0.05),丹蒌片组与可定组之间Bax、Bcl-2、Caspase-3表达量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混合组与丹蒌片相比Bax(2.88±0.47vs4.46±0.45,P0.05)、Caspase-3(1.63±0.28vs2.37±0.25,P0.05)表达量降低,Bcl-2表达量增加(0.83±0.08vs0.58±0.06,P0.05)。5.Western-blot检测1ng/ml浓度雷帕霉素作用下15%含药血清浓度处理细胞24h后相关凋亡蛋白表达及p-Akt蛋白表达,丹蒌片组与雷帕霉素组相比Bax(63.26±5.06vs77.92±5.28)、Caspase-3(112.24±4.81vs147.14±7.94)表达量减少(P0.05),Bcl-2表达量增加(34.13±13.23vs11.66±10.40,P0.05),丹蒌片组与可定组之间Bax、Bcl-2、Caspase-3表达量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混合组与丹蒌片组相比Bax(31.76±5.75vs63.26±5.06)、Caspase-3(76.25±3.88vs112.24±4.81)表达量减少(P0.05),Bcl-2表达量增加(63.32±11.68vs34.13±13.23,P0.05)。丹蒌片组与雷帕霉素组相比,p-Akt表达量减少(134.56±20.21vs97.90±15.71,P0.05),混合组与丹蒌片组相比p-Akt表达量减少(58.83±6.09vs97.90±15.71,P0.05),丹蒌片组与可定组相比无明显差异(97.90±15.71vs83.15±9.99,P0.05)。结论1.雷帕霉素对HAECs有促凋亡作用,且成剂量及时间依赖性,剂量越大,作用时间越长,对细胞抑制率越大。2.丹蒌片能抑制雷帕霉素诱导的HAECs凋亡,在雷帕霉素为1ng/ml时,15%浓度含药血清抑制凋亡效果最佳。3.丹蒌片能上调抗凋亡基因Bcl-2表达,下调促凋亡基因Bax、caspase-3表达量,抑制雷帕霉素诱导的HAECs凋亡。4.丹蒌片可能通过调节p-Akt的表达,调控抗凋亡基因Bcl-2与促凋亡基因Bax、caspase-3表达。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中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5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明理,李云生,付启锋,李淑贤;实验性主动脉内皮免疫损伤的电子显微镜观察[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1986年01期
2 王泰玲,尹鸿轸,姚大林,王石麟,董民达,潘淑琴,徐晶华,潘力,刘玉章;前列腺素E_1对急性高脂血症家兔主动脉内皮屏障的保护作用[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86年02期
3 沈传陆,张彩英;家兔主动脉内皮细胞培养法的改进[J];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1991年01期
4 洪明理,李云生,傅治锋,崔萍,李淑贤;免疫损伤引起家兔实验性主动脉内皮通透性增强的电镜观察[J];生理科学;1984年Z1期
5 洪明理;李云生;付治峰;崔萍;李淑贤;;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理的超微结构研究N免疫损伤引起家兔实验性主动脉内皮通透性增强的电镜观察[J];电子显微学报;1984年03期
6 魏任冰,邓漪平;不同年龄主动脉内皮高脂血症性损伤的扫描电镜观察[J];中山医科大学学报;1988年01期
7 陈剑雄,李立新,,黄红林,廖端芳,余麟;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猪主动脉内皮粘附分子的表达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的阻遏作用[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1995年02期
8 张红旗;邝国璧;;猴主动脉内皮的扫描电镜观察[J];新乡医学院学报;1993年04期
9 刘云淑;;栀子果实提取物对离体牛主动脉内皮细胞增殖的刺激作用[J];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1991年03期
10 李永红,董果雄,郭明磊,张社华,李琰;氯沙坦对大鼠主动脉内皮损伤后内膜厚度影响[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付云峰;熊燕;付四海;;卡托普利对同型半胱氨酸损伤大鼠胸主动脉内皮的保护作用[A];湖南省生理科学会新世纪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亮;丹蒌片对雷帕霉素诱导的人主动脉内皮细胞凋亡的保护机制研究[D];河南中医学院;2015年
2 凌宏艳;罗格列酮对胰岛素抵抗大鼠主动脉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及机制[D];南华大学;2005年
3 孙婷茹;缬沙坦对大鼠主动脉内皮球囊损伤后Toll样受体4表达变化的影响[D];青岛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2413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1241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