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中心静脉置管 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 发生率 影响因素 并发症
【摘要】:随着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技术的日渐成熟以及临床医疗发展的需要,中心静脉置管因其具有安全、简便、用途广泛、置管时间长等优势,减少避免了病人反复穿刺输液的痛苦,目前已普遍应用于临床,特别是外科、急救、化疗、血液透析及危重病人等。伴随着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技术的广泛应用,其相关并发症亦逐渐被临床医务工作者所认识,如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等。其中症状性导管相关血栓形成是其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有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的可能,不仅增加了医疗风险和住院费用,同时亦给患者和家属带来身心负担。本研究旨在对于中心静脉置管所引起的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导管相关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进行研究和分析,以期加强对中心静脉置管所引起的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的认识,减少导管相关性血栓并发症的发生,以便于临床更加安全、广泛、合理的选择和使用中心静脉置管术。目的:研究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以及性别、年龄、置管部位、疾病种类(良恶性)、预防性抗凝治疗等因素对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的影响,以期加强对中心静脉置管所引起的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的认识,减少导管相关性血栓并发症的发生,为临床更加安全、广泛的选择和使用中心静脉置管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河北省人民医院普外二科围手术期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154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主要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疾病种类(良恶性),置管部位,置管及拔管时间,有无预防性抗凝治疗,中心静脉置管时与拔管时的并发症等。所有患者拔管前均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象检查,并根据彩超检查的结果将患者分为血栓阳性组和血栓阴性组。将血栓阳性组作为观察组,血栓阴性组作为对照组。分析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以及比较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置管部位、疾病种类(良恶性)、预防性抗凝等因素间是否有差异。计数资料单因素比较采用χ2检验法,然后将单因素分析得出的显著性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以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研究组收集患者154例,其中男性96例(62.3%),女性58例(37.7%),年龄18-87岁,平均年龄59.24±15.18岁,导管相关性血栓阳性患者68例,血栓阴性患者86例,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为44%。通过单因素χ2检验分析共筛选出4个因素即性别、年龄、置管部位、疾病种类(良恶性)与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有关(P0.05),通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进一步筛选发现性别、年龄、置管部位对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的影响有显著意义。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发生率的比较(P0.05有意义):男性是女性的3.007倍,P=0.004;年龄60岁患者是60岁患者的1.775倍,P=0.018;右颈内静脉置管是锁骨下静脉置管的3.808倍,P0.001。结论:1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的发生率高,并且伴随置管时间的延长而增加;2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的发生与性别、年龄、置管部位等因素密切相关,其发生率男性比女性高,年龄60岁患者比60岁患者高,颈内静脉置管比锁骨下静脉置管高。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543.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祖武;;癌与血栓形成(33例癌症尸体解剖分析)[J];浙江医科大学学报;1981年04期
2 林宝爵,夏学鸣;血栓形成的发病情况[J];江苏医药;1983年05期
3 阮长耿;血栓形成的机理[J];江苏医药;1983年05期
4 王学文;血栓形成的防治[J];江苏医药;1983年05期
5 沈志祥,张瑞芳;恶性肿瘤和血栓形成的研究概况[J];肿瘤;1991年06期
6 靳兰玉,张和顺,赵进禄,张爱丽;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并发血栓形成(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J];临床荟萃;1998年14期
7 魏开敏;老年人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J];家庭医学;1998年02期
8 刘建刚,钱民全,彭荣蕤,赵笃凤,钱大兴;温度对血栓形成的影响[J];医用生物力学;2000年02期
9 李英;;抗磷脂抗体综合征血栓形成的机制[J];山东医药;2001年05期
10 马建林;老年血栓形成前状态及其防治的研究进展[J];心脏杂志;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丽;;血小板减少伴广泛血栓形成1例[A];2012年浙江省血液病学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钱民全;彭荣蕤;赵笃凤;钱大兴;吴望一;温功碧;翁维良;刘剑刚;王怡;;血栓形成研究的进展及对21世纪的展望[A];“力学2000”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3 ;肺癌与血栓形成[A];天津市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米玉红;;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识别与处理[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大会论文集[C];2010年
5 钱民全;赵笃凤;彭荣蕤;钱大兴;萧蓝;;血栓形成中的激发机理和血液成分的作用探讨[A];全国第九届生物力学和流变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6 黄艳洪;陈文阁;;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A];2010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疾病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7 冯继锋;;肿瘤患者血栓形成的预防和处理[A];第六届中国癌症康复与姑息医学大会大会论文集和专题讲座[C];2010年
8 马军;李家增;;恶性肿瘤与血栓形成[A];第三届中国肿瘤内科大会教育集暨论文集[C];2009年
9 陈纪林;杨跃进;乔树宾;黄静涵;姚民;秦学文;徐波;刘海波;吴永建;袁晋青;陈珏;戴军;尤士杰;李建军;高润霖;;药物洗脱支架置入后的血栓形成的原因分析[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6年
10 王立新;;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及护理[A];河南省第八次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暨高级研修班资料汇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玉清;如何减少血栓形成[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2 中国微循环学会副会长 赵克森 教授;血小板与血栓形成[N];科技日报;2000年
3 吕峰;吃柚子减少血栓形成[N];健康时报;2005年
4 方留民;肥胖、糖尿病可诱发血栓形成[N];中国医药报;2002年
5 王雪飞;药物支架植入后血栓形成原因探明[N];健康报;2006年
6 皖君;中国人血栓形成与众不同[N];医药经济报;2002年
7 ;抗栓治疗药物开发新思路——从阻断血栓形成的起始进行探寻[N];中国医药报;2006年
8 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心外科 刘亚军;天热易发生血栓病[N];河北科技报;2009年
9 衣晓峰 孙理;重视恶性肿瘤患者血栓形成的防治[N];中国医药报;2011年
10 金华;洋葱和鱼能预防血栓[N];卫生与生活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史红霞;饮酒与血栓形成关系的实验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4年
2 魏陵博;饮酒与血栓形成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4年
3 段朝霞;凝血、纤维蛋白溶解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系统与肿瘤转移及其血栓形成的相关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8年
4 李兴国;Racl、NF-κB、IL-1β在DVT形成中表达变化的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2年
5 彭敏;热毒与血栓形成关系的实验及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8年
6 胡继红;血中检测增强凝血因子及抑制纤溶酶原活化关键基因定量诊断DVT相关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3年
7 李世军;雄激素与其受体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和血栓形成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8 张红霞;川芎嗪与丹参酚酸B联合干预剪应力诱导血栓形成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刚;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2 梁继芳;饥饿与脱水状态下血栓形成危险因素的初步评估[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3 高玲;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合并血栓形成的7例临床分析[D];吉林大学;2005年
4 程艳;恶性肿瘤并发血栓形成52例临床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09年
5 刘世;DVT患者中TpP的表达变化及意义的临床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3年
6 武建;溶栓治疗预防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滨州医学院;2013年
7 王慧玲;深静脉置管致血栓形成的相关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2年
8 陈科;不同浓度聚桂醇灌注后对血管及血栓形成的影响[D];广西医科大学;2012年
9 王强;DVT的血细胞中PECAM-1表达加重炎反应促进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2年
10 宋恩;DVT形成前Arg1、eNOS表达变化与血栓形成的基础及临床初步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12974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1297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