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血液病合并血流感染临床分析
本文关键词: 恶性血液病 血流感染 病原菌 出处:《安徽医科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目的研究恶性血液病患者并发血流感染的病原菌特点、治疗、预防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5年12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503例恶性血液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不重复、连续分离的病原菌70株,研究这些病原菌的种类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及耐药性特点,并分析此60例发生血流感染的恶性血液病患者的感染部位、感染相关因素、治疗及预后。结果选取60例恶性血液病血流感染患者病例,共培养出菌株为70株,主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16株(22.86%)、株肺炎克雷伯菌12株(17.14%)、人葡萄球菌亚种(14.29)、金黄色葡萄球菌5株(7.14%)、表皮葡萄球菌5株(7.14%)、铜绿假单胞菌4株(5.71%)、白色念珠菌4株(5.71%)。大肠埃希氏菌产ESBLs株检出率为56.25%,肺炎克雷伯产ESBLs株检出率为33.33%。所有产ESBLs的大肠埃希氏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均敏感,但是对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头孢唑啉、头孢噻肟,其耐药率高达100%,对喹诺酮类和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中的妥布霉素、庆大霉素,其耐药率均达到50%以上。肺炎克雷伯菌,对加酶青霉素类抗生素敏感率约50%明显高于氨苄青霉素(10.09%),对第三代、第四代头孢的敏感率高于第一代及第二代(60%),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敏感率60%,对喹诺酮类抗生素敏感率70%,对亚胺培南敏感率为100%。培养后共分离铜绿假单胞菌四株,四株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均敏感。人葡萄球菌人亚种、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的敏感率,均能达到100%。人葡萄球菌人亚种对甲氧西林耐药率达90%,明显高于表皮葡萄球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他们对甲氧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80%、40%。本研究中,真菌感染共11例,占15.7%,其中白色念珠菌4株,光滑念珠菌3株,隐球菌及毛霉菌各1例,曲霉菌2株,其中有一例光滑念珠菌对氟康唑、伏立康唑、伊曲康唑三种均耐药。呼吸系统感染在血流感染伴随的感染灶中最常见。60例患者中,中性粒细胞数目0.5*10^9/L与中性粒细胞数目0.5*10^9/L两组比较,发生多重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为0.02)。患者住院时间大于20天与小于20天比较,发生多重感染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值为0.02)。如果在获取血培养的准确结果前,已行经验性抗菌治疗,且使用抗生素正确组者,抗菌药物平均应用16.01±8.91天,经验性抗菌药物使用不正确组在得到培养结果后换用敏感的药物,抗菌药物平均应用26.02±12.76天,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值为0.021),两组患者的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为0.036)。患者年龄60岁与患者年龄60岁者比较,两组年龄段不同患者感染导致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是0.043)。结论我院恶性血液病的血流感染,其病原菌仍主要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人葡萄球菌亚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表皮葡萄球菌,以及铜绿假单胞菌和白色念珠菌为主,并且主要以革兰氏阴性菌G-为主。对革兰氏阳性G+菌来说,最敏感的药物分别为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而对革兰氏阴性G-菌而言,最敏感的药物是亚胺培南。粒细胞缺乏较重、住院时间较长者多重感染率明显上升,粒细胞缺乏程度和住院时间为恶性血液病并发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在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中,由感染所导致的死亡率上升较为明显。早期经验性使用正确的抗生素控制感染更为有效,并且能降低血流感染所致的死亡。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 treatment , prevention and prognosis of pathogenic bacteria in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hematopathy .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503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hematopathy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 Among them , there were 70 strains of Escherichia coli , 12 strains ( 17.14 % ) , Staphylococcus aureus subspecies ( 14.29 ) , Staphylococcus aureus 5 strains ( 7.14 % ) , staphylococcus aureus subspecies ( 14.29 ) , Staphylococcus aureus 5 strains ( 7.14 % ) , staphylococcus aureus 5 strains ( 14.29 ) , Staphylococcus aureus 5 strains ( 7.14 % ) , staphylococcus aureus 5 strains ( 14.29 ) , Staphylococcus aureus 5 strains ( 7.14 % ) , staphylococcus aureus 5 strains ( 14.29 ) , Staphylococcus aureus 5 strains ( 7.14 % ) , Staphylococcus aureus 5 strains ( 14.29 ) , Staphylococcus aureus 5 strains ( 7.14 % ) , Staphylococcus aureus 5 strains ( 14.29 ) , Staphylococcus aureus 5 strains ( 7.14 % ) , Staphylococcus aureus 5 strains ( 14.29 ) , Staphylococcus aureus 5 strains ( 7.14 % ) , Staphylococcus aureus 5 strains ( 14.29 ) , Staphylococcus aureus 5 strains ( 7.14 % ) , Staphylococcus aureus 5 strains ( 14.29 ) , Staphylococcus aureus 5 strains ( 7.14 % ) , Staphylococcus aureus 5 strains ( 14.29 ) , Staphylococcus aureus 5 strains ( 7.14 % ) , Staphylococcus aureus 5 strains ( 7.14 % ) , Pseudomonas aeruginosa 4 strains ( 5.71 % ) , antibiotic susceptibility rate of quinolinone antibiotics 70 % , and sensitivity rate to Imipenem was 100 % . In this study ,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 P = 0.043 ) .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7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骆俊,吴菊芳;血流感染诊断及治疗进展[J];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2005年02期
2 ;如何判断导管内相关性血流感染?[J];现代医院;2009年04期
3 Michael Towns;;如何利用“血培养”高效地诊治血流感染患者[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年23期
4 李兴武;;80岁以上老年患者的血流感染[J];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1994年06期
5 戚丽敏;崔屹;刘根焰;;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血流感染1例报道[J];微生物与感染;2009年04期
6 张丽丽;刘梅;陈明;;血流感染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0年04期
7 张伟三;张蕴;;胸腺肽α1治疗老年血流感染85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年06期
8 马全玲;魏殿军;;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相关预防措施[J];医学综述;2010年13期
9 石娜;徐卫;章虹霞;舒雪芹;温鸿;陈永平;;老年患者医院血流感染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年03期
10 张艳;华川;;血流感染诊断的研究进展[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小军;;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与治疗[A];中国医院协会第十六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9年
2 王志远;董琳;刘琳;徐月波;;儿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的病例对照研究[A];2012年江浙沪儿科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学术年会、儿内科疾病诊治新进展国家级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2年
3 任健康;;血流感染实验室诊断进展[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4 张鹏;;血流感染的病原学分析现况及研究进展[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8年
5 路明;姚婉贞;王筱宏;刘振英;;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分析[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6 董宝坤;;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预防与控制[A];中华护理学会2009全国医院感染新进展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7 汤瑾;王坚镪;庄亦晖;陈瑜;;双套血培养对提高血流感染检出率和鉴别污染的评价[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8 刘逸文;廖燕;;预防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护理新进展[A];第三届重症医学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9 苏华芳;俞康;江松福;;化疗后恶性血液病患者并发医院血流感染及危险因素的研究[A];2006年浙江省血液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10 温妙云;;降钙素原鉴别急诊血流感染患者菌种的意义[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本报记者 朱国旺;规范血培养 让血流感染治疗不再盲目[N];中国医药报;2009年
2 记者 乔宁;正压无针输液接头或致血流感染[N];健康报;2013年
3 曾利明;专家呼吁规范血培养[N];保健时报;2009年
4 严少卫;恶性血液病检测有了新手段[N];健康报;2008年
5 杨力勇 杨振岭;联合移植治恶性血液病有优势[N];健康报;2007年
6 河南 杨振岭;联合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凸显优势[N];家庭医生报;2007年
7 记者 朱国旺;相关专家倡导“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零容忍”理念[N];中国医药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万齐全;移植后血流感染相关研究及肾移植感染基因多态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2 张黎;血流感染回顾性临床研究及患者免疫功能与预后的基础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3 魏红梅;热疗联合阿霉素治疗恶性血液病的实验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7年
4 张丽君;21号染色体畸变与恶性血液病发生机制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淼;继发性免疫缺陷患者葡萄球菌血流感染70例临床及病原菌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2 李国华;降钙素原与血培养在诊断血流感染中的方法学比较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3 邢欢;15株血流感染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同源性分析[D];华北理工大学;2015年
4 严明;我院血培养阳性血流感染患者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6年
5 梁丽芬;154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并发血流感染的临床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6年
6 郭晶;老年院内血流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和预后分析[D];天津医科大学;2016年
7 秦瑞峰;ERCP术后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病原学分布及耐药基因分型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6年
8 郑辉;血浆降钙素原与血流感染相关性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9 华茂红;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分析[D];浙江大学;2017年
10 付路;重症患者血流感染的回顾性临床分析[D];宁夏医科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4808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1480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