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心血管论文 >

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尿液的代谢组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27 11:07

  本文选题:心力衰竭 切入点:快速高分辨液相色谱-质谱 出处:《分析化学》2017年08期


【摘要】:采用基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和正常对照(Control)人群的尿液进行分析,筛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尿液中的差异代谢物,研究其发病机制,并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选择15个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年龄(62.27±3.14)岁)及15个正常人(年龄(65.41±4.63)岁),采用高分辨度快速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RRLC-QTOF/MS)技术对尿液代谢物进行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对两组代谢物进行分类,并筛选潜在生物标记物;运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PLS-DA)建模,考察生物标记物对疾病筛选的预测能力。研究结果表明,CHF组和Control组尿液代谢物谱能得到很好的区分,发现并鉴定了2种潜在生物标记物尿苷及丙氨酰色氨酸,提示嘧啶代谢和色氨酸代谢可能在心力衰竭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
[Abstract]:The urine samples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 and normal controls were analyzed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LC-MS) to screen the differential metabolites in the urine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 and to study its pathogenesis. 15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age: 62.27 卤3.14) and 15 normal persons (age: 65.41 卤4.63) were selected for clinical treatment. RRLC-QTOFMSR was used by high resolution rapid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 time-of-flight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RRLC-QTOFMSR). To analyze the metabolites of urine, Two groups of metabolites were classified b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and potential biomarkers were screened, and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 (PLS-DA) was used to model the two metabolites. To investigate the predictive ability of biomarkers for disease screenin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urine metabolite spectra of CHF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could be distinguished well, and two potential biomarkers, uridine and alanine tryptophan, were identified and identified.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pyrimidine metabolism and tryptophan metabolism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heart failure.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8医院;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基金】:吉林省卫生厅项目(No.2015Q023)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年基金项目(No.JDYY72016052)资助
【分类号】:R541.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义新,朱秀华,危金松;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48例[J];湖北中医杂志;2000年08期

2 龙仕柏;乙莫克舍: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一种新方法[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01年11期

3 何军,刘晓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对慢性心力衰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的临床干预研究进展[J];宁夏医学杂志;2002年06期

4 范建明;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病人30例[J];福建医药杂志;2003年02期

5 徐会强;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心力衰竭43例疗效观察[J];江西医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6 周红漫;辅酶Q_(10)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J];中原医刊;2003年10期

7 苏哲坦;慢性心力衰竭贫血在英国的患病率及其基本原因[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3年05期

8 毛秀菊;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26例[J];中国中医急症;2003年04期

9 芮喜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皮肤变化[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3年06期

10 韩立新;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6例[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温霞;赵兴胜;徐峰;付二团;贺文帅;苏布道;马之嘉;;内蒙古自治区医院1980、1990、2000年慢性心力衰竭住院病例回顾性调查[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十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8年

2 张清友;叶青;杜军保;立万镇;;纽约大学儿科心力衰竭指数在小儿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10年

3 吴永娟;;慢性心力衰竭的健康教育[A];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4 施仲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仍然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首选药物[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6年

5 马依彤;李霞;王朝霞;;183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贫血的临床研究[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6年

6 曾潮峰;;肌氨肽苷治疗慢性心力衰竭40例疗效观察[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6年

7 刘艳萍;张伟峰;魏敏;;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次入院的原因探讨[A];河南省护理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7年

8 刘玉辉;;左卡尼丁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十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8年

9 胡英花;杨志敏;王艳杰;钱海燕;;慢性心力衰竭发作频率的相关因素调查分析[A];中国心脏大会(CHC)2011暨北京国际心血管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10 杨小芳;施小青;;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干预[A];中国心脏大会(CHC)2011暨北京国际心血管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春生;治慢性心力衰竭方[N];民族医药报;2003年

2 朱荻;倍他乐克安全有效[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5年

3 莎吉丹·斯拉木 热比亚·阿不里米提;维吾尔医治疗慢性心力衰竭26例疗效报告[N];民族医药报;2007年

4 胡大一;慢性心衰的干预基地应建在社区[N];健康报;2004年

5 ;益气活血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6 周宁人;提高慢性心衰患者存活率[N];大众卫生报;2007年

7 李军;急性心力衰竭与慢性心力衰竭失代偿鉴别[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8 湖南省汉寿县人民医院 彭锋;对慢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调查与分析[N];中国医药报;2009年

9 夏洪平 张步升 张楠;抗凝治疗使早期心衰患者受益[N];健康报;2005年

10 刘彦兵;慢性心力衰竭有合并症者的药物治疗[N];农村医药报(汉);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锋莉;邵荣世教授从脾胃论治慢性心力衰竭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

2 张叶祥;周宜轩教授辨治慢性心力衰竭的学术思想总结及临床继承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

3 张飞飞;心脏收缩力调节对慢性心力衰竭兔心肌纤维化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7年

4 侯丽娜;慢性心力衰竭尿液蛋白标记物的筛选、鉴定及应用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5 朱秋玲;基于复杂网络技术的慢性心力衰竭证治规律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年

6 杜智勇;代谢组学方法评价慢性心力衰竭代谢重构的基础与临床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7 吴晓燕;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干细胞动员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对比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8 姚耿圳;慢性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的构建与评价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刘尊齐;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实验和临床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10 伊t,

本文编号:16712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16712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57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