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紧张素Ⅱ诱导内皮细胞血管生成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本文关键词:血管紧张素Ⅱ诱导内皮细胞血管生成的作用及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南大学》 2014年
血管紧张素Ⅱ诱导内皮细胞血管生成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王香
【摘要】:研究背景:心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大杀手,而血管生成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大量研究表明动脉粥样斑块内血管生成对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进展和斑块的破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研究证实血管紧张素Ⅱ可促进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和主动脉瘤的破裂;而在动脉粥样斑块区域和动脉瘤破口区,微血管富集;同时大量的研究亦表明血管紧张素Ⅱ能够诱导各型内皮细胞的增值、迁移及血管生成。但血管紧张素Ⅱ是如何促血管生成的呢,目前其作用机制仍不明确。 然而,近来有研究证实缺血、ox-LDL、血管紧张素Ⅱ等作为刺激因素均能诱发内质网的非折叠蛋白反应从而诱导内质网应激;在肿瘤和肾脏上皮细胞,非折叠蛋白反应尤其是IRE1信号通路介导血管生成,其主要通过上调VEGF的表达诱导血管生成。故我们设想血管紧张素Ⅱ是否通过AT1受体激活内质网应激的IRE1通路上调VEGF的表达从而诱导内皮细胞生成血管,并进一步探讨其中的具体机制。 方法:(1)不同浓度的血管紧张素Ⅱ(OnM、0.1nM、1nM、10nM、30nM)处理脐静脉内皮细胞24小时后,种于matrix胶,37℃孵育16-18小时,显微镜下观察并拍照; (2)不同浓度的血管紧张素Ⅱ(OnM、0.1nM、1nM、10nM、30nM)处理脐静脉内皮细胞24小时后,收集胞浆蛋白,Western Blot法检测GRP78、IRE1、JNK蛋白水平的表达; (3)不同浓度的AT1受体拮抗剂氯沙坦(1uM、3uM、10uM)、AT2受体特异性抑制剂PD123319(10μM)预处理HUVEC1小时后,再加入1nM AngⅡ处理24小时,及PD123319(10μM)、氯沙坦(10uM)单独处理HUVEC24小时后,收集细胞,种于matrix胶,37℃孵育16-18小时,显微镜下观察并拍照; (4)氯沙坦(10μM)、IRE1特异性抑制剂irestatin9389(2.5μM)、JNK特异性抑制剂SP600125(10μM)、p38MAPK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10μM)预处理HUVEC1小时后,再加入1nMAngⅡ处理24小时,收集细胞,matrix胶上行血管生成试验,显微镜下观察并拍照; (5)氯沙坦(10μM)、irestatin9389(2.5μM)、SP600125(10μM)、SB203580(10μM)预处理HUVEC1小时后,再加入1nM AngⅡ处理24小时,及1nM AngⅡ单独处理24小时后,收集胞浆蛋白,Western Blot法检测GRP78、IRE1、JNK、VEGF、p38MAPK的表达; (6)氯沙坦(10μM)、irestatin9389(2.5μM)、SP600125(10μM)、SB203580(10μM)预处理HUVEC1小时后,再加入1nMAngⅡ处理24小时,及1nM AngⅡ单独处理24小时后,提取细胞RNA,采用半定量PCR检测GRP78、IRE1、JNK的转录水平。 结果:(1)AngⅡ诱导内皮细胞的血管生成并触发内质网应激:AngⅡ(0.1nM、1nM、10nM、30nM)可促进内皮细胞血管生成,且呈抛物线样浓度相关性,以1nM时血管生成最为显著;与促血管生成效应一致,AngⅡ (0.1nM、1nM、10nM、30nM)明显增加内皮细胞GRP78、IRE1、JNK蛋白水平的表达,且以1nM时最为显著; (2) AngⅡ通过AT1受体介导内皮细胞的血管生成:AT1受体拮抗剂氯沙坦(1μM,3μM,10μM)呈浓度依赖性的抑制AngⅡ诱导的血管生成,10μM时抑制作用最为明显;而AT2受体特异性抑制剂PD123319(10μM)对AngⅡ诱导的血管生成无明显作用; (3)AT1受体/内质网应激途径在AngⅡ诱导的内皮细胞血管生成中的作用:AT1受体拮抗剂氯沙坦、IRE1特异性抑制剂irestatin9389、JNK特异性抑制剂SP600125、p38MAPK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均能抑制AngⅡ诱导的血管生成; (4)AT1受体/内质网应激途径对AngⅡ诱导的VEGF表达的作用:AngⅡ显著增加VEGF蛋白水平的表达,而氯沙坦、irestatin9389、SP600125、SB203580均能不同程度的抑制AngⅡ诱导的VEGF蛋白水平的表达; (5) AngⅡ与AT1R/IRE1/JNK/p38MAPKs途径的关系:氯沙坦可抑制AngⅡ诱导的GRP78蛋白水平及mRNA的表达,而irestatin9389、SP600125、SB203580均无此抑制作用;氯沙坦、irestatin9389均能抑制AngⅡ诱导的IRE1蛋白水平及mRNA的表达,而SP600125、SB203580对IRE1的表达无影响;氯沙坦、irestatin9389、SP600125均能抑制AngⅡ诱导的JNK蛋白水平及mRNA的表达,而SB203580对此无影响;以上所有抑制剂均能抑制AngⅡ诱导的p38MAPK蛋白水平的表达。 结论:AngⅡ可通过AT1受体激活内质网应激IRE1/JNK/p38MAPK通路上调VEGF蛋白水平表达,从而诱导HUVEC的血管生成。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54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瑛;李宝兰;;缺氧诱导因子-1α、2α在恶性肿瘤中不同作用的研究进展[J];癌症进展;2014年02期
2 曹延萍;潘凤军;曹志刚;韩志华;李亚林;刘杰;段惠军;;内质网应激特有Caspase-12凋亡途径在高糖刺激的条件永生型小鼠足细胞中的作用[J];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14年03期
3 韩晓凤;李美玲;张鹏;夏飞;郭风劲;;siIRE1α重组腺病毒对内质网应激介导凋亡的影响[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4年11期
4 沈雪;李良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细胞凋亡关系的研究进展[J];国际消化病杂志;2014年04期
5 王利平;罗荣城;符鹏程;黄朝刚;;epoxomicin可诱发前列腺癌细胞内质网应激蛋白GADD153促进细胞凋亡[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4年23期
6 叶蕾;余亚平;严茂祥;李剑霜;陈芝芸;;银杏叶提取物对肝纤维化大鼠肝脏内质网应激相关c-jun氨基末端激酶通路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年01期
7 胡瑛;胡明明;李宝兰;;缺氧诱导因子(HIFs)在肿瘤血管生成中作用的研究进展[J];北京医学;2015年01期
8 郁洁;宋洋;谭杏;刘琴;罗坚;李南;;针刺对实验性脑缺血大鼠内质网未折叠蛋白反应通路eIF2α基因表达的影响[J];中医药导报;2014年10期
9 吴芳;安永康;朱艳琴;;内质网应激与肿瘤细胞凋亡研究进展[J];现代肿瘤医学;2014年09期
10 朱雅丽;季晨阳;乐佳清;吴俊俊;王楠;富浩轩;吴涛;;酒精与肝脏脂质代谢[J];生命科学;2014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琪琳;抑制Hsp90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2 耿静;束缚应激加重挤压伤大鼠肾损伤的内质网应激机制[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3 贾义;MsrB1(SelR)对过氧亚硝酸根诱发人晶状体上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4 谢明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大鼠小肠神经-cajal间质细胞—平滑肌网络损伤和大承气汤防治作用实验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2年
5 赵艳峰;eIF-2α磷酸化在E-/B48脂蛋白诱导泡沫细胞形成中的作用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6 兰天晴;固定细胞发酵产纤维素酶及纤维素乙醇的生产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7 周宁;酒精性肝病发生发展的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8 皮振钧;FGF-2抵抗内质网应激诱导的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陈成;p55PIK促进肿瘤的血管生成及其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10 房殿亮;Insig-1/SCAP/SREBP-1c通路对内质网应激下肝细胞脂质代谢的影响[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雪霞;GRP78在人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郑州大学;2013年
2 杜澍金;束缚应激对挤压伤大鼠肝损害的影响及其内质网应激机制[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3 郭轶群;鼻咽癌DCE-MRI定量分析与乏氧标志物相关性的研究[D];暨南大学;2013年
4 陈吉刚;内质网应激上调SET7/9表达机制及其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D];第三军医大学;2013年
5 李媛媛;奥沙利铂诱导人肝癌细胞株自噬潮的增加及其对细胞活力的影响[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6 党晶艺;DAA-Ⅰ对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7 田静;GRP78在卵巢癌顺铂耐药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的体外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8 江妍霞;退变椎间盘中新生血管与TGF-β_1表达关系及其临床意义[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9 万乔;甘蓝型油菜抗旱相关基因BnBiP的克隆与功能鉴定[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10 徐志广;丹参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时活化转录因子6α表达的影响及意义[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卞修武;血管生成、治疗性血管生成和抗血管生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2 李卡,陈军;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抗血管生成抗肿瘤药物的新靶点[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3年02期
3 李元敏;抗血管生成疗法的生物学基础[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3年05期
4 李慎江;动态CT增强对肺癌血管生成的评价作用[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2003年02期
5 A J Hayes,L Y Li,M E Lippman,周云飞;抗血管生成:一种治疗癌症的新方法[J];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2003年04期
6 王宇;肺癌的血管生成与调控[J];医师进修杂志;2004年15期
7 朱兆恩,郭凯霞,张子英;促血管生成中药研究进展[J];人民军医;2005年06期
8 阎锡蕴;;血管生成及靶向治疗[J];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2006年05期
9 姜殿君;刘阳;赵丽妮;王俊平;;血管生成抑制中药及其研究概况[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7年06期
10 黄煌;严鹏科;;血管生成的开关因子[J];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强;陈刚;徐晓玉;;中药对血管生成影响研究进展[A];全国第3届临床中药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战忠利;孙蕾娜;孙慧;贾春实;;肺癌血管生成与血管生成抑制物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林秀坤;;新生血管生成与靶向抗肿瘤海洋药物的研制策略[A];2007年全国生化与生物技术药物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战忠利;;肺癌血管生成与血管生成抑制物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5 刘丽华;易爱纯;;抗血管生成与血管依赖性实体瘤的治疗[A];2009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九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9年
6 刘丽华;易爱纯;;抗血管生成与血管依赖性实体瘤的治疗[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7 李平;王国庆;;血管靶向及抗血管生成联合放射治疗的研究进展[A];第一届中国肿瘤靶向治疗技术大会论文集[C];2003年
8 卞修武;;癌症和慢性炎症血管生成的调控差异及其治疗学意义[A];第三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教育论文集[C];2004年
9 李龙江;温玉明;王昌美;陈江;;抑制血管生成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A];第一届全国口腔颌面部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10 沈明秀;王凯;蔡连香;岳开琴;张树成;李巧风;陈秋梅;;试探中医血足则子宫易于容物的内涵实验之一血管生成[A];全国第六届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术会议论文及摘要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迪;[N];医药经济报;2007年
2 丁志山 沃兴德;[N];中国医药报;2003年
3 徐蓓;[N];中国医药报;2006年
4 白冰 编译;[N];中国医药报;2008年
5 刘道安;[N];中国医药报;2002年
6 徐峰;[N];医药经济报;2001年
7 记者刘道安;[N];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
8 记者 白毅;[N];中国医药报;2014年
9 渔阳;[N];医药经济报;2006年
10 徐峰;[N];医药经济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建昆;IL-17在结直肠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2 王心华;力达霉素和大黄素的抗血管生成和抗转移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1年
3 张彦民;塔斯品碱抑制血管生成的作用及初步机制研究[D];西安交通大学;2008年
4 王婷;咖啡酸苯乙酯抗氧化、促氧化及抗血管生成相关机制的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5 房长存;基质金属蛋白酶8在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6 孟繁平;Raf-1在胃癌及其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7 甄红英;抗肿瘤抗生素C1027抑制血管生成和肿瘤转移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7年
8 朱珂;ATF4调节骨血管生成的作用和机制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9 郑国静;消痰散结方调控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抗胃癌血管生成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10 赵志成;肝癌血管生成机理探讨及EGCG抑制血管生成的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汝军;环磷酰胺抗血管生成化疗抑制鼠皮下肉瘤血管生成的作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2 贾春实;肺癌血管生成与血管生成抑制物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4年
3 靳兴媛;砷形态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血管生成的影响及分子机制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4 林菊丽;pSilencer 1.0-U6-Ang2/Tie2-siRNA重组质粒的构建及其对体外血管生成的作用[D];福建医科大学;2009年
5 翟笑枫;三种抗肿瘤中药有效成分抑制血管生成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6 梁宪斌;环磷酰胺抗Lewis肺癌血管生成作用的动态观察[D];郑州大学;2006年
7 沈光海;木贼中抗肿瘤新生血管生成活性成分的研究[D];延边大学;2002年
8 王钧;血管生成素-1在胃癌发生及血管生成中作用的初步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9 王蕾;Salvicine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及其机制的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4年
10 孙晓佳;蝎毒多肽提取物抑制Lewis肺癌血管生成实验研究[D];济南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血管紧张素Ⅱ诱导内皮细胞血管生成的作用及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709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170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