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桂护心汤化裁治疗心房颤动的临床观察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本文选题:参桂护心汤 + 心房颤动 ; 参考:《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参桂护心汤化裁治疗房颤(气虚血瘀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房颤(气虚血瘀型)提供新思路。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方式,选择2016年04月-2016年11月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门诊,诊断符合纳入标准且知情同意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为西医基础治疗加参桂护心汤化裁,对照组为西医基础治疗,服药疗程均为28天。观察试验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凝血功能、动态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等指标情况。结果:1.中医证候积分改变:治疗组用药前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用药前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凝血功能变化:治疗组用药前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用药前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心室率、左心房内径值变化:治疗组用药前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用药前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参桂护心汤化裁能够改善心房颤动(气虚血瘀型)患者的中医证候;2.参桂护心汤化裁能够提高心房颤动(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凝血功能;3.参桂护心汤化裁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Shengui Huoxin decoction in treating atrial fibrillation (Qi deficiency and blood stasis type) and its effect on coagulation function, so as to provide a new idea for clinical treatment of atrial fibrillation (qi deficiency and blood stasis type).Methods: in this study, 60 patients with informed consent were selected from the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rom April 2016 to November 2016.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n = 30) and control group (n = 30).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and Shen Gui Huxin decoction,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for 28 days.The TCM syndromes score, coagulation function,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and echocardiography were observed before and after the test.The result is 1: 1.The change of TCM syndromes integral: the treatment group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efore and after medication, the control group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The change of coagulation function: the treatment group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the control group ha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The changes of ventricular rate and left atrial diameter: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P 0.01). After the trial,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Conclusion 1.Shen Gui Huxin decoction can improve the TCM syndrome of atrial fibrillation (qi deficiency and blood stasis type).Shengui Huoxin decoction can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trial fibrillation (qi deficiency and blood stasis type) and affect the coagulation function.No adverse reactions were found in the treatment of Shen Gui Huxin decoction.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541.7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淑莲;运动致心房颤动1例[J];实用医学杂志;2000年11期
2 余国膺;心房颤动:新世纪的流行[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0年02期
3 余国膺;心房颤动研究的新课题[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0年04期
4 刘明杰;酗酒致心房颤动1例报告[J];江苏临床医学杂志;2001年01期
5 杨东昌,于刚,李秀真;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致心房颤动[J];实用心电学杂志;2002年05期
6 陈军 ,杨东亮 ,曾磊;心房颤动67例发病和防治分析[J];临床医学;2003年06期
7 王建平;中西医结合治疗心房颤动32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3年03期
8 余国膺;中国家族研究露出心房颤动曙光[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3年04期
9 陈义汉;心房颤动的分子机制[J];老年医学与保健;2003年04期
10 杜昕,马长生,刘晓惠;心房颤动临床治疗现状(下)[J];中国医刊;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宪清;傅慎文;;心房颤动抗凝治疗预测因素的研究[A];2009年浙江省心电生理与起搏学术年会增刊[C];2009年
2 栾颖;郭媛媛;李述峰;于波;田野;;白介素-18与心房颤动的临床观察[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张德光;麦祖满;;心房颤动224例十二导联同步心电图分析[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吴宁;;心房颤动处理[A];第六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会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5 金龙英;;心房颤动易颤期时限的探讨[A];2005年浙江省心电生理与起搏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6 戚文航;;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药物与心房颤动的预防[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6年
7 程中伟;朱文玲;刘博江;张军;方全;;心房颤动的综合治疗:一项单中心210例心房颤动研究结果[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6年
8 朱文青;聂振宁;解新星;林佳雄;葛均波;;心房基质改良对心房颤动治疗的初探[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6年
9 张旭日;;老年人心房颤动的的诊断和治疗[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老年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10 陈晓丽;王红宇;张红宇;肖传实;;太原市社区人群心房颤动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A];中国心脏大会(CHC)2011暨北京国际心血管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邱曙东;遗传性心房颤动起因:基因突变[N];解放日报;2006年
2 辛欣;遗传性心房颤动起因是基因突变[N];医药经济报;2006年
3 记者 聂松义;心房颤动发生新机制被揭示[N];健康报;2010年
4 衣晓峰 陈英云 记者 李丽云;我学者首次揭示心房颤动发生新“奥秘”[N];科技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王雪敏;房颤卒中预防,关注从“心”开始[N];医药经济报;2010年
6 记者 孙刚;攀登心脏病领域“冰山” 探索心房颤动发生机制[N];解放日报;2012年
7 罗伟邋李菊香 李萍;房颤发生男女有别[N];家庭医生报;2008年
8 于娜;心房颤动更易诱发脑中风[N];光明日报;2006年
9 崔永强 供稿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房颤动:无形的杀手[N];北京科技报;2010年
10 通讯员 李静 记者 胡德荣;房颤发生机制研究取得进展[N];健康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玉娇;MicroRNA-206对实验性心房颤动犬心脏内在自主神经重构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徐劲松;心房颤动血压测量方法的改进[D];南昌大学;2016年
3 魏渠成;长时程心电监测设备在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心律监测中的应用[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
4 王刚;口服胺碘酮预防70岁以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心房颤动发生的临床研究[D];青岛大学;2016年
5 韩劲松;迷宫Ⅲ型手术治疗心脏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安全性和疗效的再评价[D];第四军医大学;2016年
6 姜兆磊;自主神经系统与心房颤动的关系及房颤诊疗策略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7 杨倩;心耳尖部房速的特点及消融结果和肺静脉解剖与心房颤动的关系[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8 高崇瀚;心房颤动的神经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9 侯允天;心房间传导通道作为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关键点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10 余锂镭;内源性心脏自主神经调控在心房颤动中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康琨鹏;房颤患者上游治疗与脑卒中关系的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2 赵凤娟;乌头碱诱导的心房颤动对内皮素-1分泌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D];延边大学;2015年
3 周贺民;β3肾上腺素能受体与心房颤动能量代谢研究[D];新乡医学院;2015年
4 张猛;MicroRNA-21对心房颤动心肌纤维化及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的调控作用机制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5 张伶俐;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组织抑制剂对心房颤动的影响:meta分析[D];山东大学;2015年
6 张凯;同期射频消触改良迷宫Ⅲ术+心脏神经节丛消融术与单纯射频消触改良迷宫Ⅲ术治疗合并风湿性二尖瓣病变的心房颤动比较[D];山东大学;2015年
7 周鑫;心房颤动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4年
8 印婷婷;急性心肌梗死后新发心房颤动犬交感神经分布与功能的影响[D];新疆医科大学;2015年
9 刘耀武;ZFHX3及CAV1基因变异与心房颤动的遗传易感性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5年
10 王为;阿替普酶于不同时间窗治疗心房颤动合并脑梗死的疗效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7514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1751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