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羟维生素D及甲状旁腺素与高血压发病关系:剂量反应Meta分析
本文选题:-羟维生素D + 甲状旁腺素 ; 参考:《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7年05期
【摘要】:目的:采用剂量反应Meta分析分别对25-羟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 D,25(OH)D]水平、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水平与高血压发病风险进行综合评价。方法:全面检索Pub Med、Embase、CBM、CNKI和VIP数据库,纳入25(OH)D、PTH与高血压发病风险的前瞻性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6年8月。采用剂量反应模型对25(OH)D、PTH与高血压发病风险进行拟合,采用Stata13.0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项前瞻性研究,研究对象为西方人群,样本含量25 658人。线性剂量反应Meta分析结果显示,25(OH)D每增加25 nmol/L,高血压的发病风险下降7%(RR=0.93,95%CI=0.89~0.97,P=0.000);而PTH每增加15 pg/m L,高血压的发病风险增加6%(RR=1.06,95%CI=1.02~1.10,P=0.001)。结论:针对西方人群,随着25(OH)D水平的降低或PTH水平的升高,可能导致高血压发病风险的增加。这给亚洲人群高血压的预防提供了重要线索。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risk of hypertension by dose-response Meta analysis on the levels of 25 hydroxyvitamin D (25-hydroxyvitamin D), parathyroid hormone (PTH) and parathyroid hormoney (PTH). Methods: the database of Pub Medbase Embase (Pub) and VIP were searched, and the prospective study of 25 OHH Pub and the risk of hypertension was carried out. The searching time was established until August 2016. The dose response model was used to fit the risk of hypertension and Stata13.0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risk of hypertension. Results: a total of 9 prospective studies were conducted with a sample size of 25,658 people in the western population. Linear dose response (Meta) analysis showed that for every 25 mol / L increase of 25 渭 mol / L, the risk of hypertension decreased by 7%, and that for every 15 pg/m / L increase of PTH, the risk of hypertension was increased by 6% RRN 1.0695 CI 1.021.10 Pu 0.001. Conclusion: with the decrease of 25(OH)D level or the increase of PTH level, the risk of hypertension may increase in the western population. This provides important clues to the prevention of hypertension in Asian populations.
【作者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院卫生统计学教研室;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编号:8147306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14BTJ019)
【分类号】:R54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娜;张文良;时景璞;;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与冠心病关系的Meta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1年02期
2 马利敏;赵小强;刘洪超;阮林海;冯艳铭;;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关系的Meta分析[J];医学研究杂志;2014年04期
3 曾治宇,窦相峰,王方正;经皮经腔间隔心肌消融术与室间隔部分切除术治疗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的Meta分析[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5年01期
4 刘燕;徐克群;薛乐宁;施瑞华;谭勇;;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关系的Meta分析[J];江苏医药;2012年13期
5 靳蕊蕊;席亚明;晁荣;陈彻;;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Meta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1年17期
6 何文军;黄家平;莫翔;梁伟东;梁少华;;术前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相关性的Meta分析[J];广西医学;2013年02期
7 庄燕;常宁;周江;王醒;;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预防房颤发生的Meta分析[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年02期
8 乔晓红;谢晓恬;石苇;唐晋清;;集落刺激因子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年18期
9 王银谦;徐博;张向阳;;冠心病与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的Meta分析[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3年07期
10 马正金;徐梅;张言镇;王敏敏;迟晓明;;抗血小板治疗预防冠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Meta分析[J];心脏杂志;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曾治宇;窦相峰;王方正;;经皮经腔间隔心肌消融术与室间隔部分切除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meta分析[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4年
2 杨静;;激素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效因素的Meta分析[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届岐黄论坛——血液病中医药防治分论坛论文集[C];2014年
3 卢学春;朱宏丽;姚善谦;范辉;李素霞;庄晓萌;杨洋;;阿米福汀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血液学疗效的Meta分析[A];第10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4 张雄信;徐力辛;章顺荣;高秋琦;;国人MTHFR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关系的meta分析[A];2006年浙江省心血管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5 贺永明;钱云霞;许海峰;赵欣;李勋;杨向军;;氯沙坦的降尿酸作用:对12,000余例高血压患者Meta分析[A];中国心脏大会(CHC)2011暨北京国际心血管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马中富;汪宗芳;马虹;方积乾;;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浆内皮素变化及意义的Meta分析[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复苏、灾害、中毒专业联合学术交流会资料汇编[C];1999年
7 张欢;莫兴波;郝永臣;葛增;鲁向锋;陈恕凤;王来元;顾东风;;脂联素水平与冠心病发病风险的meta分析[A];中国心脏大会(CHC)2011暨北京国际心血管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徐艳;程晓曙;洪葵;黄茶花;万莉;;心外膜脂肪组织---预测冠心病的新视点:meta分析[A];江西省第六次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9 曾颖;许姿敏;;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应用对血小板聚集率影响的Meta分析[A];2008第十一次全国临床药理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宁魏青;吴洁;浦丹华;;不同类型冠心病中MCP-1变化的Meta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三次全国绝经学术会议暨绝经相关问题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恒强;膳食镁摄入量与脑卒中及心血管死亡关系的meta分析[D];泰山医学院;2014年
2 张静;新型口服抗凝剂与华法林对房颤患者安全性和有效性对比的meta分析[D];山东大学;2015年
3 张晓洁;血小板反应蛋白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冠心病发病风险的关系:Meta分析[D];山东大学;2015年
4 张文佳;普拉格雷和氯吡格雷对冠心病患者血小板反应性作用的Meta分析[D];山东大学;2015年
5 比斯塔(Madhab Bista);血小板膜糖蛋白Ⅲa受体PLA1/PLA2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发病风险关系的meta分析[D];南昌大学医学院;2015年
6 卜国森;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15年
7 刘畅;Verify Now P2Y12检测对评估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患者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15年
8 梁小雪;血栓抽吸联合GPI在急性STEMI患者直接PCI中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9 崔青扬;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合并抑郁相关性的meta分析[D];东南大学;2015年
10 曹宇;中药对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疗效的Meta分析[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7788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1778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