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心血管论文 >

微泡破坏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归巢治疗犬心肌梗死

发布时间:2018-05-19 20:43

  本文选题:心肌梗死 + 诊断超声介导微泡破坏 ; 参考:《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年21期


【摘要】:目的通过诊断超声介导微泡破坏联合冠状动脉内移植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归巢梗死心肌,为临床治疗心肌梗死探索新的方法。方法急性心肌梗死(AMI)造模成功犬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造模7 d后,分别给予磷酸盐缓冲液(PBS)、超声+微泡+PBS、BMSCs、超声+微泡+BMSCs。28 d后,评估心功能和灌注缺损区域占左心室灌注区的百分比(DA%),评估心肌梗死面积占左心室心肌横断面面积的百分比,BMSCs分化的心肌细胞数量及是否出现α-肌动蛋白。结果超声+微泡+冠状动脉移植BMSCs和单纯冠状动脉移植BMSCs均可缩小心肌梗死面积和灌注缺损面积、改善心功能和室壁运动异常指数(WMSI)、促进BMSCs在心肌内存活,但前者效果更显著;两者均可表达α-肌动蛋白,但前者α-肌动蛋白染色阳性的细胞数多于后者。结论诊断超声介导微泡破坏联合冠状动脉内移植可以促进BMSCs归巢梗死心肌,使更多的BMSCs抵达梗死区域分化为有功能的心肌细胞,从而降低心肌梗死面积并改善心脏功能。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a new method for clinical treatment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by ultrasound mediated microbubble destruction combined with intracoronary transplantation to promote homing infarct myocardium of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 Methods successful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 dog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4 groups, 6 dogs in each group. After 7 days of modeling, phosphate buffer solution PBSs, ultrasound microbubbles PBSs BMSCs and ultrasound microbubbles BMSCs.28 d were given respectively. To evaluate the cardiac function and the percentage of left ventricular perfusion area in the area of perfusion defect and to evaluate the percentage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area to the cross-sectional area of left ventricle, the number of myocardial cells differentiated by BMSCs and the presence of 伪 -actin were evaluated. Results Ultrasonic microbubble coronary artery transplantation (BMSCs) and coronary artery grafts (BMSCs) could reduce myocardial infarction size and perfusion defect area, improve cardiac function and ventricular wall motion abnormality index (WMSI), and promote BMSCs survival in myocardium, but the former was more effective. Both of them expressed 伪 -actin, but the number of 伪 -actin positive cells in the former was more than that in the latter. Conclusion Ultrasound-mediated microbubble destruction combined with intracoronary transplantation can promote BMSCs homing infarct myocardium and make more BMSCs arrive in the infarcted area and differentiate into functional cardiomyocytes, thus reducing myocardial infarction size and improving cardiac function.
【作者单位】: 北华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放射线科;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心脏外科;
【基金】:吉林省卫生计生科研计划(20152057) 吉林市医疗卫生指导性计划项目(201737056)
【分类号】:R542.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邹雪;蔡晋;谭小容;王甲良;曾春雨;;单核细胞微泡对人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与机制[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4年05期

2 周颖,单江,刘伊丽,游向东,吕庆华;整合素介导微泡声学造影剂与白细胞粘附的实验研究[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2年11期

3 张萍;高云华;刘平;刘政;谭开彬;;超声联合微泡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机制的研究[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8年12期

4 周青;陈鹏;邓倾;宋宏宁;曹省;谢满英;尹家保;;携抗细胞间黏附分子-1微泡对心肌梗死受损内皮靶向识别的实验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年03期

5 刘国通;杨成明;;超声微泡介导靶向传输基因及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07年02期

6 李雅杰;谷成;;靶向微泡超声空化助溶法治疗下肢静脉血栓患者血栓斑块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年21期

7 白园园;修建成;刘伊丽;;超声空化微泡效应促进缺血骨骼肌血管新生的机制[J];实用医学杂志;2014年15期

8 区文超,修建成,谢晋国,查道刚,刘俭,郝睿,宾建平,刘伊丽;超声联合微泡对兔股动脉血栓的促溶作用[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9 彭晓琼,王志刚;超声与微泡在血管病变治疗方面的应用[J];声学技术;2004年S2期

10 刘阳春;李浪;;超声靶向破坏微泡介导基因传输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13年3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高云华;徐亚丽;谭开彬;刘平;;诊断超声联合微泡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归巢兔缺血心肌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2 张萍;高云华;刘平;刘政;谭开彬;;超声联合微泡对不同细胞周期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3 姚磊;牟芸;叶炀;李江;;超声破裂微泡对大鼠心肌血管通透性的影响[A];2006年浙江省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4 钟世根;何金;王志刚;凌智瑜;骆杰;董红美;;超声辐照破坏微泡促进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归巢缺血心肌的实验研究[A];第十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论文[C];2010年

5 李丽君;;超声介导微泡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改善心肌梗死微循环[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6 周青;邓倾;陈茜;王潇;陈金玲;郭瑞强;;抗ICAM-1靶向微泡介导hAng-1基因转染治疗心肌缺血[A];第十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论文[C];2010年

7 凌智瑜;王志刚;钟世根;殷跃辉;骆杰;;超声靶向破坏微泡诱导心肌微环境改变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梗死犬心肌血管新生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论文[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潇;超声破坏携ICAM-1抗体的SonoVue微泡介导hAng-1基因体内外靶向转染治疗心肌缺血[D];武汉大学;2014年

2 朱艳萍;靶向微泡、尿激酶溶栓后预防微循环再栓塞的实验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7年

3 冯敏;血栓靶向脂质微泡的制备及其在动脉血栓检测中的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吴爵非;携VCAM-1单抗磁性靶向微泡评价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早期炎症[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5 汪国忠;超声破裂载基因微泡介导基因转染及反义RNA转染治疗心力衰竭的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6 徐亚丽;诊断超声联合微泡促进MSCs归巢缺血心肌及改善心功能的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9年

7 朱晓健;BCR-ABL1阳性微泡的生物学功能和临床检测意义[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8 汪迎晖;ICAM-1靶向载Ang-1基因微泡的制备及瞬时转染血管内皮细胞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9 张萍;超声介导脂质体微泡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生物学行为影响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5年

10 张丽;超声靶向微泡介导PHD2-shRNA转染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梦娇;新型超声溶栓仪联合血栓内微泡的体外溶栓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2 冯灿;血小板来源的微泡调控单核巨噬细胞吞噬OxLDL及炎症因子分泌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5年

3 陈启;血小板微泡介导microRNA对内皮细胞的作用和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5年

4 陈逸寒;氢气微泡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5 阿丽米娜·阿文;超声联合靶向微泡在体溶栓后末梢微循环再栓塞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6年

6 郭俊;血小板微泡对内皮细胞作用及机制的体外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6年

7 高原;血栓内微泡介导的超声溶栓的声学参数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6年

8 余晓娟;超声联合微泡介导shRNA-PHD2转染治疗大鼠急性心肌梗死[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9 徐帝非;血小板来源微泡中miRNA-223参与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7年

10 张烈;剪切流场下超声微泡与内皮细胞黏附规率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9116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19116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c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