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是最常见的危害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疾病,能引起一系列严重后果。高血压是一组临床综合征,可分为很多不同的亚型,不同亚型高血压其发病机制不同。从病理生理学角度可将原发性高血压分为“肾素依赖性高血压”和“容量依赖性高血压”,二者的界点是血浆肾素活性水平。HOPE研究提示在动脉粥样硬化和糖尿病患者中,高肾素活性水平是主要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肾素的分泌是RAAS的起点,影响肾脏水、Na+平衡、细胞外液总量及血压的长期调节。而上皮细胞钠通道(Epithelial sodium channels,ENaC)在调节水盐代谢平衡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β肾上腺受体激酶1(Beta-adrenergic receptor kinase 1,ADRBK1)因介导ENaC的表达及降解过程而参与血压调节,是高血压的候选基因。本课题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从“不同肾素亚型高血压其遗传机制不同”角度出发,拟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高肾素型、等肾素型、低肾素型,分别探讨不同肾素型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及肾素活性对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左室肥厚、早期肾脏损害的影响。并继续从遗传基因水平出发,来研究ADRBK1与不同肾素亚型高血压(高肾素、等肾素、低肾素型高血压)的相关性;为揭示高血压的遗传机制奠定基础,为高血压的有效防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1)通过横断面研究收集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住院确诊的EH患者,年龄30-60岁,三代内无异族通婚史。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查后入选研究对象共1831例。收集人口学、临床资料及高血压相关表型资料,采集清晨10:30(空腹至少10小时)坐位15min以上静脉血,检测血浆肾素活性(Plamse renin activity,PRA)、醛固酮(Plasma aldosterone,PAC)及生化指标。根据检测的PRA将EH患者应用四分位法进行分组,即分为低肾素组(Q1组)PRA0.44mmol/L,等肾素1组(Q2组)0.44-1.07ng/mL/h,等肾素2组(Q3组)1.08-2.36ng/mL/h,高肾素组(Q4组)PRA2.36ng/mL/h。分析不同肾素水平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的分布情况。2)选择第一部分高血压患者中行心脏彩超和动态血压检查的87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不同肾素活性水平与左室肥厚的相关性。3)选择第一部分高血压患者中行肾功能检测和24h尿电解质检测的患者1614例纳入为本研究对象。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不同肾素活性水平与早期肾功能损伤的相关性,探讨肾素活性对高血压早期肾功能损伤的影响。4)选择第一部分1831例eh患者为高血压组和426例血压正常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从数据库中选取adrbk1基因的5个标签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应用taqman-pcr技术进行基因型鉴定及病例对照关联研究,探讨adrbk1基因变异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联。5)对第四部分adrbk1基因的rs1894111、rs7127431和rs4930416位点进行不同肾素型亚型高血压的关联分析。结果:1)男性与女性的肾素活性、醛固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以10岁为一年龄段分组,30-40岁、41-50岁和51-60岁组的肾素活性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不同肾素水平将eh患者分为四组,男性构成比、年龄、身高、体重、腹围、吸烟、饮酒、高血压家族史、诊室收缩压、诊室舒张压、肾素活性、醛固酮、arr比值、tc、tg、ldl-c和血脂紊乱在四组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四组间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左室质量指数(lv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间左室肥厚的发生率和正常左室几何构型(ng)、向心性重构(ccr)、向心性肥厚(cch)和离心性肥厚(ech)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偏相关分析提示:校正性别、年龄、bmi、血钠、hdl-c、tc、tg、超敏c反应蛋白、24h平均动脉压、和24h平均心率后,pra与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lvm和lvmi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以lglvmi为因变量,pra与高血压患者lvmi存在线性相关;以有无左室肥厚为因变量,肾素活性是高血压伴发左室肥厚的危险因素(or=1.163,95%ci1.065~1.271);以有无左室肥厚为因变量,高肾素组是低肾素组发生左室肥厚风险的2.269倍(95%ci1.256~4.100)。3)四组间肌酐和cystc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性别、bmi、病程、收缩压、舒张压和高肾素组(or=0.491,1.390,1.330,1.016,0.981,2.087)是cystc的影响因素。4)高血压组的rs1894111变异ct基因型频率,显性模型ct+t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7127431和rs4930416的基因型频率、显性模型及等位基因频率高血压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s1894111变异ct+tt基因型组收缩压高于cc基因型组,在校正性别、年龄和bmi后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倍型h1(rs7127431c-4930416a-s1894111c)在高血压组的频率低于对照组,h2(rs7127431c-4930416a-s1894111t)在高血压组的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校正混杂因素年龄、性别和bmi后,rs1894111变异的显性模型ct+tt基因型是患eh的危险性因素(or=1.771,95%ci1.092~2.871,p=0.02)。5)adrbk1基因的rs1894111位点的显性模型(ccvs.ct+tt)及等位基因在5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高肾素组ct+tt的频率分布高于低肾素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校正年龄、性别和BMI后,rs1894111变异的显性模型CT+TT基因型是患低肾素型EH的危险性因素(OR=1.845,95%CI 1.119-3.042,P=0.016)。结论:女性肾素活性低于男性,而醛固酮水平高于男性;随着年龄的增加,肾素活性降低,而ARR比值增高;高肾素组男性构成比、吸烟和饮酒的比率,腹围、血压、血脂异常高于低肾素组,而年龄、高血压家族史和高血压病程低于低肾素组。肾素活性是高血压发生左室肥厚的危险因素。高肾素组是低肾素组发生左室肥厚风险的2.269倍,且高肾素组高血压患者左室离心性肥厚的发生率高。肾素活性是高血压肾脏早期损害的危险因素,高肾素组早期肾功能损害指标Cyst C较低肾素组明显升高。ADRBK1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相关,rs1894111位点CT+TT基因型可能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ADRBK1基因rs1894111的CC基因型携带者发生低肾素型高血压的风险性较低,而携带T等位基因者发生低肾素型高血压的风险性增加。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54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邹斌,吴延庆;活性氧与高血压肾损害关系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4年01期
2 袁伟杰;;2003欧洲高血压治疗指南对肾脏病学者的提示[J];中国血液净化;2006年06期
3 谢书和;;60例高血压患者临床分析[J];实用糖尿病杂志;2008年03期
4 梁贤栋;刘龙民;朱喜英;;中医药治疗高血压肾损害研究进展[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5 杨震;于欣;;高血压肾损害65例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年05期
6 罗健;张源明;;高血压:一种慢性低级别炎症性疾病[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0年04期
7 李伟;胡洪贞;;高血压肾损害的危险因素及防治策略[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10年02期
8 孙姣梅;;浅谈高血压与健康教育[J];中国实用医药;2012年10期
9 黄洋;方祝元;;中医药治疗老年高血压肾损害概况[J];湖南中医杂志;2012年02期
10 张俐;胡尽香;;高血压肾损害100例诊治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年2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路;潘涛;杨琪;周敏;颜妍;周柱亮;;高血压肾损害42例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高血压中医药治疗回顾与分析[A];中医中药在心血管系统疾病中的“效”学研讨资料汇编[C];2010年
3 陈香美;周建辉;罗健华;刘书馨;王兆霞;师锁柱;;高血压肾损害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蛋白尿程度的相关因素分析[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4年年会”暨“第二届全国中青年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4 薛浩;崔秋英;刘国树;;转化生长因子β-与高血压肾损害的相关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4年
5 陈香美;周建辉;罗健华;刘书馨;王兆霞;师锁柱;;高血压肾损害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蛋白尿程度的相关因素分析[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4年年会”暨“第二届全国中青年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6 吴延庆;邹斌;程晓曙;吴清华;周月英;;活性氧在一氧化氮缺乏所致高血压肾损害中的作用[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4年
7 薛浩;刘国树;汪海;;埃他卡林对高血压肾损害保护作用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血管药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李树青;张凤香;;丹参治疗高血压肾损害的临床研究[A];2010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大会摘要集[C];2010年
9 李树青;张凤香;王维忠;;丹参治疗高血压肾损害的临床研究[A];第十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学术大会暨第五次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0年
10 娄探奇;;老年人中的CKD和高血压[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专题讲座[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高春东;高血压患者为什么易发生肾损害?[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2 黄丹 龚游 由一 (本报记者 黄丹);限盐——防控高血压的关键[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3 北大医院三部 主任医师 余光明;高血压患者应关注肾脏的“功能”[N];家庭医生报;2009年
4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心内科教授 赵连友;高血压患者要做哪些检查[N];医药经济报;2011年
5 ;积极降压保护心脑肾[N];卫生与生活报;2003年
6 荷蒲;尿毒症的蛛丝马迹[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7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肾内科 汪涛;管理慢性肾病 需要创新思维[N];健康报;2008年
8 余振球;用药搭配有技巧[N];健康报;2005年
9 王文斗;尿毒症的“蛛丝马迹”[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10 汗思;降压拆弹专家组[N];医药经济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梓;高血压肾损害的临床与病理分析[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2 张晓宇;高血压肾损害临床现状调查及中医证候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3 姚鑫;高血压肾损害患者临床现状调查及中医体质学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5年
4 李黎;高血压伴房颤患者左心重构及其功能特点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9年
5 张淑芳;高血压肾损害的早期指标—胱抑素C[D];浙江大学;2006年
6 邹斌;活性氧在一氧化氮缺乏所致高血压肾损害中的作用[D];江西医学院;2004年
7 孙卉丽;高血压肾损害诊疗现状及中医证型分析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8 黄洋;潜阳育阴颗粒对高血压肾损害保护作用的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9 王俊琪;探讨当代名中医辨证论治高血压肾损害的规律[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3年
10 孙利军;单次血液透析对透析中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功能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
本文编号:
2251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