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心血管论文 >

血浆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10-22 14:00
【摘要】:目的:探讨血浆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u PAR)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心脏中心2015-03至2016-09因胸痛住院321例患者的基本资料,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组228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对照组93例,ELISA法检测血浆su PAR、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多因素校正后,ACS组的血浆su PA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OR=0.104,95%CI:0.048~0.223,P0.01],在ACS组中随着Gensini积分增高,血浆su PAR水平逐渐升高;根据ROC曲线获得su PAR预测ACS对应界值:1.8μg/L,敏感性0.732,特异性0.710,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吸烟、Gensini积分、血尿酸是影响血浆su PAR水平主要因素。结论:升高的血浆su PAR水平与ACS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相关,这种关系优于传统炎症标记物hs-CRP,有可能成为预测ACS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危险分层的新的生物标记物。
[Abstract]:Aim: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lasma soluble urokinase 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eceptor (su PAR) an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 Methods: the basic data of 321 patients with chest pain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heart center of the first Hospital of Lanzhou University from March to September 2015-2016.According to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 laboratory examination and coronary angiography results,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S) group (n = 228),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group (n = 228). The plasma levels of su PAR, Gao Min C reactive protein (hs-CRP) were measured by ELISA method in 93 patients with normal coronary arteriography. Results: after multivariate correction, the plasma su PAR level in ACS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OR=0.104,95%CI:0.048~0.223,P0.01]. In ACS group, the plasma su PAR level gradually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Gensini score. According to the ROC curve, the corresponding value of ACS predicted by su PAR was 1.8 渭 g / L, sensitivity was 0.732, specificity was 0.710.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smoking, Gensini score and uric acid were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plasma su PAR level. Conclusion: the elevated plasma su PAR level is correlated with the degree of coronary artery stenosis in patients with ACS, which may be a new biomarker for predicting the severity and risk stratification of coronary artery stenosis in ACS patients, which is superior to the traditional inflammatory marker hs-CRP,.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心脏中心;
【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08RJZA208)
【分类号】:R54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元仲;;βTG和PF_4在血小板减少症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福建医学院学报;1987年03期

2 韩少梅,张承训;我国城乡独居老年人生活状况分布[J];中国老年学杂志;1999年01期

3 胡翊群,焦洁茹,伍志臻,夏文权,余文红,王鸿利;DIC病人血浆白介素6水平的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1997年01期

4 宋杰,乔树宾,高润霖,姚康宝,陈纪林;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双銁趾缺血坏死一例[J];中国循环杂志;2000年02期

5 王国泉,刘丙木,刘艳茹,田春英;冠状动脉造影发生室颤一例[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2年06期

6 董小玲,许锋;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对照的临床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02年06期

7 溥红波,石延科,苗云波,黄春涛,徐小南;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并发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一例[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03年01期

8 朱连蕊;;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心理表现及护理[J];山东医药;2008年32期

9 李春华,马家骥,王虹,丁振江;冠状动脉造影71例临床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0年02期

10 何保伦,邬亦贤;100例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与临床分析[J];皖南医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澎;李建勇;陆化;沈文怡;林如锋;;慢性髓细胞白血病血管新生因子的血浆水平及临床意义[A];第10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2 李福娥;杨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特点[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十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8年

3 宫建丽;许法运;朱兴雷;张兴华;刘同宝;唐元升;陈良华;;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冠状动脉造影41例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一次全国介入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4 魏盟;马士新;葛雷;蔡忷绳;Harry Hemingway;Kim Greaves;;中国上海和英国伦敦入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比较[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4年

5 魏盟;马士新;葛雷;蔡忷绳;Harry Hemingway;Kim Greaves;;中国上海和英国伦敦入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比较[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4年

6 夏建元;傅慎文;;77例活动平板运动试验阳性女性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的分析[A];2007年浙江省心电生理与起搏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范珊;;26例冠状动脉造影所见与临床表现的联系[A];中华医学会第一次全国介入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8 方向宏;曲虹;张其高;;97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的分析[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高瑜明;刘永斌;刘宇;李华承;;26例女性冠状动脉造影分析[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4年

10 范丽娟;孙凤伟;张计旺;付东海;张立仁;;冠状动脉追踪冻结技术对不控制心率患者CT冠状动脉造影图像质量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心血管病学大会论文汇编[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吴天宇;冠脉造影该做还得做[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9年

2 安康市中心医院 任晖;确诊冠心病需行冠状动脉造影[N];安康日报;2009年

3 ;冠脉造影对心梗病人意义大吗?[N];天津日报;2005年

4 王皎 本报记者 张金书;州医院成功实施首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N];黔西南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赵慧;冠心病患者血浆高密度脂蛋白组分功能与机体炎症状态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2 史艺;“一站式”复合再血管化技术治疗冠心病合并多支病变冠状动脉造影随访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3 蒋博;CT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造影及光学相干成像显示冠脉斑块的对比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Faraaz Mohammed Iqbal Zaveri;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其与患者短期预后的关系[D];苏州大学;2015年

2 龚纯;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共病影响因素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3 张荣城;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4 朱秀芳;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冠心病的关系[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5 才英杰;FFR对冠状动脉造影临界病变PCI诊疗的指导研究[D];青岛大学;2015年

6 李娇娇;能谱CT冠状动脉造影中不同单能量图像质量和管腔内密度衰减梯度[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7 黄文军;冠状动脉造影结合FFR在冠心病临界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6年

8 欧敏;宝石能谱CT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与冠状动脉造影对比分析[D];南华大学;2015年

9 江芸;197例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其影响因素的临床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2年

10 周秀明;80岁及以上高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D];吉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2873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22873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a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