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心血管论文 >

IL-17在实验性SD大鼠扩张型心肌病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18-11-29 08:34
【摘要】:阿霉素是蒽环类抗肿瘤药物,其抗瘤谱广,抗瘤作用强,疗效确切,在临床上发挥重要作用,但其毒副作用明显,可以引起脱发、骨髓抑制和心脏毒性等,特别是对心脏毒性呈进行性和不可逆性,最终可能诱发扩张型心肌病。阿霉素对心肌的毒性作用有很多不同的学说,包括氧自由基紊乱学说,细胞凋亡学说,线粒体损伤学说以及铁、钙离子紊乱学说,其中氧自由基紊乱学说的支持者最多,但是由此研制出的抗氧化药物,如维生素E和N-乙酰半胱氨酸等的效果却不理想,表明阿霉素心肌病的形成机制之复杂。IL-17是新近发现的一类由Th17细胞分泌的炎性因子,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研究显示IL-17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其中包括大量心血管疾病,例如在病毒性心肌炎进展为扩张型心肌病、心肌梗死后重塑、高血压及动脉粥样硬化等。同时大量研究发现IL-17、TGF-β1和MMPs在各类器官纤维化中普遍的活化作用,但是关于IL-17及相关下游蛋白在阿霉素诱发的慢性扩张型心肌病纤维化中的作用研究尚少。目的:利用不同浓度的阿霉素建立大鼠扩张型心肌病模型,探究理想的阿霉素建模方式,同时通过检测大鼠血清和心肌中相关蛋白表达,探究其发病机制。方法:将180g左右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给予不同浓度的阿霉素腹腔注射以建立扩张型心肌病模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并对扩张型心肌病大鼠心肌组织的病理改变(心脏指数,胶原容积分数)、血清中脑钠肽和白介素-17、心肌组织IL-17、基质金属蛋白酶以及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进行评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A心脏指数明显增大,但模型组B、C心脏指数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模型组A相比,模型组B、C心脏指数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模型组B、C之间心脏指数无明显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A血清BNP水平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及模型组A相比,模型组B、C血清BNP水平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模型组B、C之间血清BN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A、B、C血清IL-17水平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模型组A相比,模型组B、C血清IL-17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模型组B、C之间血清IL-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A、B、C胶原容积分数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模型组A相比,模型组B、C胶原容积分数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模型组B、C之间胶原容积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A、B、C心肌IL-17,MMP2及TGFβ-1表达均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模型组A相比,模型组B、C心肌中IL-17,MMP2及TGFβ-1表达均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模型组B、C心肌中IL-17,MMP2及TGFβ-1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1、采用小剂量、长疗程阿霉素腹腔注射构建大鼠的阿霉素扩张型心肌病模型成功率高、死亡率低、重复性好,可作为构建扩心病的理想方式,但是需要达到阿霉素的累积剂量。2、利用在阿霉素诱导的扩张型心肌病纤维化中IL-17,MMP2及TGFβ-1的表达均增加,表明炎症因素可能在该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长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54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天容,刘娜;心肌病诊治进展 扩张型心肌病[J];山东医药;2000年09期

2 高家山,张峰;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在扩张型心肌病治疗前后的变化[J];中国急救医学;2000年11期

3 陈建斌,饶邦复;扩张型心肌病临床特征和预后在不同性别患者中的差异[J];重庆医学;2000年02期

4 唐渝平,张颖,赵懋铭;144例扩张型心肌病随访结果探讨[J];重庆医学;2000年05期

5 ;分泌型基因重组人生长素治疗重度扩张型心肌病3例报告[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00年04期

6 王艳霞,陈海鹰,张红岩;辅酶Q_(10)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疗效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7 韩淑亚;扩张型心肌病的研究近况[J];山西中医;2000年05期

8 杨兴艳,李成燕,吴作辉,许祥林,袁国会;扩张型心肌病的心率变异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年17期

9 刘淑君,应长富,朱源生,方翔,梅介平,周亚林,李涛;用心阻抗非线性法对扩张型心肌病的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00年01期

10 刘昌慧,刘玲莉,段玉珍;老年缺血性心肌病与扩张型心肌病临床分析[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0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韦晓敏;;硒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效果显著1例[A];2001年全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2 姜凤霞;郭瑞强;陈金玲;鲁力;李丽;;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室同步性[A];第十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论文[C];2010年

3 陈利华;南柏松;;微量元素硒与扩张型心肌病关系的初步探讨[A];中国营养学会首届微量元素专题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1985年

4 吕秀章;刘延玲;;扩张型心肌病左室血栓形成影响因素的超声心动图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1年

5 庞玉生;刘唐威;郭盛兰;潘迪光;;二维、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测扩张型心肌病左室心肌重量及心功能的相关性研究[A];全国医学影像技术学术会议(CMIT-2004)论文汇编[C];2004年

6 陈浩;江力勤;刘加芳;张春燕;刘晓杰;;核素心肌灌注断层显像鉴别诊断缺血性和扩张型心肌病[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4年

7 商发科;;扩张型心肌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A];2005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5年

8 方国哲;李彩顺;;中西医结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30例临床观察[A];第四届全国民族医药学术交流暨《中国民族医药杂志》创刊10周年庆典大会论文集[C];2005年

9 曾欣;舒先红;潘翠珍;陈瑞珍;程宽;刘诗珍;陈灏珠;;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定量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室内同步性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10 程宽;王齐兵;李高平;舒先红;陈瑞珍;杨英珍;葛均波;陈灏珠;;扩张型心肌病280例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振岭;保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N];健康报;2013年

2 衣晓峰 吴力勇;扩张型心肌病有年轻化趋势[N];健康报;2006年

3 衣晓峰邋通讯员 陈英云;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基因变异[N];健康报;2007年

4 衣晓峰 吴力勇;扩张型心肌病发病年龄10年降5岁[N];家庭医生报;2006年

5 衣晓峰 吴力勇;扩张型心肌病有三大病因[N];中国医药报;2006年

6 张沙沙;市医院为一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成功实施手术[N];太行日报;2010年

7 吴强;外科治疗扩张型心肌病[N];福建科技报;2000年

8 彭晓兰;扩张型心肌病与自身免疫相关[N];健康报;2003年

9 ;我国“扩张型心肌病”诊断治疗取得重大进展[N];今日信息报;2003年

10 黄登喜;扩张型心肌病有望治愈[N];医药导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辉;抑制心肌组织骨桥蛋白的表达减轻扩张型心肌病小鼠心室重构以及黏着斑激酶介导骨桥蛋白诱导心脏成纤维细胞分泌I型胶原纤维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

2 尹杰;LMNA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扩张型心肌病的相关性及对转录因子NKX2.5表达的影响[D];青岛大学;2016年

3 张娜;心肌锚连重复蛋白在扩张型心肌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4 邱萍;家兔扩张型心肌病心肌电生理复极离散的实验观察[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年

5 周艳丽;扩张型心肌病心肌与血管损伤和修复的机制[D];南京医科大学;2008年

6 金波;经冠脉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实验与临床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7 胡正茂;扩张型心肌病家系致病基因克隆及精神分裂症易感基因定位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8 林松;Th17细胞及IL-17与病毒性心脏病关系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9年

9 熊琴梅;扩张型心肌病的分子遗传学机制及环境因素研究[D];南昌大学;2014年

10 谢坤;调控自噬水平对扩张型心肌病大鼠心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D];复旦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默晴;Th17相关因子在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及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中的作用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2 李丹花;控制心率对缺血性心肌病和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预后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5年

3 张雪梅;中国西南地区汉族人群BAG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扩张型心肌病的相关性研究[D];四川医科大学;2015年

4 辛倩;扩张型心肌病合并房颤的危险因素分析[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4年

5 倪金荣;三维超声新技术评估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右心室形态及功能[D];兰州大学;2015年

6 邵丽萍;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形态及功能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7 王姣娇;李德新教授调补脾胃论治扩张型心肌病经验撷萃[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5年

8 邓琦;扩张型心肌病的病因及治疗进展[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9 王溪;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特点及长期预后影响因素分析[D];首都医科大学;2016年

10 肖冰冰;STI评价扩张型心肌病左心室扭转与重构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3645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23645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0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