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心血管论文 >

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9-08-27 09:05
【摘要】:目的:探讨与阵发性心房颤动(AF)患者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心律失常复发相关的预测因素。方法:收集2013-03至2016-03接受导管射频消融的阵发性AF患者142例,分为复发组(n=46)和未复发组(n=96),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差异。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阵发性AF消融术后复发相关的因素。根据尿酸水平(单位:μmol/L)的四分位数,分为Q1组(259,n=33)、Q2组(259~320,n=37)、Q3组(321~380,n=37)、Q4组(380,n=35),组间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尿酸及尿酸联合代谢综合征(MS)在AF术后复发预测中的价值。结果:复发组与未复发组临床资料比较,体重指数、糖尿病、MS、AF病程、CHADS_2评分、肌酐、尿酸、B型利钠肽、左心室射血分数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AF病程(OR=1.02,95%CI:1.01~1.03,P=0.002)、尿酸水平(OR=1.01,95%CI:1.00~1.01,P=0.046)、MS(OR=4.73,95%CI:1.36~16.45,P=0.014)是AF复发的独立预测因子。根据尿酸四分位数分组临床资料比较提示性别、体重指数、MS、肌酐、左心室射血分数及AF复发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OC曲线分析提示,尿酸+MS在预测AF消融术后复发中的敏感性为80.4%,特异性为74.1%(AUC:0.79±0.04,95%CI:0.71~0.89,P=0.0001),而尿酸在预测AF术后复发中的敏感性为73.9%,特异性为57.2%(AUC:0.66,95%CI:0.56~0.76,P=0.02),尿酸+MS在AF消融术后复发中比尿酸更有预测价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酸及MS与阵发性AF消融术后复发相关,高尿酸合并MS对AF消融术后复发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作者单位】: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
【基金】:南通市科技项目基金(MS32015030,MS32016019)
【分类号】:R541.7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俊娟,丁燕生,任自文,李琳,杨虎,王莉,张钧华;语源性阵发性心房颤动一例[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00年01期

2 黄丽敏,杨希立;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昼夜节律分析[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04年06期

3 余国膺;情绪应激常引起阵发性心房颤动[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5年02期

4 李志勤;龙佑玲;张瑞芬;;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并阵发性心房颤动1例[J];实用心电学杂志;2007年01期

5 陈海青;;阵发性心房颤动100例病因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年30期

6 苏建文;;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相关因素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1年06期

7 陆正伟,熊敏秀,丛勤滋,汪桂华;老年人阵发性心房颤动40例临床分析[J];安徽医学;1982年03期

8 曾福安;阵发性心房颤动67例临床分析[J];江西医药;1994年06期

9 苏解芳;阵发性心房颤动50例临床分析[J];云南医药;1994年06期

10 张淑琴;吞咽食物引起阵发性心房颤动1例[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玉亭;郭永芝;于明杰;;老年男性阵发性心房颤动56例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十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8年

2 蒋晨阳;王建安;何红;孙勇;周斌全;;螺旋CT指导下肺静脉节段性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A];2005年浙江省心电生理与起搏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3 蒋晨阳;王建安;何红;孙勇;周斌全;;螺旋CT指导下肺静脉节段性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A];2005年浙江省内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4 倪晓晴;田进文;;87例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老年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5 李伟;吴立荣;车正兰;谷颖;;老年人阵发性心房颤动对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A];贵州省医学会内科学分会2007年学术年会专题讲座及论文汇编[C];2007年

6 钟鸣;傅慎文;;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研究[A];2009年浙江省心电生理与起搏学术年会增刊[C];2009年

7 张宇辉;陈明;刘怡;张波;郑建华;苗爱雨;张代富;李莹;刘盛林;马静;孟凡霞;;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不同的射频消融术式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左房功能的临床价值[A];第二届长三角超声医学论坛暨2009年浙江省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8 张宇辉;陈明;刘怡;张波;郑建华;苗爱雨;张代富;李莹;刘盛林;马静;孟凡霞;;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不同的射频消融术式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左房功能的临床价值[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9 林艺;王市;李佳;贺永明;许海峰;李勋;杨向军;;左室后壁厚度是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独立危险因素[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10 邓海;詹贤章;廖洪涛;薛玉梅;吴书林;;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其来源[A];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第十次全国学术年会会议汇编[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杨梦 鹰蒋锐;一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重获新生[N];科技日报;2005年

2 陈汉桥;房颤电活动类型及特征有新论[N];中国医药报;2004年

3 编译 张子川;RFCA治疗房颤效果更佳?[N];医药经济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郑朝阳;环状电极标测指导阵发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D];新疆医科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良;阵发性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复发因素的探讨[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2 江灵芝;阵发性心房颤动自主神经调节的心率变异性分析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3 马军伟;体表心电图P波参数与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关系[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4 龚志琰;糖皮质激素对阵发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影响[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5 邵宏培;阵发性心房颤动发展为永久性心房颤动的相关因素分析[D];天津医科大学;2016年

6 张香玲;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心房间传导及与心电图P波的相关分析[D];天津医科大学;2016年

7 李树湖;P波最大时限、离散度联合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对阵发性心房颤动的预测价值[D];广西医科大学;2017年

8 王淑萍;“冰加火”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单中心临床经验[D];浙江大学;2017年

9 王利;老年特发性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分析[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3年

10 李惠娟;辛伐他汀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青岛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296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25296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76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