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心血管论文 >

PPAR-γ激动剂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表型转化

发布时间:2020-02-03 06:27
【摘要】: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 gamma,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RSG)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诱导小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表型转化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小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应用AngⅡ诱导VSMCs的表型转化,给予罗格列酮预处理后用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并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微丝骨架,用RT-q 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PPAR-γ、PKGⅠα以及VSMCs收缩型标志因子(smooth muscle 22 alpha,SM22α)m RNA和蛋白水平。应用PPAR-γ抑制剂预处理后再给予罗格列酮刺激,Western blot检测PKGⅠα和SM22α蛋白水平。结果 1罗格列酮(20μmol/L)预处理可抑制AngⅡ诱导VSMCs的迁移(P0.05)。2罗格列酮(20μmol/L)预处理后可抑制AngⅡ诱导VSMCs微丝骨架的形成。3RT-q PCR检测结果显示:罗格列酮(20μmol/L)预处理后可抑制AngⅡ诱导PKGⅠα和SM22αm RNA的下调作用(P0.05)。4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罗格列酮(20μmol/L)预处理后可抑制AngⅡ诱导PKGⅠα和SM22α蛋白水平的下调作用(P0.05);PPAR-γ抑制剂GW9662可减弱罗格列酮对PKGⅠα和SM22α的促表达作用(P0.05)。结论罗格列酮通过激活PPAR-γ来抑制AngⅡ诱导VSMCs的表型转化,激活PPAR-γ可能通上调PKGⅠα表达发挥上述作用。
【图文】:

罗格列酮,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微丝,表型


图2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微丝2.3罗格列酮对AngⅡ诱导VSMCs表型标志因子蛋白及mRNA水平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AngⅡ明显降低VSMCs收缩型标志因子SM22α蛋白水平和mRNA水平(P<0.05),提示AngⅡ诱导了VSMCs的表型转化。与AngⅡ处理组相比,罗格列酮预处理呈浓度依赖性地促进PPAR-γ和SM22α的蛋白表达,使用5μmol/L浓度的罗格列酮预处理即可促进SM22α的蛋白表达(P<0.05,图3)。RT-qPCR检测结果表明,20μmol/L的罗格列酮预处理在提高PPAR-γ转录水平的同时也提高了SM22α的mRNA水平(P<0.05,图4)。2.4罗格列酮对AngⅡ诱导VSMCs中PKGⅠα蛋白及mRNA水平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AngⅡ处理组VSMCs的PKGⅠα蛋白水平及mRNA水平降低(P<0.05)。与AngⅡ处理组相比,20μmol/L的罗格列酮预处理后显著提高了PKGⅠα蛋白和mRNA水平(P<0.05)。即使对于正常培养的VSMCs(对照组),20μmol/L的罗格列酮232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7,,39(3)http://aammt.tmmu.edu.cn

罗格列酮,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微丝,表型


图2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微丝2.3罗格列酮对AngⅡ诱导VSMCs表型标志因子蛋白及mRNA水平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AngⅡ明显降低VSMCs收缩型标志因子SM22α蛋白水平和mRNA水平(P<0.05),提示AngⅡ诱导了VSMCs的表型转化。与AngⅡ处理组相比,罗格列酮预处理呈浓度依赖性地促进PPAR-γ和SM22α的蛋白表达,使用5μmol/L浓度的罗格列酮预处理即可促进SM22α的蛋白表达(P<0.05,图3)。RT-qPCR检测结果表明,20μmol/L的罗格列酮预处理在提高PPAR-γ转录水平的同时也提高了SM22α的mRNA水平(P<0.05,图4)。2.4罗格列酮对AngⅡ诱导VSMCs中PKGⅠα蛋白及mRNA水平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AngⅡ处理组VSMCs的PKGⅠα蛋白水平及mRNA水平降低(P<0.05)。与AngⅡ处理组相比,20μmol/L的罗格列酮预处理后显著提高了PKGⅠα蛋白和mRNA水平(P<0.05)。即使对于正常培养的VSMCs(对照组),20μmol/L的罗格列酮232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7,39(3)http://aammt.tmmu.edu.cn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妮;李建强;杨淑娟;赵卉;;中介素1-53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肺组织PPAR-γ表达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0年04期

2 田奕;陈钢;徐侥;夏丽娜;;以PPAR-γ为靶点的中医药改善脂肪组织代谢紊乱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4年05期

3 狄政莉;牛小麟;魏瑾;李永勤;陈改玲;汪南平;;PPAR-γ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平滑肌表达的增龄性变化[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年02期

4 刘颖;张唯力;谭丹;;PPAR-γ配体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实验研究[J];中国男科学杂志;2008年05期

5 李晓翠;孙丹莉;张予蜀;张振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肝脏PPAR-γ的表达[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年14期

6 潘姝;李叶扬;戴丽冰;黄粤;;PPAR-γ在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J];广东医学;2009年11期

7 程晨;冯凭;苏胜偶;;2型糖尿病患者PPAR-γ基因多态性与脂联素和瘦素的相关性[J];天津医药;2006年12期

8 范建高,丁晓东,王国良,徐正婕,田丽艳,郑晓英;高脂饮食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肝脏PPAR-γ表达增强[J];肝脏;2004年04期

9 朱向东;梅晓云;王燕;曹燕飞;段永强;;痛泻要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黏膜PPAR-γ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年04期

10 韩敏;刘晓城;周文祥;张俊;;PPAR-γ在LDL诱导的大鼠系膜细胞增殖和基质硬化中的作用[J];中国微循环;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戴兵;天俊;孙田美;梅长林;;PPAR-γ激动剂对囊肿衬里上皮细胞的增殖及凋亡的作用研究[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4年年会”暨“第二届全国中青年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2 杨辉;李瑜元;聂玉强;杜艳蕾;石胜利;赖晓波;周永健;詹琪;;PPAR-γ与PGC-1α基因多态性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关系[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册)[C];2007年

3 王良兴;杨中卫;;PPAR-γ在COPD所致肺动脉高压患者中的表达变化[A];2008年浙江省内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4 沈洪;顾培青;刘丽;朱磊;朱萱萱;叶柏;郑凯;刘亚军;周晓波;刘云;;清肠化湿方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结肠黏膜PPAR-γ蛋白表达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一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暨2009年脾胃病诊疗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9年

5 张丽;陈海平;;PPAR-γ激动剂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基质合成和降解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陆邦超;邹大进;;PPAR-γ激动剂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P38MAPK及其下游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十六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7 杨旭红;刘立英;戴雯;;同型半胱氨酸硫内酯致血管内皮功能损伤机制与PPAR-γ相关性探讨[A];湖南省首届生理—药理科学青年论坛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8 王颖;谢振华;刘红霞;祖旭宇;于玲玲;蒋宇扬;徐威;;高效、快速的PPAR-γ激动剂筛选模型的建立[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化学生物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9 范伟;刘玉兰;朱惠玲;侯永清;丁斌鹰;瞿永华;;PPAR-γ激活对脂多糖刺激的断奶仔猪肠道结构和功能的影响[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俞建军;姜应传;徐月敏;陈嵘;谷宝军;乔勇;金三宝;胡晓雄;;PPAR-γ在PC3细胞中的表达以及替米沙坦对PC3细胞的影响[A];华东六省一市泌尿外科学术年会暨2011年浙江省泌尿外科、男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岳建美;丹酚酸B通过PPAR-γ和LXRα途径促进巨噬细胞ABCA1依赖的胆固醇流出[D];山东大学;2015年

2 王帅;Wntl通过TCF4和PPAR-γ上调巨噬细胞CD36表达和MicroRNA-29a通过靶向QKI促进巨噬细胞SRA的表达[D];浙江大学;2016年

3 曾诚;二苯乙烯苷对炎症性肠病的作用:诱导PPAR-γ和抑制NF-κB炎症通路[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易文殊;脂多糖诱导COX-2与PPAR-γ表达对甲状腺相关眼病眼眶前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D];中南大学;2010年

5 路耘;PPAR-γ激动剂对TGF-β诱导的肺泡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D];北京协和医学院;2009年

6 曾诚;二苯乙烯苷对炎症性肠病的作用:诱导PPAR-γ和抑制NF-κB及其炎症通路[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王鹏;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抗脑胶质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8 刘来昱;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对哮喘气道上皮细胞TSLP表达的作用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9 刘健;北京地区诊断新发麻风患者流行病学分析及PPAR-γ和ADRP在麻风多菌型患者脂代谢中可能作用的机制的研究[D];首都医科大学;2015年

10 张晓燕;PPAR-γ配体匹格列酮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云曼;兰茵凤扬化浊解毒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PPAR-γ、claudin-1及MUC2表达的实验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2 张元琛;回药复方软化动脉胶囊对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药效学及MMP-9、PPAR-γ基因表达的影响[D];宁夏医科大学;2015年

3 何学恕;PPAR-γ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恶性心律失常的影响[D];桂林医学院;2015年

4 姜晓彤;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BMSCs Runx2、PPAR-γ基因表达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5 徐金影;MiR-27b通过PPAR-γ抑制软骨细胞肥大化作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6 刘瑞;荔枝核总黄酮及罗格列酮对大鼠肝星状细胞PPAR-γ和CTGF表达的影响[D];桂林医学院;2016年

7 袁宝玉;PPAR-γ激动剂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5年

8 黄乾雄;槲皮素对肝星状细胞活化、增殖、凋亡及PPAR-γ表达的影响[D];南华大学;2008年

9 郑晓新;替米沙坦对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诱导人血管内皮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及与PPAR-γ的关系[D];福建医科大学;2010年

10 刘玉环;黄葵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及PPAR-γ基因表达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759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25759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d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