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21对血管内皮功能及血管生成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廖琼;李晓;浦权;;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血管生成研究及相关治疗进展[J];临床血液学杂志;2007年03期
2 韩建科;;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研究进展[J];实用医学杂志;2011年02期
3 刘宝宜,陈铁镇;血管内皮细胞平铺技术的研究[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986年04期
4 张春蕾;黄晨;李源;;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心脏的表达特点及衰老对血管生成的影响[J];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2006年04期
5 白怀;Forrester JV;Zhao M;;微电场影响血管内皮细胞血管新生行为的分子机制[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1年03期
6 罗红琳;薛振南;;血管内皮细胞与心肌缺血[J];心血管病学进展;1993年06期
7 王雪婷;罗明;;微小RNA-126在血管内皮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14年01期
8 陈建伟,黄钢,刘建军,袁济民;β射线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4年02期
9 张勇;王志伟;;过氧化氢对人血管内皮细胞表面黏附分子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年17期
10 刘显庆;姜德谦;罗玉梅;彭振宇;董莉妮;嵇利亚;王镇河;;脂联素在高糖孵育血管内皮细胞中的表达调节[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夏尊恩;李艳;汪明;;脱氢表雄酮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炎症反应的初步探索[A];全国临床免疫检验研讨会暨第六届全国临床免疫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2 杨翠霞;刘鹭雯;高锋;;低分子量透明质酸寡糖片段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及其机制的初探[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成立30周年庆典大会资料汇编[C];2009年
3 危当恒;王贵学;黄华;刘录山;王佐;唐朝克;;低密度脂蛋白对血管内皮细胞脂质含量及粘附的影响[A];第八次全国动脉硬化性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王军宇;李春盛;;血管内皮细胞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A];第十一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成立二十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06年
5 穆合塔尔·克力木;居来提·买买提如孜;;流体在均匀塌陷管中层流时进口长度的计算分析[A];力学与西部开发会议论文集[C];2001年
6 夏尊恩;李艳;汪明;;脱氢表雄酮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炎症反应的初步探索[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成立30周年庆典大会资料汇编[C];2009年
7 唐蔚青;王抒;;胆固醇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差异表达基因[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脉粥样硬化专业委员会五届一次会议论文集[C];2002年
8 秦彦文;王绿娅;蔺洁;潘晓冬;杜兰平;石凤茹;郭恒仪;;小颗粒致密低密度脂蛋白对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脉粥样硬化专业委员会五届一次会议论文集[C];2002年
9 李玉荣;;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与预防[A];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全国心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全国第8届糖尿病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全国第8届血液净化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10 朱毅;;高同型半胱氨酸在血管内皮细胞中调节可溶性表氧化酶的机制研究[A];第八届海峡两岸心血管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超群;范晓莉;尼莫地平可保护血管内皮细胞[N];中国医药报;2005年
2 董德伍;体外反搏研究进入新阶段[N];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
3 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 乔岩;消极情绪易致心血管疾病[N];保健时报;2014年
4 记者 卞晨光;心血管疾病仍是人类死亡首要原因[N];科技日报;2008年
5 记者 蒋秀娟;中青年是心血管疾病重点预防人群[N];科技日报;2009年
6 记者 李天舒;华裔心血管疾病相对低发[N];健康报;2010年
7 刘涛;我市心血管疾病发病呈年轻化趋势[N];太原日报;2010年
8 记者 刘海英;飞机噪音或增加患心血管疾病风险[N];科技日报;2013年
9 记者 田雅婷;我国每10秒有一人死于心血管疾病[N];光明日报;2014年
10 记者 何建昆;心血管疾病预防重于治疗[N];科技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峗;miR-29c通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抑制人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和血管生成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2 唐松涛;胰高血糖素样肽-1对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诱导血管内皮细胞肌球蛋白轻链磷酸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6年
3 李海韵;血管内皮细胞对C反应蛋白单体的极性应答及机制[D];兰州大学;2013年
4 张莉;扰动剪切流场的体外模拟及其对低密度脂蛋白在血管内皮下沉积的影响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5 沈传陆;在肿瘤坏死因子α作用下血管内皮细胞PDGF-B链基因转录调控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8年
6 潘銮凤;血管内皮细胞FcγRs的表达及免疫复合物与FcγRs的作用[D];复旦大学;2002年
7 董豪杰;血管生成素对miR-141的调控作用及其在血管生成中的功能[D];浙江大学;2014年
8 王妍妍;OPG的血管内皮细胞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8年
9 梁敏;二羰基化合物对人类血管内皮细胞的病理生物学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0年
10 俞世强;培养血管内皮细胞缺氧再灌注损伤机理及其保护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199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星星;Lp-PLA_2调节VEGF的表达及分子机制[D];吉林大学;2016年
2 任敏;转录因子SOX2对体外血管生成能力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6年
3 莫国君;Anti-miR-21对eNOS表达调节和血管生成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7年
4 张浩;重组PTHrP 87-139蛋白治疗小鼠心肌梗死的实验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7年
5 王健;蓝莓花青素中锦葵色素对TNF-α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炎症反应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6 张灏龙;生存素(Survivin)过表达对血管内皮细胞生物学活性及血管生成能力的影响[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7 张陆燕;促甲状腺激素(TSH)对血管内皮细胞影响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8 李孟婷;长链非编码RNA TUG1在血管内皮细胞中的功能及机制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
9 陈雪梅;PKD2在Ox-LDL抑制血管内皮细胞eNOS活性中的作用[D];重庆大学;2016年
10 任梦宇;microRNA-126过表达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D];第三军医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5819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2581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