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心血管论文 >

某三甲医院内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危险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20-03-27 23:59
【摘要】:目的: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及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为同一疾病不同阶段的临床表现。VTE发病率高,PE起病隐秘,诊断率低,死亡率高。一旦发病,可致病人死亡,伤残,增加治疗费用。通过预防可降低VTE发病率,本文通过对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内科系统住院患者合并VTE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本院内科患者VTE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并比较Padua评分及Caprini评分对本院内科患者的适用程度,以期对临床VTE高危患者识别及早期预防提供一定的参考。研究方法:(1)本文以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期间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内科系统(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肾脏内科、风湿免疫科、血液内科、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根据下肢深静脉超声或CT肺动脉造影(CT pulmonary angiogram,CTPA)明确诊断为VTE的住院患者为VTE组,选取同期住院的非VTE患者为对照组。最终纳入VTE组患者273人,对照组患者289人。分别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既往合并病史、实验室检查进行单因素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比较应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比较应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比较应用卡方检验,对两组患者可能有意义因素进一步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Padua评分及Caprini评分并比较ROC曲线下面积。结果:(1)内科住院患者中PE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发生率最高,为61.59%,无任何临床症状PE仅占11.26%。DVT症状中肢体肿胀发生率最高,为43.34%。55.17%的DVT无任何临床症状。单因素分析结果甲状腺功能减退病史,制动(3天)、卧床(3天)、心功能不全病史为VTE危险因素,将所有可疑危险因素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急性心肌梗塞(1月)、及BMI升高为VTE的独立危险因素。Padua评分与Caprini评分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46与0.607,对内科患者VTE风险识别效果相近。结论:甲状腺功能减退病史,制动(3天)、卧床(3天)、心功能不全病史为VTE危险因素,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急性心肌梗塞、及BMI升高为VTE的独立危险因素。Padua评分与Caprini评分对内科患者VTE风险识别效果相近。
【图文】:

患者,症状,呼吸困难,肢体肿胀


3.1 一般资料分析3.1.1 VTE 组特有资料分析(1)VTE 组首发症状PE 患者共 151 例,,发病时出现呼吸困难 93 人、胸背疼痛 37 人、咯血 11 人、晕厥 11 人、咳嗽咳痰 34 人、发热 14 人,无特异症状 17 人,具体如图 3.1.1。无症状 PE 患者仅占 11.26%,余下 88.74%的患者均出现一项或多项上述症状。其中出现呼吸困难症状患者最多,为 61.59%,出现咯血和晕厥的患者比例较小,均为 7.28%。DVT 患者共 203 例,发病出现肢体肿胀 88 人,疼痛 25 人,皮温异常 11 人、皮肤颜色变化 13 人,112 人无特异症状。具体如下图 3.1.2。

症状,肢体肿胀,患者,临床症状


图 3.1.2 DVT 症状入选 DVT 患者中 55.17%的患者发病时无特异症状,临床症状中肢体肿胀发生率最高,为 43.34%;皮温异常发生率最低,为 5.42%。3.1.2 基本资料(1)性别VTE 组男性 129 人(47.25%),对照组男性 138 人(47.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6)。(2)年龄VTE 组患者年龄最大为 95 岁,最小为 17 岁,年龄平均值 65.19±15.45 岁。对照组年龄最大为 96 岁,最小为 15 岁,年龄平均值 63.28±14.67 岁, P>0.05,差异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543.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全睿琳;;亚洲人群静脉血栓栓塞症相关的基因多态性[J];中国循环杂志;2018年S1期

2 胡蓉;徐玲;;肺结核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研究进展[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年06期

3 高梦徽;陈晓蓉;苏琳;白晓静;;四川省骨科医院静脉血栓栓塞症护理现状的调查研究[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9年03期

4 冉季红;;妇科手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栓塞症26例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年13期

5 张馨;倪叶彬;;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预防及院后管理现状[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9年10期

6 杨倩;刘丽萍;;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控体系的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7年11期

7 ;祝贺北京协和医院郑月宏教授牵头完成《静脉血栓栓塞症抗凝治疗微循环血栓防治专家共识》[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7年04期

8 穆洪;赵志刚;郭伟;;肿瘤相关性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诊断治疗[J];药品评价;2018年14期

9 吴洲鹏;赵纪春;马玉奎;黄斌;袁丁;杨轶;曾国军;熊飞;陈熹阳;;老年人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研究进展[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8年08期

10 汪志超;方宏;;新型口服抗凝药防治急性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研究进展[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7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杜永良;李峻岭;米玉玲;郑利军;彭彦;李浩军;张湘茹;;肺癌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20例临床分析[A];第三届中国肿瘤内科大会教育集暨论文集[C];2009年

2 张明学;;关注静脉血栓栓塞症[A];中华护理学会2009全国五官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3 张明学;;关注静脉血栓栓塞症[A];中华护理学会2009全国护理管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中华护理学会2009全国护理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张明学;;关注静脉血栓栓塞症[A];中华护理学会第11届全国骨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5 张明学;;关注静脉血栓栓塞症[A];中华护理学会2009全国口腔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6 张大伟;侯玉芬;闫宗廷;刘明;;142例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中遗传性蛋白C缺陷症的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周围血管病分会2010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7 刘芳芳;杨媛华;王军;翟振国;袁海昕;王辰;;炎症相关指标与静脉血栓栓塞症相关性的临床研究[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8 王乐民;;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诊断和治疗进展[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6年

9 覃灵玲;覃焱;岑朝;黄坤炯;杨琴;;手术并发症静脉血栓栓塞症病例分析与改进措施[A];第二十八届中国医院协会病案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9年

10 王辰;;内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中国专家建议[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老年医学学术会议暨第三届全国老年动脉硬化与周围血管疾病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雪敏;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未雨绸缪,化“险”为夷[N];医药经济报;2011年

2 ;展望科技前沿 促进医学发展[N];中国医药报;2005年

3 记者 罗朝淑;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刻不容缓[N];科技日报;2009年

4 新美;以科学方法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N];中国医药报;2006年

5 通讯员 吴玉华;长途旅行须防静脉血栓栓塞症[N];家庭医生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靖九江;静脉血栓栓塞症:生命的隐形杀手[N];中国医药报;2015年

7 新美;国际PREVAIL研究新结果:依诺肝素可有效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N];中国医药报;2007年

8 董笑非;最新亚组分析研究证实:拜瑞妥治疗静脉血栓栓塞症单药方案有效[N];中国医药报;2014年

9 本报记者 连漪;远离血栓,从每个90分钟开始[N];健康报;2015年

10 靖九江;溶栓与抗凝——静脉血栓栓塞症治疗的两大主题[N];中国医药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施安;泌尿外科肿瘤术后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18年

2 陆艳辉;中国人群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易感因素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2年

3 季颖群;实验性静脉血栓栓塞症血管内膜及其生长因子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4 恽佶例;解放军总医院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流行病学调查[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7年

5 许小毛;恶性肿瘤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相关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6 张大伟;静脉血栓栓塞症易栓因素的研究及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分析[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8年

7 宋凯;关节置换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及术后肺部并发症临床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蓉;肺结核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临床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9年

2 吴瑶;流变机械吸栓在VTE治疗中的应用[D];重庆医科大学;2019年

3 林洁;阿司匹林预防下肢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效果的meta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9年

4 李可可;Caprini模型对重症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测价值[D];华北理工大学;2019年

5 田亮;Caprini模型评估妇科术后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风险性[D];华北理工大学;2019年

6 李园园;内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表的编制[D];山西中医药大学;2018年

7 石佳;某三甲医院内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危险因素分析[D];中国医科大学;2019年

8 秦霞;ICU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护理最佳证据的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7年

9 徐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期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分析[D];遵义医科大学;2019年

10 努尔孜燕·力提甫(Nurziya Litifu);妇科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治疗[D];新疆医科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6035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26035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8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