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心血管论文 >

尼非卡兰在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转复的疗效观察

发布时间:2020-03-30 04:00
【摘要】:背景与目的: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射频或冷冻消融治疗是目前根治AF的主要手段,但部分患者术后需电复律或药物复律来恢复窦性心律。尼非卡兰(nifekalant,NIF)是近年来在我国上市的一种Ⅲ类钾离子通道阻滞剂,其电生理作用单一,主要阻断快速延迟整流钾电流(Ikr),通过延长心房和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位时程(APD)和有效不应期(ERP),从而发挥抗心律失常作用,其特点起效迅速,半衰期短,没有负性变力作用,主要用于顽固性室速、室颤的转复,近年开始尝试用于房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包括心房扑动和心房颤动。本研究将观察NIF在AF患者射频消融术后转复的疗效,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并尝试分析影响其转复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6年11月1日至2018年3月31日连续收治的行射频消融术的AF患者,将其中射频消融术后仍为AF节律的74例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对象在术后予NIF(0.4mg/kg)静脉推注(5min推完)。观察并收集患者的窦律转复情况,用药前及用药后5min、10min、20min、120min的心率、QT间期、QTc间期的变化,出现的心律失常及不适反应等相关资料。根据用药后转复情况分为转复组和未转复组。同时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术前血生化数据、超声心动图检查数据。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通过正态性检验,对服从正态分布的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对不服从正态分布的以M(Q_(25),Q_(75))表示,采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X~2检验。所有统计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纳入研究患者共74例,年龄44~84岁(64±9岁),男性40例,女性34例;共转复45例,总体成功率为60.8%。其中持续性AF有49例,转复27例,成功率为55.1%,阵发性AF有25例,转复18例,成功率为72.0%。转复时间为1.5~12min(5.6±3.0min)。2、用药前QT间期及QTc间期为359.02±55.68ms、450.22±54.69ms,推注NIF后开始延长,5min(406.37±58.05ms、493.06±50.35ms)明显延长,10min左右(427.90±66.21ms、504.78±44.26ms)达到峰值,20min(407.41±55.76ms、476.92±42.05ms)较10min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至120minQTc间期(440.27±38.65ms)已恢复至用药前水平,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所有研究对象没有出现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orsades de pointes,TdP)及其他恶性心律失常。出现的心律失常包括心动过缓(2.7%)、频发室早及短阵室速(2.7%),未出现推注部位发红、疼痛及静脉炎等不适反应。4、转复组与未转复组在年龄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5岁组较75岁组转复率明显下降,而两组在LAD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在持续性AF患者中,转复组的AF持续时间20(13,36)月较未转复组30(22,37)月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IF对射频消融术后AF转复的总体成功率为60.8%,阵发性AF转复率可达72%,且具有转复时间短、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年龄和AF持续时间是本研究中影响NIF射频消融术后转复效果的相关因素。
【图文】:

对象,情况,成功率,射频消融术


第 3 章 结果第 3 章 结果3.1 尼非卡兰疗效3.1.1 有效性本研究共纳入 74 例患者,NIF 用量为 0.34±0.10mg/kg,在射频消融术后转复窦律的成功率为 60.8%(45/74),转复时间为 1.5~12min(5.6±3.0min)。持续性 AF 转复 27 例,成功率为 55.1%(27/49),,阵发性 AF 转复 18 例,成功率为 72.0%(18/25),见图 3.1。72 导电生理仪记录 AF 转复情况见图 3.2,A 为用药前的 AF 节律,B 为用药后的窦性心律。

节律,间期


图 3.2 用药前后的节律变化纳入研究的患者用药前后 QT、QTc 间期的变化见表 3.1、图 3.3,结果显示在用药后研究对象的 QT 及 QTc 间期均明显延长,并在 10min 左右达到峰值,后逐渐缩短,与用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至 120min QTc间期已恢复至用药前水平,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1)。表 3.1 用药前后 QT 及 QTc 间期的变化( x ±s )时间QT 间期(ms)(n=74)QTc 间期(ms)(n=74)用药前 359.02±55.68 450.22±54.695min 406.37±58.05 493.06±50.3510min 427.90±66.21 504.78±44.2620min 407.41±55.76 476.92±42.05120min 400.22±54.47 440.27±38.65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541.7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美华;曹华;;射频消融术结合胶原酶融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护理体会[J];柳州医学;2012年02期

2 陈锟;沙拉依丁·沙力克江;窦怀豹;杨芳丽;;腔内射频消融术治疗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5例体会[J];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2017年06期

3 李婷颖;;原发性肝癌射频消融术的综合护理干预[J];内蒙古中医药;2016年06期

4 张芳;王平;;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应用华法林的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7年18期

5 王娟霞;李婉丽;;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围术期护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7年18期

6 张麒;姚星星;刘鸿昊;宋涛;焦周阳;刘超;;射频消融术后晚期心房颤动复发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7年08期

7 盛丽华;;对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期进行针对性护理的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年17期

8 陈静;;心理护理在多次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5年03期

9 于婵;陈丽鸿;;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对相关知识了解情况的调查分析及对策[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16年09期

10 张静;赵阳;;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并发症护理干预[J];健康之路;2017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青;;射频消融术治疗肾肿瘤患者的护理[A];第十七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2 陈凌;;房颤射频消融术的护理[A];2013年河南省介入诊疗技术规范化护理管理培训班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3 郭元琨;李瑶瑶;杨海鸿;;(放心血管内)射频消融术的护理[A];2013年河南省介入诊疗技术规范化护理管理培训班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4 阴晓婷;;6例经皮房颤射频消融术中心包填塞的抢救和护理[A];2013年河南省介入诊疗技术规范化护理管理培训班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5 樊星;;B超引导下肝癌射频消融术后观察与护理[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感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4年

6 李爱华;;未成年人行射频消融术的护理[A];全国心脏内、外科专科护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7 苏丽仪;;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的观察及护理[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册)[C];2007年

8 王晓宁;;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因素的分析[A];2016年浙江省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6年

9 王艳红;;肝癌射频消融术临床认识及护理体会[A];2012年“河南省肿瘤专科护士职业安全防护及新技术交流”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10 赵彩云;;个性化健康教育对射频消融术治疗房颤患者的效果观察[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心血管病学大会论文汇编[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章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用等离子体低温射频消融术治“打鼾”[N];中国医药报;2000年

2 记者 方彤 通讯员 孙扬;射频消融术可根治小儿快速心津失常[N];健康报;2000年

3 通讯员 杨芬芳 记者 李水根;射频消融术安全可靠[N];健康报;2000年

4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教授 王景峰;如何进行射频消融术[N];健康报;2008年

5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 胡大一;射频消融术使心率不再失常[N];保健时报;2008年

6 通讯员 王鹏 记者 刘道安;射频消融术可“零射线”完成[N];健康报;2016年

7 ;房颤射频消融术让“颤抖”的心平静下来[N];郑州日报;2010年

8 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内科 耿庆山;射频消融术安全有效[N];广东科技报;2000年

9 记者 钱其鲁 通讯员 刘少志;我区首例利用射频消融术毁损肿瘤手术圆满完成[N];内蒙古日报(汉);2007年

10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 程晓曙 胡建新;射频消融术治疗心律失常[N];家庭医生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渠成;长时程心电监测设备在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心律监测中的应用[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

2 李双江;持续性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左心房和左心室结构和功能的变化[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

3 黄国倩;运用超声心动图评价特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左房重构与功能[D];复旦大学;2010年

4 王齐齐;培哚普利干预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短期及长期随访研究[D];浙江大学;2017年

5 谭宜;房颤患者左心耳收缩期应变率与射频消融治疗预后效果关系之初步探讨[D];中南大学;2014年

6 陈帅;利用长时程心电监测设备对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早期复发危险因素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7年

7 王云帆;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林刚;两种射频消融术式对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容积和功能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6年

9 杨倩;心耳尖部房速的特点及消融结果和肺静脉解剖与心房颤动的关系[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10 余敏;F波振幅对持续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预测价值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凡;尼非卡兰在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转复的疗效观察[D];南昌大学;2018年

2 杨少辉;Hs-CRP与cTnI预测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早期复发的临床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7年

3 马润华;单中心房颤外科治疗的中期随访及单双极射频消融术的疗效比较[D];复旦大学;2009年

4 熊海刚;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后复发因素分析[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0年

5 秦之臻;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房颤晚期复发相关预测因素的分析[D];苏州大学;2015年

6 杨赛;异甘草酸镁治疗肝癌射频消融术后肝损伤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7 郑道国;射频消融术对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6年

8 蔡铖;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急性胃排空障碍发生率以及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6年

9 向建强;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的临床分析[D];昆明医学院;2011年

10 马万省;射频消融术对房颤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心脏结构的影响[D];青岛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6070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26070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6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