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频超声的血管内双模成像方法研究
【图文】:
基于高频超声的血管内双模成像方法研究的尺寸更小,导管可弯曲伸展性更好,能够用安装在换能器导管末端的微型探头插入对可疑血管段进行二维组织成像。它不仅能可以通过组织平面分析和三维重建对病变大介入治疗提供更加准确的参考[4]。IVUS 成,从而为选择正确的治疗策略提供可靠的依 IVUS 可用于介入手术后支架治疗效果的评匀的展开并完全覆盖病变等,这种术后影像后存在的某些问题,给手术医生纠正后续问入治疗效果[5]。
达到比较高的频率,大概为 40MHz,系统有较好的成像分辨率,但是成像帧频相对较低;环形换能器的成像帧频比较高,但由于换能器的成像频率与波长之间成负相关关系,而波长与换能器震动晶体的厚度成正相关关系,,所以当成像频率越高时,换能器的晶片厚度就会越小,阵元的间距也必须越小,所以目前生产环形阵列换能器受到工艺极限的限制,都只能生产频率较低的环形换能器,大概20MHz。相对低频的换能器成像系统分辨率较低,不能实现对血管壁的微小组织病变和前期粥样硬化斑块高精度的检测。机械旋转式IVUS换能器的成像原理是使用高速旋转的电机引导导管里面的单阵元换能器产生360 的旋转。成像过程将圆周扫面区域分割为多条线的形式进行数据采集,采集的深度由每条线设置采集的点数及系统采集数据的频率确定,之后再由图像重建出一幅线数和点数与采集系统匹配的图像。机械旋转式血管内换能器导管目前的产品以波科公司生产的 40MHz 换能器导管为代表,其结构如图 1.2 中的 A 所示。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54;TP391.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申文凤;;不同年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造影及血管内超声特征研究[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6年10期
2 高颖;;光学相干断层成像与血管内超声成像技术应用对比[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年26期
3 武德崴;俞梦越;吴永健;;冠状动脉光学相干断层成像与血管内超声成像临床应用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4年01期
4 梁国庆;赵季红;陈少伯;张建起;姜铁民;;经桡动脉介入应用硝酸甘油和维拉帕米对桡动脉体积影响的血管内超声研究[J];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13年12期
5 ;中国血管内超声学院近日成立[J];中国医药导刊;2011年06期
6 王舜娟;陈秋芳;胡穗儒;;血管内超声消融术后的观察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0年20期
7 Sousa J. E.;Costa M. A.;Abizaid A.;高登峰;;对西罗莫司洗脱支架治疗患者进行4年血管造影和血管内超声随访[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心脏病学分册);2005年10期
8 戚跃勇,孙清荣,邹利光,宋跃明,黄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血管内超声消融[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4年10期
9 戚跃勇,邹利光,刘卫金,程相晨,夏良,宋跃明,何作云;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血管内超声消融疗效[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4年06期
10 王爱林,刘丽,刘军,陈国俊;血管内超声消融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36例分析[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雨田;周玲玲;;血管内超声图像处理技术进展(综述)[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暨首届生物医学工程前沿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王爱林;刘丽;刘军;陈国俊;;血管内超声消(?)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全国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1年
3 葛均波;;血管内超声在冠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一次全国介入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4 杜润;张瑞岩;朱政斌;张奇;胡健;张建盛;沈卫峰;;国产与进口西罗莫司洗脱支架置入后血管内超声随访对比[A];中华医学会第11次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王舜娟;陈秋芳;胡穗儒;;血管内超声消融术后临床观察及护理[A];全国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全国神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6 李亚丽;佘淑明;张文明;;血管内超声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中的应用与护理配合[A];2013年河南省介入诊疗技术规范化护理管理培训班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7 康维强;宋达琳;;血管内超声识别冠状动脉重构的静态与动态方法[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8 张宇辉;陈明;刘怡;苗爱雨;马静;罗淮;宫本敬史;Robert J.Siegel;;血管内超声评估在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重构[A];第九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宋达琳;许文亮;康维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参考血管病变对血管内超声评估冠状动脉重构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10 刘军翔;杨涛;宋冬林;李春华;;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对冠脉临界病变斑块易损性[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心血管病学大会论文汇编[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交流影像技术提高诊断水平[N];中国医药报;2003年
2 李振华;血管内超声:一种新兴的诊疗技术[N];健康报;2006年
3 衣晓峰 施e
本文编号:26111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2611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