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生理参数监测系统的研究
【图文】:
研究背景及意义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境的改变,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统计,在全球范围内,每年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数接近 1500 万,,约占总死之一,远多于其它疾病导致的死亡。目前,我国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数约血管病导致死亡的人数占居民总死亡的比例最大,农村心血管病死亡率为,占比为 44.5%,城市心血管病死亡率为 262/10 万,占比为 42.51%。患的快速增长,导致每年直接医疗费用高达数百亿人民币,已成为我国重大加强全社会心血管病防治工作刻不容缓。生理参数家庭监测设备能够一定们实时了解身体状况,血氧饱和度、血压和心率是反映人体生理状态的重可穿戴设备监测的重要指标。
人体生理参数的产生机理生理参数的产生机理波的产生原理通常指的是动脉脉搏。心脏的周期性收缩和舒张会导致血压周期性波动,管有规律的博动,形成脉搏。脉搏以波的形式在血管中传播,是一种能量称为脉搏波(Pulse wave)。心脏周期性收缩和舒张的跳动,会推动血液在血终形成脉搏波,脉搏波波形与动脉管壁的弹性、血压粘度、循环血量和血基本因素有关,并且这些基本因素互相关联彼此影响。因此脉搏波压力和含大量反映心脏和血管等重要病理和生理的信息。心脏规律地收缩和舒张统中血量和血压发生相应的改变,形成周期性脉搏波。典型的脉搏波如图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540.4;TP2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礼立;王晖;;脉搏波系统的力学模型及反演兼对若干中医学问题的讨论[J];力学学报;2016年06期
2 孟祥平;刘兵;邓宝芸;潘燕;李桥;;利用脉搏波传播时间计算动脉血压的研究[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11年04期
3 张佃中;谭小红;;二不同年龄组脉搏波特征参数的研究[J];生物数学学报;2007年04期
4 刘次元;;人的脉搏[J];生物学通报;1987年09期
5 罗志昌,程桂馨,吴峥嵘,费开明,丛克家;人体脉搏波波形参数与生理参数间关系的理论和实验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1988年02期
6 伍时桂,李兆治;非线性波在动脉内传播的理论[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1988年02期
7 伍时桂,张松,李晓阳,杨爰东,陈尚恭,吴光烈,刘晓萌;血流脉搏波在动脉内传播的在体实验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1988年02期
8 伍时桂,李兆治;非线性波在动脉内传播的理论和计算研究——Ⅰ.非线性脉搏波传播的理论模型[J];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1988年07期
9 李庆芬,瞿继恂;脉搏波的传播时差及自回归谱分析[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1989年01期
10 郑敬;;关于血压脉搏波信息含量的研究[J];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198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运超;纪仲秋;;基于脉搏波的科学健身心血管评估系统的设计与开发[A];第十七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4年
2 何凡;李晓阳;;动脉管长在脉搏波传播中作用的数值研究[A];第九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3 张尽廷;王强;张家选;姚智敏;;100名大学生脉搏波传递时间的调查[A];第二届全国心功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0年
4 吕文杰;张弛;王丽珍;樊瑜波;;左心循环系统及脉搏波成因的电路模拟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暨第十三届全国生物流变学学术会议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5年
5 陈乐琴;;无创脉搏波检测技术在全民健身中的应用展望[A];2010年“科学健身与增强体质”论文集[C];2010年
6 徐艳如;杨学智;李海燕;朱庆文;杜红;马良宵;牛欣;;脉搏波特征参数与踝臂指数的关系研究[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六届全国诊断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7 徐艳如;杨学智;李海燕;朱庆文;杜红;马良宵;牛欣;;脉搏波特征参数与踝臂指数的关系研究[A];全国第十三届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8 陈乐琴;;逐级递增负荷对20-39岁成年人脉搏波传播速度的影响[A];第3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9 宋晓瑞;乔爱科;;基于非线性脉搏波理论的心脏血管功能参数无创评测方法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暨第十三届全国生物流变学学术会议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5年
10 陈娟娟;王历友;;脉搏波与动脉硬化[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脉粥样硬化专业委员会五届一次会议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宁波大学教授 杨黎明 宁波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 陈霞波;脉搏波跨界研究 或将“柳暗花明”[N];健康报;2017年
2 郭妍 李光洁;查脉搏波PWV 早发现心脏病变[N];健康报;2006年
3 宋常青;新型脉搏波自动分析仪问世[N];经济参考报;2003年
4 李燕 王继光;脉搏波传导—动脉硬化金指标[N];健康报;2006年
5 王东生;陈方平;古代脉诊的现代解读[N];中国医药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秀泉;基于脉搏波分析的麻醉手术中无创生理参数监测系统[D];浙江大学;2012年
2 胡晓娟;中医脉诊信号感知与计算机辅助识别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3 李皙茹;基于光电容积描记法的人体生理参数动态测量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4 宋晓瑞;基于四肢血压脉搏波无创检测的心脏血管系统评测方法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7年
5 李大舟;基于体域网的脉搏波数据融合计算方法[D];东北大学;2014年
6 郑莹莹;基于桡动脉波形分析的动脉硬化评估指标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7 刘玉良;动态光谱法血液成分无创检测初步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8 卢宗武;基于脉搏波阻抗谱的血液电特性无创检测[D];天津大学;2007年
9 林冬梅;基于双目视觉的脉搏信息及血压波形测量方法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7年
10 徐劲松;心房颤动血压测量方法的改进[D];南昌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琳琳;基于脉搏波的中心动脉压推测方法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8年
2 董勇兵;心血管生理参数监测系统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8年
3 段迪;基于ARM的脉搏波呼吸频率检测系统设计[D];西安理工大学;2018年
4 赵阳;基于多因素分析的脉搏波中医诊断方法[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5 屈佳龙;脉搏波检测系统开发及信号建模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
6 杨文武;基于光电容积的脉搏波波形特征与速度测量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7 袁涛;基于压力脉搏波的心血管疾病的诊断[D];燕山大学;2013年
8 孟祥平;利用脉搏波传播时间计算动脉血压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李志颖;基于脉搏波的无创血压检测样机的研究与设计[D];吉林大学;2009年
10 刘民胜;基于多尺度心血管系统模型的脉搏波分析及其在中医脉诊中的应用[D];华东理工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6159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2615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