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心血管论文 >

缺铁性贫血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规律的临床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发布时间:2020-04-13 11:24
【摘要】:目的:通过动态测定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platelets,PLT)、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探讨以上两项指标在IDA患者治疗前后的变化规律及对临床工作指导作用。方法:收集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确诊21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的外周静脉血标本,通过XN9000型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计数。收集32例IDA患者外周血标本行流式细胞学检查,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CD3+CD4+、CD3+CD8+、CD4+/CD8+。另选同期苏北人民医院健康体检中心的40例体检者外周静脉血作为对照组。对210例IDA患者进行随访,平均随访时长5个月,予以病因积极治疗外,补充琥铂酸亚铁加维生素C治疗后观察缺铁性贫血患者血小板计数、T淋巴细胞亚群CD3+、CD3+CD4+、CD3+CD8+、CD4+/CD8+的变化,评估IDA患者以上两项指标治疗前后的变化规律及对临床工作指导作用。结果:1.本研究共收集210例IDA患者,女:男=2.89:1,中位年龄44(36-48)岁;轻度贫血77例(36.67%),中度贫血98例(46.67%),重度贫血35例(16.66%);血小板正常者126例(60%),伴有血小板升高者84例(40%)(其中轻度贫血占38.10%,中度贫血占52.38%,重度贫血占9.52%)。2.本实验IDA患者整体血小板计数平均值较健康成人组升高(p0.01)。进一步行IDA贫血程度与血小板升高关系分析:①轻、中度贫血的IDA患者血小板计数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②重度贫血的IDA患者血小板计数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3.IDA患者PLT增高组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进一步行IDA患者血小板增高组分析:①轻、中度贫血的PLT升高IDA患者组治疗后PLT计数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接近正常(p0.01);②但重度贫血PLT升高IDA患者组PLT计数与治疗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4.与健康对照组相比,IDA患者治疗前CD3+、CD3+CD4+、Th/Ts三项指标有所下降,而CD3+CD8+升高(p0.05)。动态随访IDA患者,治疗后IDA患者CD3+、CD3+CD4+、Th/Ts较治疗前升高,接近正常,CD3+CD8+回落,也接近正常(p0.01)。治疗后IDA患者CD3+、CD3+CD4+、CD3+CD8+、Th/Ts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与治疗后IDA患者CD3+、CD3+CD4+、CD3+CD8+、Th/Ts 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本课题数据结果提示PLT升高的IDA患者,以轻、中度贫血占主要比例,而重度贫血组所占比例较少。2.PLT计数升高的IDA组,予以去除病因,补充铁剂治疗外,未予以降血小板药物、血细胞单采等特殊治疗,随着贫血纠正,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3.IDA患者的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较健康成人减退,予以去除病因,补充铁剂外,并未予以其他特殊免疫治疗干预,辅助性T细胞和抑制性T细胞随贫血纠正而渐恢复,接近正常。
【图文】:

饼图,饼图,病因,女性


图2.IDA女性病因组成饼图逡逑

柱形图,柱形图,对照组,患者


贫血程度与血小板升高关系分析:①轻、中度贫血的IDA患者血小板计数较健康对照组明逡逑显升高0<0.01);②重度贫血的IDA患者血小板计数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逡逑(户>0.05)(见表4和图3、4)。逡逑表4邋IDA患者不同贫血程度组PLT计数与对照组比较([±s)邋(109/L)逡逑逦例数(n)逦PLT逦逡逑对照组逦40逦196.36±37.18逡逑IDA邋组逦210逦312.55±89.75*逡逑轻度贫血组逦77逦306.67±80.10*逡逑中度贫血组逦98逦328.25±94.10*逡逑重度贫血组逦35逦263.00±95.48逦逡逑与对照组相比,p<0.01逡逑500逦_邋~=DA逡逑5001逦灥对照组逦400-逦T逦中度丨DA逡逑二丁邋_逦:300-邋--邋丁逦■焎邋^逡逑sE逦IDA组逦橗DA逦堒DA逦翻DA逡逑图3.IDA组PLT计数与对照组柱形图比较逦图4.IDA患者不同贫血程度PLT计数柱形图比较逡逑2.逦IDA患者治疗前后PLT计数的变化逡逑治疗后IDA患者PLT计数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逡逑行不同贫血程度治疗前后血小板变化的分析:①治疗后轻、中度贫血的IDA患者血小板计逡逑数比治疗前有所降低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556.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思行;王鸥;聂敏;姜艳;李梅;夏维波;邢小平;;非手术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9年08期

2 赵丹;;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与病毒感染的关系[J];人人健康;2016年23期

3 马艳玲;张华;;T淋巴细胞亚群、心肌酶对手足口病患儿病情评估[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17年06期

4 余汉杰;邵先林;陈正芳;;用两种方法分析病毒性肝炎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的初步结果[J];四川医学;1987年04期

5 王一理;袁定东;;T淋巴细胞亚群与癌细胞相互作用的原位免疫电镜观察[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1987年01期

6 肖宗清,祝焱;葡萄球菌免疫球蛋白花环法检测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初步探讨[J];上海免疫学杂志;1988年03期

7 商晓舟,吴长有,谭静澜,王文余,龙振洲,马树俊,田渭涛;流行性出血热病人血清IgE水平动态与T淋巴细胞亚群间的关系[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1988年02期

8 郭亚军;应用全血微量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肝癌患者外周血和癌组织中T淋巴细胞亚群[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89年05期

9 张澜生,王宁海,徐兴娣;白细胞介素-2(IL-2)对辐射损伤T淋巴细胞亚群的逆转效应[J];中国核科技报告;1989年00期

10 张澜生,王宁海,徐兴娣;白细胞介素-2(IL-2)对辐射损伤T淋巴细胞亚群的逆转效应[J];中国核科技报告;1989年S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邹悦;韩娜;;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腔积液T淋巴细胞亚群动态变化的临床意义[A];2016年《中国医院药学杂志》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6年

2 侯强;原永明;吴桂菊;;T淋巴细胞亚群在带状疱疹患者外周血中检测的临床意义[A];2017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7年

3 谢文博;金劲松;;参芪扶正注射液对PNS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A];2016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6年

4 刘畅;;健脾生津中药辅助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骨性碱性磷酸酶水平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二十三次学术年会、世界中联耳鼻喉口腔科专业委员会第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7年

5 明辉;杨超;;运动锻炼对胃肠恶性肿瘤根治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9年

6 李羿;赵洪雯;;狼疮性肾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8年

7 李静茹;马建萍;马秀兰;张颖;艾合买提;曾琳;范峰亮;;基于CD4~+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评价中药复方治疗HIV感染者临床疗效研究进展[A];中华中医药学会防治艾滋病分会201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7年

8 张丽慧;宋芳芳;赵文霞;;健脾补肾方联合微波消融治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A];第九届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大会论文集[C];2017年

9 徐艳琴;;升阳益胃汤对早期胃癌患者化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TNF-α的影响[A];第七届全国解剖学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9年

10 李奎;王永才;康相涛;刘忠虎;李春丽;李明;孙桂荣;刘英;;固始鸡免疫器官内T淋巴细胞亚群动态变化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分会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锦香;淋巴瘤、白血病和多发性骨髓瘤与人类疱疹病毒8的相关性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3年

2 邓明扬;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与实验室特点分析及动静脉血栓形成获得性/遗传性危险因素筛查[D];中南大学;2010年

3 罗利华;中药风湿宁对实验性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2年

4 于艳秋;雷公藤多甙抗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3年

5 程红球;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对拉米夫定抗病毒的疗效评价及机制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5年

6 杨晓波;肝细胞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研究与肝脏少见占位的诊断和鉴别诊断[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7 郭欣;H.pylori感染因素及宿主相关基因多态性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段红妍;清养透解合剂干预SLE免疫失衡的临床及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9 毕榕;干燥综合征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免疫学特征的实验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4年

10 陈剑芳;四种新的基因突变导致血友病B分子发病机制研究及通读疗法对无义突变所致血友病治疗的初步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文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型肺功能和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之间相关性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8年

2 许荟;缺铁性贫血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规律的临床研究及其临床意义[D];扬州大学;2019年

3 李倩;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及维甲酸对其影响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8年

4 马丹;iPSC-NSCs移植调节脑出血大鼠T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D];郑州大学;2018年

5 杨峰云;不同全麻方式对于腹腔镜结肠癌切除术患者围麻醉期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研究[D];青岛大学;2014年

6 夏楠;加味二妙颗粒治疗HR-HPV持续感染伴CIN Ⅰ的临床观察及对宫颈局部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8年

7 尚莉丽;系统性硬化病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及短期小剂量白介素-2对其影响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8年

8 陈娓;TOLL样受体和T淋巴细胞亚群在带状疱疹发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7年

9 吴良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血清癌胚抗原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7年

10 杜思思;重症细菌性肺炎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临床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6259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26259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cc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