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心血管论文 >

应用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观察PAS法与AS法稳定颈动脉斑块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0-04-14 04:03
【摘要】:目的本研究利用高分辨磁共振成像技术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Carotid atherosclerosis plaque,CAP)的特性,比较普罗布考(probucol)、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阿司匹林(aspirin)联合应用(PAS法)与常规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联合应用(AS法)稳定颈动脉斑块的临床疗效,为预防和治疗颈动脉斑块提供更加有效的方案。方法收集2016年12月到2017年08月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唐山工人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颈部超声提示存在CAP的患者33例,将其随机分为PAS组(16例)和AS组(17例),随访6个月。PAS组给予普罗布考(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商品名之乐,0.125g/片)0.5g/次,口服,2/日,阿托伐他汀钙片(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商品名立普妥,20mg/片)20mg/次,口服,1/日、阿司匹林(德国拜耳公司,商品名拜阿司匹灵,100mg/片)100mg/次,口服,1/日。AS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药品同上)20mg/次,口服,1/日、阿司匹林(药物同上)100mg/次,口服,1/日。两组患者分别在入院或门诊就诊时和治疗6个月后化验血脂水平包括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CHOL)、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C)、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C)、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并进行颈动脉斑块高分辨磁共振成像检查,比较治疗前后CAP长度、厚度、稳定性及颈动脉狭窄率的变化。两组患者在服药后1月和6月时化验肝、肾功能,检测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以此来评价两种方法对于存在CAP患者的血脂水平,血清炎性因子,斑块大小、稳定性及颈动脉狭窄率的治疗效果。结果1本研究共收集患者33例,PAS组16例,AS组17例,其中PAS组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者1例,失访者1例,AS组自行停药者1例,失访者1例,均退出本研究,最终PAS组14例,AS组15例,经检验两组受试者性别比例、年龄、既往史、血脂水平、ESR、hs-CRP、CAP长度厚度及稳定性比例、颈动脉狭窄率等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在治疗期间两组受试者均未出现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2自身对比时PAS组及AS组治疗后CHOL、TG、LDL-C水平较治疗前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S组与AS组治疗后HDL-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时PAS组降低CHOL、LDL-C水平的程度较AS组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AS组降低TG水平与AS组相比未见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自身对比时PAS组与AS组治疗后ESR、hs-CRP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时PAS组较AS组降低ESR、hs-CRP水平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自身对比时PAS组与AS组治疗后CAP长度、厚度及颈动脉狭窄率较治疗前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S组和AS组虽然降低了不稳定斑块的比例,但是由于样本量小,时间短等原因造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时PAS组较AS组降低CAP长度、厚度及颈动脉狭窄率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 PAS法与AS法均可降低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CHOL、LDL-C、ESR、hs-CRP水平,PAS法效果要优于AS法。2 PAS法与AS法均能降低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斑块的长度厚度及颈动脉狭窄率,但PAS法的效果要优于AS法。3PAS法具有更强的降血脂水平和抗炎抗氧化的作用,能更加有效的缩小CAP,降低颈动脉狭窄率,在抗颈动脉粥样硬化上有临床应用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54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翟莉红;;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J];山东医药;2015年42期

2 王龙;胡晓;李玫;李世容;;脑卒中高危人群氧化应激指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年11期

3 庄绪娟;江毅;王文蕾;;PAS疗法对脑梗死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及炎性因子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年17期

4 郭丽红;;颈动脉斑块形成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5年S1期

5 雷云;丁里;任丽香;毕国力;刘达;龚霞蓉;吴昆华;;3.0 T MRI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分析及分型的研究[J];磁共振成像;2015年06期

6 臧海英;李涛;卢红;周海坤;臧雪芳;王超;李伟娜;张晗;杨卫东;;冠状动脉CTA在评价易损斑块对心脏功能影响中的应用[J];河北医药;2015年11期

7 蔡伟;张秀伟;张希龙;晋发;朱文艳;张玮;;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炎症因子与动脉粥样硬化间关系的研究进展[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年01期

8 陈小铭;叶炳华;;瑞舒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房;2014年44期

9 李楠;;PAS疗法对颈动脉硬化不稳定斑块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14年09期

10 李华锋;崔江禹;区鸿斌;;NF-κB、PAI-1对大鼠湿热模型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3年3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娜;他汀类药物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免疫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7年

2 张斯斯;比较单用他汀与他汀联合应用普罗布考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作用[D];吉林大学;2015年

3 孟君;PAS疗法治疗颈动脉粥样斑块的临床观察及基础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268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26268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b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