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心血管论文 >

PITX2基因多态性与ABC评分在房颤风险分层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9 14:41
【摘要】:第—部分PITX2基因多态性与房颤患者的相关性研究目的:房颤的遗传学研究快速进展,已经发现了许多与房颤相关的易感基因。其中,PITX2是目前研究的与房颤最密切的基因,国外研究证实其基因多态性位点rs2200733与房颤发生密切相关,但我国的重复性研究存在差异。本研究旨在研究PITX2基因多态性与房颤的相关性,为依靠基因多态性早期诊断隐匿性房颤及高危房颤患者提供可能。研究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用聚合酶链—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联合基因测序的方法检测 了扬州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98名房颤患者和88名非房颤患者的基因型,并统计所有住院患者基本信息、既往病史、实验室指标等资料,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研究PITX2基因多态性rs2200733与房颤患者的相关性。结果:1、PITX2基因rs2200733位点TT、TC、CC基因型在房颤组的频率分别为44.9%、50%、5.1%,在对照组分别为29.55%、53.41%、17.05%,两组基因型频率分布存在差异(χ2=9.159,P=0.01)。2、房颤组TT基因型频率高于对照组(χ2=4.416,P=0.031),CC基因型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6.892,P=0.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是TC基因型频率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642)。3、房颤组T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明显高于对照组(χ2=7.447,P=0.006),携带T等位基因的人群罹患房颤的风险是对照组的1.806倍(OR=1.806,95%CI=1.179~2.766,P=0.006)。4、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以CC基因型为参照,携带TC基因型人群(OR=3.128,95%CI=1.053~9.287,P=0.04)和 TT 基因型人群(OR=5.077,95%CI=1.653~15.595,P=0.005)增加了房颤的发病风险,且TT基因型风险更大。在调整了年龄、性别、冠心病史、高血压史、吸烟史因素后,携带TT基因型人群仍然增加了房颤的发病风险(AOR*=4.557,95%CI=1.129~18.396,P*=0.033),但携带TC基因型人群的房颤发病率与CC基因型并无统计学差异(P=0.259)。5、通过建立基因模型,与基因型TT相比,基因型TC和CC能降低房颤发生的风险(OR=0.515,95%CI=0.281~0.944,P=0.032),在调整了年龄、性别、冠心病史、高血压史、吸烟史因素后仍有统计学意义(AOR*=0.425,95%CI=0.201~0.900,P*=0.025)。结论:PITX2基因多态性位点rs2200733(T/C)与房颤发病率相关。T等位基因是房颤的危险因素,与CC基因型相比,TT基因型增加了房颤的患病风险。第二部分 比较ABC评分、CHA2DS2-VASc评分对非瓣膜房颤患者卒中风险分层作用目的:房颤明显增加卒中风险,国外报道的新的ABC卒中风险评分可预测房颤卒中风险,但其与传统的CHA2DS2-VASc评分相比是否有优势存在争议。本研究旨在比较ABC卒中风险评分和CHA2DS2-VASc评分对房颤患者的风险分层作用,为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进行卒中风险评估而尽早开始抗凝治疗提供依据。研究方法:选取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的152名非瓣膜房颤患者。收集入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分别按照CHA2DS2-VASc评分及ABC评分进行卒中危险分层,以急性缺血性卒中为终点随访一年,最后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及Excel 2016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种评分方法的的卒中风险分层能力。结果:1、对每位入组的患者分别进行CHA2DS2-VASc评分及ABC评分并进行危险分层。CHA2DS2-VASc评分提示低危、中危、高危组分别有1、2、149例,而ABC评分分别有20、69、63例。McNemar检验提示两种评分方法存在明显差异(χ2=86.33,P0.001),Kappa检验提示两种评分方法不存在一致性(P=0.890,Kappa=0.002)。2、对两种评分方法分层进行比较,CHA2DS2-VASc评分低危组共有1例,明显低于ABC评分低危组的20例,两种方法识别低危组有明显差异(P0.001),一致性Kappa检验提示无一致性(P=0.696)。CHA2DS2-VASc评分中危组共有2例,明显低于ABC评分中危组的69例,两种方法识别中危组有明显差异(P0.001),一致性Kappa检验提示无一致性(P=0.194)。CHA2DS2-VASc评分高危组共有149例,明显高于ABC评分高危组的63例,两种方法识别高危组有明显差异(P0.001),一致性Kappa检验提示无一致性(P=0.141)。3、经过随访,共有5名患者发生急性缺血性卒中,继发卒中的患者行CHA2DS2-VASc评分,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分别为0、0、5例,行ABC评分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分别为0、1、4例,行Fisher精确检验提示两种方法不存在差异(P0.05)。结论:ABC评分对非瓣膜房颤患者卒中风险分层能力未优于CHA2DS2-VASc评分。
【图文】:

基因型,酶切电泳,测序


图1酶切电泳图逡逑M:邋Marker;邋1、5、10、11、12、15、16:邋TC邋基因型;2、13、14:邋CC邋基因型;3、4、6、7、8、9TT基因型逡逑2.2验证基因型逡逑将PCR产物送至基因公司测序,验证基因型。测序结果与酶切结果吻合。(图2)逡逑80逦90逦90逦80逦90逡逑TTGATTAGAGA逦TTGATCAGAGA逦TTGATTAGAGA逡逑iMM邋ifMkM邋if/uM逡逑TT型逦CC型逦TC型逡逑图2邋rs2200733位点基因测序图逡逑

基因测序,位点,房颤,基因型


TT基因型逡逑2.2验证基因型逡逑将PCR产物送至基因公司测序,,验证基因型。测序结果与酶切结果吻合。(图2)逡逑80逦90逦90逦80逦90逡逑TTGATTAGAGA逦TTGATCAGAGA逦TTGATTAGAGA逡逑iMM邋ifMkM邋if/uM逡逑TT型逦CC型逦TC型逡逑图2邋rs2200733位点基因测序图逡逑3.两组人群rs2200733位点基因型构成比比较逡逑房颤组和对照组在rs2200733位点上不同基因型的频率见表9。房颤组和对照组群体逡逑均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Hardy-Weinberg邋equilibrium),P值分别为0.176和0.727,说明群逡逑体基因遗传平衡。逡逑rs2200733位点TT、TC、CC基因型在房颤患者的频率分别为44.9%、50%、5.1%,在逡逑对照组分别为29.55%、53.41%、17.05%。根据皮尔逊卡方统计分析,房颤组和对照组逡逑rs2200733位点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159,邋P=0.01)。房颤组TT基因型频率高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541.7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商广芸;王宏宇;刘金波;袁平;周迎燕;李丽红;;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C677T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J];医学研究杂志;2017年09期

2 田路军;;eNOS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相关性综述[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年A3期

3 Weger M;Renner W;Steinbrugger I. ;安胜;;亲血栓基因多态性在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中的作用[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眼科学分册;2006年03期

4 ;河南省部分RhD(-)献血者RhD基因多态性研究[J];中国输血杂志;2001年S1期

5 陈诗书;林性玉;王亚新;;中国人群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疾病相关性的研究[J];生物科学信息;1989年02期

6 张清;唐罗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J];国际眼科杂志;2008年01期

7 潘尚霞,杨杏芬,林忠宁,魏青,杨颖,黄俊明,凌文华;广东省客家人群hGSTs基因多态性研究[J];毒理学杂志;2005年S1期

8 冯惠清,王淑仙,戎惠萍,王玉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临床检测研究[J];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9 汪春林;张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多态性与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J];中国肿瘤临床;2012年24期

10 郑茵;苏哲坦;;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基因多态性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6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广强;王素华;;MC4R基因多态性与肥胖相关性研究进展[A];第十三届中国西部营养与健康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8年

2 潘学谊;迟作华;郭煜;关则兵;张明星;桀骜;蔡小燕;曾文兵;;蛋白质Z基因多态性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相关研究[A];第12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3 赵永波;滕路;张贵寅;;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4 郭军;韩强;张修举;王福;高庆和;张继伟;曾银;邱俊峰;;5-HTTLPR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早泄关系研究进展[A];第十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男科学术大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男科诊疗技术研修班暨2017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上海市中医药学会泌尿男科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讲义论文资料汇编[C];2017年

5 李亚平;金群华;李鹏;张亮;陆志东;马学东;孙克宁;;宁夏回族MMP-9基因多态性-1562C/T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系研究[A];宁夏医学会第八届骨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6 王萍;任家庭;冯凯;彭文鸿;贾海英;刘魁;路浩军;;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0基因多态性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易感性的关系[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3第十四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7 谢俊刚;徐永健;张宁;张珍祥;倪望;陈仕新;;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2基因多态性与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关系[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呼吸病学术会议暨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8 王志广;党爱民;吕纳强;高倩;成艳美;郑德裕;;白介素18基因多态性与大动脉炎的关联研究[A];中国心脏大会(CHC)2011暨北京国际心血管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9 韩轩茂;杨林花;;深静脉血栓患者C反应蛋白1059G/C基因多态性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暨血栓栓塞性疾病(血栓与止血)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学习班论文摘要汇编及学习班讲义[C];2007年

10 郑煜煌;何艳;陈霞;周华英;谌资;加路;贺波;;中国HIV-1 vpr基因多态性及其进化树的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艾滋病、病毒性丙型肝炎暨全国热带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宋哲民 夏景珉;结合临床开展基因多态性研究实现疾病诊断与治疗的个体化[N];中国中医药报;2000年

2 宋立新;基因多态性演绎人类生命差异[N];大众科技报;2000年

3 中国中医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 薛梅;精准医学、基因多态性与心血管病证结合研究[N];中国中医药报;2016年

4 张中桥;男性ApoE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相关[N];中国医药报;2006年

5 记者 冯立中 通讯员 朱沛炎;基因多态性或增糖尿病发病风险[N];健康报;2011年

6 杨扬 王育琴;基因多态性研究助力抗癫痫治疗[N];中国医药报;2006年

7 记者 白毅;中国人群IGF2BP2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关联[N];中国医药报;2010年

8 记者 白毅;对环孢素敏感的基因多态性位点被找到[N];中国医药报;2013年

9 张中桥;男性冠心病与ApoE基因多态性相关[N];健康报;2006年

10 印高乐;趋化激素基因多态性与气喘严重程度有关[N];医药经济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小林;NAFLD与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Hcy之间的关系及三者在早期动脉硬化和颈动脉硬化中的作用[D];重庆医科大学;2018年

2 倪贵华;氯吡格雷代谢相关的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患者的血小板反应性和缺血性事件的关联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8年

3 骆沙曼;UGTs基因多态性与Exemestane和NNAL代谢的关联性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8年

4 范志亮;常见原发性头痛基因多态性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8年

5 徐可;冠心病患者基因多态性、氯吡格雷反应性及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8年

6 李艳;炎性因子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易感性的相关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7 陈玉岚;维汉民族同型半胱氨酸及其代谢关键酶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D];新疆医科大学;2006年

8 朱铁楠;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疾病[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2年

9 卢伟;载脂蛋白C3、A1基因多态性及其相互作用与血脂和脑血管疾病[D];中南大学;2006年

10 邓峰美;新疆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eNOS及MTHFR基因多态性的分布及其与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D];四川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红兵;HOTAIR基因多态性与铅中毒易感性的关联研究[D];东南大学;2018年

2 张生奎;钢铁工人倒班及节律相关基因多态性与HUA的关联性研究[D];华北理工大学;2019年

3 王晓倩;PNPLA3基因多态性及血清甘油三酯与脂肪肝的关联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

4 姚平立;基因多态性与甲氨蝶呤化疗后不良反应的相关性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5 李静;安徽某地区汉族人群VDR、ELOVL2基因多态性与肺结核易感性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9年

6 尹莘涵;PITX2基因多态性与ABC评分在房颤风险分层中的应用研究[D];扬州大学;2019年

7 潘琳;SUMO4 163 A/G基因多态性与东北地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分析[D];中国医科大学;2019年

8 王传鹏;核因子κB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炎症等级关联分析[D];厦门大学;2017年

9 卢建勇;广西壮族人群与汉族人群白介素-12家族基因多态性分布差异探讨[D];广西医科大学;2019年

10 丁国彦;TNF-α基因多态性与HIV-1感染的易感性和治疗后CD4+T细胞的相关性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6870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26870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0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