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心血管论文 >

年龄对血清促甲状腺激素的影响及老年甲状腺自身抗体与甲状腺功能的相关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4 21:23
【摘要】:目的:研究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在健康人群不同年龄段的变化,分析血清TSH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在南京鼓楼医院进行常规体检的健康人群,测量身高、体重、收缩压和舒张压,计算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同时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等血清学指标。按年龄将入组的7693人分为20-29、30-39、40-49、50-59、60-69、≥70岁组,计算各年龄段中位数、第2.5百分位数和第97.5百分位数的血清TSH水平,并对各年龄段血清TSH中位数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血清TSH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年龄、BMI、收缩压、舒张压、TC、TG、LDL-C、HDL-C和FPG)的相关性。将新的参考值范围内的TSH水平(第2.5百分位数至第97.5百分位数)按照五分位数分组,分析年龄60岁组、60-69岁组和≥70岁组人群中不同血清TSH水平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1、血清TSH水平与年龄、收缩压、舒张压、TC和LDL-C均呈正相关(均P0.05。血清TSH水平与FT3、FT4呈负相关(均P0.001)。TSH与BMI、FPG、TG和HDL-C无相关性(P0.05)。2、血清TSH的中位数水平在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69岁和≥70岁年龄组分别为2.25、2.10、2.15、2.26、2.35和2.39 mIU/L。血清TSH中位数水平随着年龄增加而上升(趋势P0.05),且≥70岁年龄组TSH中位数水平最高。在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69岁和≥70岁年龄组中第2.5百分数分别为0.77、0.74、0.82、0.88、0.81和0.78mIU/L;第2.5百分数随着年龄增加无趋势性变化。血清TSH水平在第97.5百分位数随着年龄的增加呈递增趋势,20-29岁5.07 mIU/L,30-39岁5.22mIU/L,40-49岁6.03mIU/L,50-59岁6.26mIU/L,60-69岁6.83mIU/L和≥70岁组8.07mIU/L。3、根据不同年龄段血清TSH参考值范围上限(第97.5百分位数),所有研究对象被重新归类,在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和60-69岁分别有6.9%、3.7%、7.0%、8.0%和9.7%名研究对象从甲状腺功能异常组重新归类至甲状腺功能正常组;≥70岁组重新归类率最高,达到13.5%。4、在60岁年龄段、60-69岁年龄段和≥70岁年龄段中,TSH参考值范围分别为0.82-5.62mIU/L、0.81-6.83 mIU/L和0.78-8.07 mIU/L。60岁年龄段TSH参考值范围按照五分位数进一步分为五等分组:Q1 0.82-1.47 mIU/L、Q21.48-1.92 mIU/L、Q3 1.93-2.47 mIU/L、Q4 2.48-3.32 mIU/L、Q5 3.33-5.62 mIU/L;收缩压、TC和LDL-C随着血清TSH水平上升而逐渐增加(均P0.05),而五组间BMI、舒张压、FPG、TG和HDL-C水平随着TSH水平上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60-69岁年龄段研究对象血清TSH水平按照五分位数分为五等分组(Q10.81-1.49 mIU/L、Q2 1.50-2.04 mIU/L、Q3 2.05-2.66 mIU/L、Q4 2.67-3.56 mIU/L、Q5 3.57-6.83 mIU/L),随着血清TSH水平增加,年龄、BMI、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和血脂谱无显著变化。≥70岁年龄段血清TSH水平根据五分位数分为五组:Q1 0.78-1.50 mIU/L、Q2 1.51-2.11 mIU/L、Q3 2.12-2.77 mIU/L、Q4 2.78-3.90 mIU/L、Q5 3.91-8.07mIU/L,年龄、BMI、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和血脂谱未随TSH递增呈趋势改变。结论:随着年龄的上升血清TSH水平增加。60岁以上人群血清TSH的升高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BMI、血压、血脂和血糖)无明显相关性,而60岁以下人群高TSH水平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呈线性相关。因此升高的血清TSH水平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关系可能存在年龄相关性差异。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 thyroiditis,HT)又称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一个类型。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患者就诊时甲状腺功能可表现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或者甲状腺功能正常,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anti-thyroperoxidase antibodies,TPOAb)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nti-thyroglobulin antibodies,TGAb)是HT的标志性抗体。由于老年人自身免疫功能及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调控功能下降,使得HT发病率上升,但患者多无明显自觉症状,病程较长、发展缓慢,易被忽视。因此评估甲状腺自身抗体(TPOAb和TGAb)与甲状腺功能相关参数[包括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的关系对老年人甲状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及早治疗至关重要。本研究目的是探讨老年人甲状腺自身抗体与甲状腺功能的关系。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南京鼓楼医院体检检测甲状腺功能和甲状腺自身抗体的体检人群。按照年龄分为老年组(≥60岁年龄组)和非老年组(60岁年龄组);再按照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与否分为阳性亚组和阴性亚组。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与否用TPOAb和TGAb评估。甲状腺功能状态用TSH和FT4评估。结果:1、总体人群中TPOAb阳性、TGAb阳性和TPOAb+TGAb双阳性的检出率分别为17.6%、17.1%和10.4%。在老年组中,TPOAb阳性、TGAb阳性和TPOAb+TGAb双阳性的检出率分别为14.38%、14.52%和7.53%;在非老年组中,TPOAb阳性、TGAb阳性和TPOAb+TGAb双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9.6%、18.6%和12.2%。老年组TPOAb阳性、TGAb阳性和TPOAb+TGAb双阳性的检出率均低于非老年组相对应的抗体阳性组(P0.05)。2、无论老年组还是非老年组,TPOAb阳性、TGAb阳性、TPOAb+TGAb双阳性亚组TSH浓度较相对应的抗体阴性亚组明显升高(P0.05),而FT3、FT4浓度较相对应的阴性亚组明显下降(P0.05)。3、老年组TPOAb阳性、TGAb阳性和TPOAb+TGAb双阳性亚组TSH水平组间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非老年组中,TPOAb+TGAb双阳性亚组TSH水平较TPOAb阳性亚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无论老年组还是非老年组,TPOAb阳性、TGAb阳性和TPOAb+TGAb双阳性亚组甲状腺功能异常(甲状腺功能减退或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检出率均高于相对应的抗体阴性亚组(均P0.05)。5、无论老年组还是非老年组,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亚组(TPOAb阳性、TGAb阳性和TPOAb+TGab双阳性)均以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病率最高,但三个亚组间甲状腺功能亢进、亚临床进行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和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检出率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6、在TPOAb阳性亚组中,老年组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检出率低于非老年组(P0.05),而甲状腺功能正常检出率高于非老年组(P0.05)。7、老年组TPOAb、TGAb与血清TSH水平均呈正相关(r=0.243,P0.05,r=0.168,P0.05),而与血清FT3、FT4水平呈负相关(r=-0.089,P0.05;r=-0.123,P0.05;r=-0.135,P0.05;r=-0.080,P0.05)。非老年组血清中TPOAb、TGAb与血清TSH水平均呈正相关(r=0.225,P0.05;r=0.141,P0.05),而TPOAb、TGAb与血清FT3或FT4水平均无相关性(P0.05)。8、老年组TPOAb阳性和TPOAb+TGAb双阳性是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OR=5.688,95%CI 1.309-24.709,P0.05;OR=12.667,95%CI3.387-47.374,P0.001);而非老年组中,TPOAb+TGAb双阳性是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OR=3.568,95%CI 1.398-9.106,P0.05),TGAb阳性和TPOAb+TGAb双阳性均是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OR=13.095,95%CI 2.183-78.569,P0.05;OR=33.608,95%CI 8.715-129.599,P0.001)。结论:老年人TPOAb阳性、TGAb阳性和TPOAb+TGAb双阳性亚组甲状腺功能异常(甲状腺功能减退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检出率显著高于相对应的抗体阴性亚组。TPOAb+TGAb双阳性是老年人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亦是非老年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和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因此加强老年人甲状腺自身抗体TPOAb+TGAb的随访与监测,有利于甲状腺疾病的早期诊治。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5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卫芳;李晓慧;徐岐山;;血清25羟维生素D_3与甲状腺自身抗体及甲状腺功能的关系[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18年06期

2 赵秀芬;张立岩;李彦;;甲状腺自身抗体、促甲状腺素与早期稽留流产的关系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6年15期

3 禹亚丽;;探讨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甲亢病的~(131)I治疗与甲减关系[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年01期

4 董丽;孙丽芳;;甲状腺自身抗体和促甲状腺素预测流产的价值[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1年03期

5 冯凭;甲状腺自身抗体:研究无症状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一个好指标[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1988年03期

6 张敏;杨立廷;沈润霞;綦玉琴;;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在甲亢中的临床意义[J];医师进修杂志;1988年03期

7 李振有;甲状腺癌的甲状腺自身抗体:发生率及与肿瘤结果的关系[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1989年03期

8 朱玲娜;孙承谋;邓尚廉;李智琼;简玲玲;王训强;;分析甲状腺自身抗体及促甲状腺素与流产的关系[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9年01期

9 王小菊;龙燕;蔺莉;;甲状腺自身抗体与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9年08期

10 侯振江;张靖宇;牟兆新;范洪;王华新;;水源性高碘地区健康人群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筛查分析[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曾菁;刘洋;黄慧;;甲状腺自身抗体与甲状腺结构和功能关系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2 连小兰;;甲功正常单纯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的治疗[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会议指南[C];2014年

3 滕卫平;;甲状腺自身抗体的现代观点[A];2008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系列研讨会暨中青年英文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4 杨文彪;林键才;蒋卫民;李健雄;;慢性特发性荨麻疹与甲状腺自身抗体的关系探讨[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侯振江;张靖宇;;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在健康人群甲状腺自身抗体筛查中的应用[A];第十一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摘要汇编[C];2016年

6 徐向勇;刘为邦;申建维;程冬娥;田丽红;;甲状腺自身抗体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测定的临床意义[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7 李元宾;滕卫平;单忠艳;于晓会;李佳;陈彦彦;王薇薇;;妊娠对甲状腺自身抗体影响的前瞻性研究[A];2008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系列研讨会暨中青年英文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8 朱高红;胡建伟;苏玉林;;~(131)I和介入治疗Graves病对甲状腺自身抗体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核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9 赵志刚;袁慧娟;张慧慧;;不同甲状腺肿大程度的桥本病患者甲状腺自身抗体及病理特征[A];中华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10 左向华;金欣;于农;尹秀云;宋世平;张伟;田曙光;孙士欣;曾利军;陈建魁;;甲状腺自身抗体检测在Graves病中的诊断价值[A];中华医学会第十六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陈娟;年龄对血清促甲状腺激素的影响及老年甲状腺自身抗体与甲状腺功能的相关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9年

2 李元宾;妊娠期母体甲状腺自身免疫对后代智力发育影响的流行病学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3 关海霞;高碘地区甲状腺疾病的现况研究和甲状腺癌的流行病学及免疫组化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3年

4 林志雄;鼻咽癌患者外照射后放射诱导甲状腺改变的纵向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5 杨昱;母体甲状腺自身抗体对子代发育的影响[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小宇;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与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关系的研究以及治疗的探讨[D];安徽医科大学;2018年

2 邝小娟;多囊卵巢综合征与甲状腺功能及甲状腺自身抗体的相关性研究[D];南昌大学;2018年

3 刘玉婷;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不孕患者的IVF/ICSI妊娠结局及卵泡液中差异表达蛋白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8年

4 李杨;维生素D及甲状腺自身抗体与慢性荨麻疹的相关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5 邱丽茵;甲状腺自身抗体与复发性自然流产的相关性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1年

6 王霞;甲状腺自身抗体与复发性流产关系的探讨[D];山西医科大学;2008年

7 马永红;甲状腺自身抗体在AITD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研究[D];青海大学;2015年

8 鲍昆草;儿童Graves病吸碘率与血清甲状腺功能指标和甲状腺自身抗体的相关性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9 李琳瑜;张兰教授论治桥本甲状腺炎经验总结[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张宁宁;血清甲状腺自身抗体在结节性甲状腺疾病中的诊断价值[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694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27694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d86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