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心血管论文 >

冠心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与冠脉病变程度间的相关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10 17:35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与冠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2月份收住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且为首次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并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共358人。记录入选患者的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吸烟史,并计算体重指数;记录入院后肌钙蛋白及肌酸激酶同功酶等指标;入院后第二天空腹取肘静脉血测定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浆纤维蛋白原及高敏C反应蛋白等指标。根据临床表现将冠心病患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SAP)、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和急性心肌梗死组(AMI),比较组间纤维蛋白原(Fbg)浓度差异。根据冠脉造影结果进行Gensini评分,分析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与Gensini评分间的相关性及预测价值。结果:1.SAP组51例、UA组154例和AMI组153例,三组患者在年龄、BMI、TG、高血压史和糖尿病史之间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在SAP组中为(2.69±1.08)g/L,UA组为(2.84±0.72)g/L,AMI组为(3.46±1.20)g/L。SAP组与UA组血浆Fbg浓度存在统计学差异(Z=-2.1,P=0.04)。SAP组与AMI组血浆Fbg浓度存在统计学差异(Z=-5.68,P0.01)。UA组与AMI组血浆Fbg浓度亦存在统计学差异(Z=-6.34,P0.01)。2.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按照Gensini评分(GS)分为轻度组(GS22,n=120)、中度组(22≤GS≤47,n=121)和重度组(GS47,n=117)。各组的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为轻度组(2.84±0.95)g/L,中度组为(3.09±1.05)g/L,重度组为(3.21±1.26)g/L。轻度组与中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轻度组与重度组比较差异显著(P0.001);中度组与重度组比较亦有显著差异(P=0.013)。3.相关性分析显示冠心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与冠脉狭窄病变的Gensini评分之间存在正相关(r=0.23,P0.01)4.以冠脉狭窄程度作为因变量,将分类变量性别、高血压和糖尿病作为自变量,连续变量肌钙蛋白、BMI和血浆纤维蛋白原作为协变量,进行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再将有统计学意义的结果进行多因素有序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肌钙蛋白、血浆纤维蛋白原和高血压可作为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1.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在SAP组、UA组和AMI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性,且随病情加重而增加。2.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在不同Gensini评分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是冠脉狭窄程度的独立预测因素,可独立预测冠脉狭窄程度。
【学位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R541.4
【部分图文】:

组间,不稳定型心绞痛,重度,中度


2.84±0.72)g/L,急性心机梗死组为(3.46±1.20 )g/L。三组间进行两两秩和检验定型心绞痛组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存在统计学差异(Z=-2.=0.04);稳定型心绞痛组与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存在统计学差 Z=-5.68,P<0.01);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与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在统计学差异(Z=-6.34,P<0.01)。、不同 Gensini 评分组间血浆 Fbg 浓度的比较将患者按照Gensini评分,分为GS轻度组(GS<22,n=120)、GS中度组(22≤GS≤=121)和 GS 重度组(GS>47,n=117)。各组间血浆 Fbg 浓度分别为 GS 轻度组2.84±0.95 )g/L,GS 中度组(3.09±1.05) g/L,GS 重度组(3.21±1.26 )g/L。 Fbg 浓度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且各组间进行两两比较,均存在统计学意义(0.05)(图 1)。

相关性,冠心病患者,相关性分析,冠脉狭窄


冠心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与冠脉病变程度间的相关性研究 结 果三、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与 Gensini 评分间的相关性分析将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与 Gensini 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与冠脉狭窄 Gensini 评分存在正相关(r=0.23,P<0.01)(图 2)。

纤维蛋白原,空间结构,结构域


综 述 冠心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与冠脉病变程度间的相关性研的糖蛋白,其在血浆中的正常浓度约 1.5-4.0g / L。 纤维蛋白原分子是由两个完全相同的亚基构成的共价二聚体,是由 4 号染色体上三个独立基因编码的三对多肽链(α,Bβ和γ)通过二硫键结合而成。纤维蛋白原包含一个中心结构域E及两个结构域D,三对多肽链的N-端共同形成的中心结构域E,从结构域E发出,形成两股螺旋曲且末端膨大的结构域D(图 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祖凌云;葛洪霞;高炜;;SYNTAX积分和Gensini评分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远期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4年12期

2 王永先;包斌;宋瑞瑞;吴文惠;;纤维蛋白原的空间结构特征[J];生理科学进展;2012年05期

3 郑明慧;张宏宇;赵慧颖;;高纤维蛋白原血症与冠脉病变程度及稳定性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年24期

4 李瑞霞;张艳林;曹勇军;;高纤维蛋白原血症[J];中国卒中杂志;2009年08期

5 董平栓;张薇;;纤维蛋白原与冠心病相关分析[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08年03期

6 周裔忠;盛国太;余茂生;祝善俊;葛郁芝;;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脉血管病变与血清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的关系研究[J];江西医药;2007年01期

7 马会利,葛均波,钱菊英,孙爱军,牛玉宏,马永莉,方业明,冯军,黄宝晨,王克强;冠心病患者首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支架内再狭窄的随访研究[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05年05期

8 孙慧 ,田奇;血小板膜糖蛋白Ⅲa Pl~A多态性、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聚集的关系[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2年06期

9 吴桂贤,吴兆苏,刘军,刘静,曾哲淳,王文化,秦兰萍,周美然,刘飒;北京部分地区15年心脑血管病死亡率变化趋势[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1年02期

10 金慧芝,宋桂香,靳文正,单正源;上海居民五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率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1994年05期



本文编号:28161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28161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37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