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心血管论文 >

不同肥胖评价指标判定成人高血压和血脂异常患病风险的适宜切点值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19 22:19
   研究背景:肥胖是由于体内脂肪的体积和(或)脂肪细胞数量的增加而导致的体重增加,或体脂占体重的百分比异常增高并在局部过多地沉积脂肪。肥胖本身既是独立的疾病,又是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恶性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已经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严重问题。肥胖评价指标众多,WHO和各个国家均制定了不同的肥胖指标判定标准,目前使用最多的为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和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WC)指标。近年来腰围身高比(waist to height ratio,WHtR)和体脂率(body fat percentage,BF%)在肥胖评价中的应用增多,二者评价肥胖和相关慢性病患病风险的方法逐渐得到认可。随着居民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上升,人体成分分析仪的使用增多,最常使用的BF%判定标准为WHO推荐,但该切点是否适用于我国居民的身体状况尚不明确。近年来,我国人群高血压与血脂异常患病率明显上升,利用肥胖评价指标来预测高血压及血脂异常的患病风险是我国公共卫生领域的重点工作,将对我国人群慢性病防控关口前移起到重要作用。研究目的:比较不同肥胖评价指标预测高血压和血脂异常患病风险的能力,提出适合预测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的指标并探讨其切点值。研究内容与方法:本研究数据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膳食脂肪摄入及营养相关慢性病与经济变迁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辽宁、河南、湖南三省,每省分别抽取一个城市点、一个农村点,每个调查点选取200名18-69岁成年人作为调查对象,进行BMI、WC、WHtR、BF%等体格指标和高血压的测量,再从中随机抽取100名抽取血样做血液学检查,包括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胆固醇(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等血液指标。最终1022名调查对象纳入本研究,其中男性462例,女性560例,参加血液学检查的对象590例,其中男性269人,女性321人。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分析体格测量指标预测高血压和血脂异常患病风险的效果和指标切点值;通过kappa系数比较不同体格测量指标判定肥胖的一致性;通过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opulatiom attributable risk proportion,PARP)得到体格测量指标的流行病学效应。研究结果:研究结果显示 BMI、WC、腰围臀围比(waist to hip ratio,WHR)、WHtR、BF%判定的超重、肥胖率分别为49.1%、35.3%、50.4%、58.7%和35.7%,其中WHtR判定的肥胖率最高。男、女性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27.1%和21.6%,血脂异常患病率分别为44.2%和31.5%,不同性别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男、女性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分别为12.6%和15.9%,混合型高脂血症患病率分别为为6.7%和3.4%,性别间比较无差异。研究对象中男性BF%的平均值为(22.1±5.3)%,女性BF%的平均值为(33.2±5.9)%。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推荐的 BF%肥胖判定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BF%正常组和BF%异常组,研究结果显示在两组中男性身高、体重、WC、臀围(hip circumference,HC)、BMI、WHR和腰围腿围比(waist to thigh ratio,WTR)均显著高于女性,而女性腿围身高比(thigh to height ratio,THtR)高于男性,男、女性居民腿围(thigh circumference,ThC)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此外,体脂率正常组男性WHtR显著高于女性,而体脂率异常组性别间比较无差异。ROC曲线显示WHtR在男性和女性中预测高血压的AUC均最大,切点值分别为0.53和0.56;WHR在男性和女性中预测高胆固醇血症的AUC均最大,尤其在男性居民中是唯一有预测价值的指标,在男、女性中的切点值分别为0.89和0.84,与我国推荐的WHR切点值接近;ThC在男、女性成年居民中预测低HDL-C血症的AUC显著高于其他指标,切点值为52.5;WHR和WTR在预测LDL-C升高中的AUC在男性和女性居民中均最大;在BF%预测高血压和血脂异常患病风险的ROC分析中,结合AUC、约登指数、灵敏度和特异度指标,初步提出适合我国部分地区男性居民的BF%切点值为23%,女性的适宜切点值为35%。以本研究提出的BF%切点值判定的肥胖为标准得到BMI预测肥胖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97,高于以WHO推荐的BF%切点值为标准时的0.96。将本研究提出的切点值和WHO推荐标准分别与BMI≥24kg/m2,BMI≥25kg/m2,BMI≥26kg/m2进行一致性检验,计算kappa系数,结果显示当BMI在25时,BF%与BMI的kappa系数均最大,本研究提出的BF%切点值与BMI一致性检验的kappa系数为0.80高于WHO推荐标准与BMI 一致性检验的kappa系数0.78,该BF%切点值与BMI判定肥胖的一致性极佳。在PARP的分析中显示:男性BF%≥23%时除了对高TG血症的OR低于BF%≥25%时的OR,对高血压和其他类型的血脂异常均具有更高的OR和PARP。在男性人群中WHtR对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LDL-C升高和≥2个危险因素的OR和PARP值均高于BMI、BF%;对高TG血症的PARP高于BMI和BF%,OR高于BMI;对低HDL-C血症的OR和PARP均高于BF%,仅对高TG血症的OR略低于BF%,对低HDL-C血症的OR和PARP低于BMI。在男性人群中腹部脂肪蓄积比全身型肥胖对高血压和血脂异常具有更高的患病危险,在女性人群中对比不明显。WHtR对高血压和血脂异常均有较高的PARP,将WHtR控制在0.5以下可以减少约30%~50%的高血压和血脂异常。ThC对男、女性患低HDL-C血症的OR为6.64和3.06,明显高于BMI 的 4.45 和 2.38、BF%的 2.68 和 2.53、WHtR 的 3.61 和 1.65。在男、女性中的PARP也均明显高于BMI、BF%和WHtR,男、女性的PARP分别为57.7%和42.5%,将ThC控制在52.5以下可以减少约42%~58%的低HDL-C血症。研究结论:1.综合分析BF%预测高血压和血脂异常患病风险的效果,提出适合我国部分地区成年居民的BF%切点值为男性23%,女性35%,该切点值与WHO推荐的标准相比具有更高的PARP和OR,与BMI方法的一致性也更强。2.当BMI的切点值为25kg/m2时,由BMI判定肥胖(BF%标准)的效果最好,与BF%方法的一致性极佳;3.WHtR预测高血压和血脂异常患病风险的效果较好,适宜切点值为0.5,该切点对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的PARP和OR均高于全身型肥胖评价指标;4.ThC预测低HDL-C血症的效果优于常用的全身型和中心型肥胖评价指标,其切点值为 52.5cm。
【学位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R589.2;R544.1
【部分图文】:

腿围,血症,切点,男女合计


成ROC曲线。ThC在男、女性中的AUC均最高,绘制男女合计的ThC的ROC曲逡逑线,得到腿围判定低HDL-C血症AUC为0.邋73邋(95%C7:邋0.邋70?0.邋77),最大约登指逡逑数确定的切点值为52.5邋(表13,图13,图14,图15)。逡逑表13判定低HDL-C血症的ROC曲线分析结果 ̄逡逑逦Table邋13邋Results邋from邋ROC邋curve邋analysis邋in邋prediction邋of邋low邋HDL-C逦逡逑指标逦AUC邋95%CI邋P邋切点值灵敏度/%邋特异度/%逦约登指数逡逑BMI/(kg/m2)邋0.73逦0.67?0.78逦<0.001逦24.38逦72.7逦65.5逦0.38逡逑WC/cm逦0.70逦0.64?0.75逦<0.001逦86.70逦69.7逦63.6逦0.33逡逑HC/cm逦0.69逦0.63邋?0.75逦<0.001逦92.70逦89.4逦44.8逦0.34逡逑WHR逦0.62逦0.55邋?0.67逦0.005逦0.91逦60.6逦63.1逦0.24逡逑WHtR逦0.69逦0.64?0.75逦<0.001逦0.50逦84.8逦46.8逦0.32逡逑BP/0逦0.70逦0.64?0.75逦<0.001逦21.70逦80.3逦53.2逦0.34逡逑ThC逦0.77逦0.71邋?0.81逦<0.001逦52.5逦75.8逦69.0逦0.45逡逑WTR逦0.53逦0.47?0.59逦0.495逦-逡逑THtR逦0.77逦0

曲线,切点,女性,分位数


2.3逦的切点值分析逦女性BF%的KOC曲线下■积(AI邋O基本相同且逡逑以是否患

本文编号:28230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28230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d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