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敏肌钙蛋白T对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影响
【学位单位】:中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R541.75
【部分图文】:
3.2 复发组与未复发组两组间患者房颤导管消融术前、术后 6 小时、术后第 1 天 hs-TNT 比较复发组与未复发组两组间患者房颤导管消融术前、术后 6 小时及术后第 1天 hs-TNT 比较见表 2 及图 1。复发组术前 hs-TNT 高于未复发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 6 小时及术后第 1 天 hs-TNT 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表 2. 复发组与未复发组两组间研究对象不同时间点 hs-TNT 比较hs-TNT(pg/ml) 复发组(n=24) 未复发组(n=85) P术前 9.04±5.89 6.48±4.06 0.016*术后 6 小时 869.71±270.60 949.89±435.64 0.344术后第 1 天 995.46±370.83 1109.38±426.30 0.238注:*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
中国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术后 6 小时、术后第 1 天 hs-TNT 在复发组与未复发组两组间未见明显差异。表 3.RFCA 患者复发组与未复发组不同时间点 hs-TNT 比较hs-TNT(pg/ml) 复发组(n=11) 未复发组(n=33) P术前 10.73±7.16 7.00±5.10 0.066术后 6 小时 955.64±243.73 989.09±386.94 0.790术后第 1 天 1021.73±237.12 1181.94±410.72 0.229
图 3. CBA 患者复发组与未复发组不同时间点 hs-TNT 比较3.5 hs-TNT 水平与超声心动图及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分析 hs-TNT 水平与超声心动图及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术前 hs-TNT水平与 hs-CRP、CHA2DS2-VASc 呈正相关(r=0.204,P=0.033;r=0.288,P=0.002),术后 6 小时、术后第 1 天 hs-TNT 与 LAD 呈负相关(r=-0.317,P=0.001;r=-0.280,P=0.003)。3.6 房颤复发的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AF 复发的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见表 5。在校正 CHA2DS2-VASc、PAF、ERAF 后,术前 hs-TNT、LAD 增大是 AF 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OR 1.127, 95%CI1.013-1.253, P=0.028;OR 1.235, 95% CI 1.036-1.472, P=0.019)。表 5. AF 复发的多因素回归分析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贺耀宗;导管消融术根治房颤[J];山西老年;2004年11期
2 罗医生;;导管消融术治疗房颤[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2014年09期
3 ;房颤导管消融术后的抗凝及卒中预防策略[J];实用心电学杂志;2017年02期
4 ;左心室导管消融术可致脑损伤[J];广州医科大学学报;2017年01期
5 陈英伟;马长生;;持续性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治疗评价[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5年04期
6 罗晓颖;权薇薇;许燕;张风如;吴立群;戚文航;;C反应蛋白与房颤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相关性研究[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15年03期
7 黄俊;薛玉梅;吴书林;;经皮导管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围术期抗凝治疗进展[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5年04期
8 李茹哲;张烁;;房颤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相关预测因素[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8年01期
9 马继芳;宋卫锋;臧小彪;王现青;付海霞;;孤立性房颤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7年05期
10 郑丽梅;叶祺;;输液用连通管在冷盐水灌注导管消融术中的应用[J];临床护理杂志;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储慧民;龙德勇;刘小青;王京;刘兴鹏;董建增;马长生;;心房颤动经导管消融术中的皮肤烧伤观察[A];2005年浙江省心电生理与起搏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2 田颖;齐淑媛;卢晓英;陈汝明;尹先东;周旭;石亮;王彦江;杨新春;刘兴鹏;;抗凝管理服务在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患者中的应用评价[A];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第十次全国学术年会会议汇编[C];2012年
3 蔡衡;万征;聂晶;姚薇;程晔;张亮;朱可佳;周金台;;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并发症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心血管病学大会论文汇编[C];2013年
4 刘婧;王祖禄;梁延春;杨桂棠;李世倍;梁明;金志清;韩雅玲;;磺达肝癸钠用于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围术期的抗凝疗效观察[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心血管病学大会论文汇编[C];2013年
5 齐淑媛;田颖;张涓;汪爱虎;焦震宇;王彦江;卢晓英;陈汝明;杨新春;刘兴鹏;;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围术期抗凝治疗的并发症分析[A];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第十次全国学术年会会议汇编[C];2012年
6 陈朝峰;许轶洲;;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前血浆脂质成分对术后房颤复发的预测作用[A];2015年浙江省心电生理与起搏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5年
7 陈晓敏;储慧民;杜为平;何斌;潘伟民;叶红华;王胜煌;张福兴;张国阳;;42例房颤经导管消融术体会[A];2006年浙江省心血管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8 王群山;胡晓锋;陆尚彪;孙健;张澎湃;冯向飞;王君;李毅刚;;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术前CHADS_2与CHA_2DS_2-VASc评分与术后远期结果的关系[A];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第十次全国学术年会会议汇编[C];2012年
9 张培;傅国胜;盛夏;孙雅逊;于路;刘强;蒋汝红;叶炀;张祖文;陈世权;蒋晨阳;;Brugada综合征患者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多因素分析[A];2016年浙江省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6年
10 刘晶;储慧民;方任远;何斌;丰明俊;郁一波;;56孔冷盐水灌注导管与6孔冷盐水灌注导管应用于环肺静脉电隔离的比较研究[A];2015年浙江省心电生理与起搏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记者 刘海英;左心室导管消融术可致脑损伤[N];科技日报;2017年
2 本报记者 李健;心慌气短不必忍 房颤消融心律复[N];中国消费者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马艳红;让房颤导管消融术惠及更多患者[N];中国医药报;2006年
4 编译 张子川;RFCA治疗房颤效果更佳?[N];医药经济报;2010年
5 闻唱 本报记者 王凯;冬季,心慌气短不可忍[N];中国妇女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闫贤良;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复发的预测分析[D];首都医科大学;2014年
2 陈金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舌后区手术并发症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小龙;超敏肌钙蛋白T对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影响[D];中国医科大学;2018年
2 田师鹏;体表心电图P波参数对阵发性房颤患者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D];河北医科大学;2018年
3 张舒珊;导管消融术治疗快慢综合征的远期疗效评估[D];大连医科大学;2017年
4 武冰琳;压力监测导管在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中应用的初步观察[D];皖南医学院;2017年
5 吴敬兰;阵发性房颤射频与冷冻导管消融术后凝血及炎症指标的变化[D];河北医科大学;2017年
6 蔡丽云;阵发性房颤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因素探讨[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7 韩菲菲;CHA_2DS_2-VAS_c评分与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关系[D];大连医科大学;2012年
8 江华;同型半胱氨酸和心肌营养素-1与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关系[D];南昌大学;2014年
9 吴岩熹;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卒中评分对比及抗凝治疗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10 朱国平;单纯碎裂电位指导房颤消融的初步临床观察[D];南京医科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288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2828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