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心血管论文 >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两年预后的影响因素

发布时间:2020-10-10 23:43
   目的观察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2年内的再住院或死亡率。探讨影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住院或死亡率的因素。方法以2014年5月1日至2015年5月1日入住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NYHAⅡ-Ⅳ级的152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队列。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1]为:(1)既往心脏不适病史;(2)存在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伴有不同程度的胸闷、气短、喘息或呼吸困难、周身乏力、水肿、食欲不振、睡眠差、体力活动明显受限等症状);(3)至少存在下列一项心脏疾病异常的指标:病因学(冠心病、高血压、缺血性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心脏瓣膜病等)、心脏结构和功能性指标,如胸片、心脏多普勒超声(射血分数(LVEF)50%;或符合射血分数(LVEF)大于50%(即正常)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心肌灌注扫描等。纳入标准:(1)年龄≥60岁。(2)由临床医生明确诊断为CHF患者。(3)经规范治疗后顺利出院的患者。收集住院期间心衰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诊断、心功能分级(NYHA)、合并症(高血压病、糖尿病、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心脏超声(射血分数、左房、左室大小)、生化指标(血脂、血糖、肌酐、血钠)、血红蛋白、经济状况、文化程度、出院用药等资料;出院后每3个月电话回访一次,记录患者具体情况(如再入院或死亡:病因及日期)本研究对老年心衰患者的终点界定如下:(1)再住院:主要由心脏原因(如HF、心绞痛、ACS、各种心律失常等)导致。(2)死亡:主要由心脏本身导致的死亡。本研究对一般基线资料的收集使用自行设计调查表进行收集。所有研究资料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各随访时点的累积心源性再住院率及其死亡率,采用多元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筛选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统计结果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46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3、6、9、12、15、18、21、24个月的因心力衰竭再住院率分别为:3.4%、10.9%、17.1%、19.2%、22.6%、26.0%、30.1%、35.6%;死亡率分别为:1.4%、2.7%、3.4%、6.8%、9.6%、12.3%、15.8%、20.5%;累积再住院及死亡率分别为35.6%、2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5岁患者发生再住院或死亡的危险性是≤75岁的2.353倍;NT-pro BNP1000患者发生危险性是NT-pro BNP≤1000的2.347倍;射血分数≤0.5患者发生危险性是射血分数0.5的2.105倍;血红蛋白浓度≤130患者发生危险性是血红蛋白浓度130的1.853倍;不规律服用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发生危险性是规律服用β-受体阻滞剂的1.961倍;不规律服用利尿剂的患者发生危险性是规律服用利尿剂的1.49倍。结论年龄、NT-pro BNP、射血分数、血红蛋白浓度、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是影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年内再住院或死亡的主要因素。
【学位单位】:华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R541.6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引言
第1章 临床研究
    1.1 对象与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基线资料收集
        1.1.3 随访观察
        1.1.4 研究结局
        1.1.5 资料分析
        1.1.6 可能存在的偏倚和控制措施
    1.2 结果
        1.2.1 观察队列基线特征
        1.2.2 观察队列预后状况
        1.2.3 影响预后的单因素分析
        1.2.4 影响患者预后的多因素Cox回归分析
    1.3 讨论
        1.3.1 本研究心力衰竭患者的总体特点
        1.3.2 心衰患者再住院率或死亡率较既往减低
        1.3.3 影响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因素
        1.3.4 影响再住院或死亡的多因素Cox回归分析
        1.3.5 不足与展望
    1.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2章 综述 心力衰竭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预后的因素
    2.1 心力衰竭的发病特征
    2.2 心力衰竭的病死率特征
    2.3 心力衰竭的再住院率特征
    2.4 影响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因素
        2.4.1 年龄与性别
        2.4.2 利尿剂对其预后的影响
        2.4.3 ACEI及ARB类药物对预后的影响
        2.4.4 β受体拮抗剂对其预后的影响
        2.4.5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对其预后的影响
        2.4.6 BNP对其预后的影响
        2.4.7 不同病因对其预后的影响
        2.4.8 LVEF正常和LVEF低于正常对其预后的影响
        2.4.9 生化指标对其预后的影响
        2.4.10 体质指数及合并症对其预后的影响
        2.4.11 经济状况、教育程度对其预后的影响
    参考文献
结论
附录A 一般资料调查表
附录B 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每3个月的预后状况电话随访表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京敏;崔晓通;葛均波;;中国心力衰竭的流行病学概况[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5年12期

2 吴炳祥;;浅谈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患者相关生物标记物[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5年21期

3 樊燕琴;杨清;吕继辉;庞兴学;陈晓丽;;高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J];心肺血管病杂志;2015年06期

4 沈聪;吕小英;费静静;;心力衰竭患者综合管理模式的研究[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5年03期

5 张健;张宇辉;;多中心、前瞻性中国心力衰竭注册登记研究——病因、临床特点和治疗情况初步分析[J];中国循环杂志;2015年05期

6 左孟;;血清NT-proBNP在老年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5年08期

7 何文学;;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入院的影响因素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年02期

8 张航向;宁晓暄;王晓明;;女性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年01期

9 张波;向常清;杨维华;周敬群;;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前血浆NT-proBNP水平与再入院率的关系[J];现代医药卫生;2015年01期

10 褚松筠;彭芬;赵静;李葚煦;崔晓静;刘琳;丁文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性别差异对预后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年10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连霞;614例心力衰竭患者的回顾性分析及他汀类药物的治疗作用[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2 曹明花;长沙地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入院影响因素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3 孙路路;出院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28357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28357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f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