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相干断层显像和冠状动脉造影评价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病变的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9 21:10
目的:本研究目的是比较光学相干断层显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及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进行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特点评价。方法:入选2015-01至2017-02就诊于我院的ACS患者46例,记录患者术前基线资料:年龄、性别、血肌酐(serum creatintine,Scr)、血清尿素氮(serum urea nitrogen,BUN)、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择期行OCT及CAG检查,记录血管病变长度(lesion length,LL)、参考血管直径(reference diameter,RD)、血管病变最小直径(minimal luminal diameter,MD);病变特点;术后血肌酐(Scr)、血清尿素氮(BUN)等。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定义以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果:1本研究患者基线资料数值:性别:男性42例,女性4例;年龄(53.76±8.13)岁;Scr:75.29±12.93μmol/L;BUN:5.16±1.60 mmol/L;TC:3.94±0.97 mmol/L;TG:1.37±0.52 mmol/L;LDL:2.46±0.79mmol/L;空腹血糖:6.59±3.16 mmol/L;糖化血红蛋白:7.02±2.03%;共纳入46例ACS患者,其中16例病人合并糖尿病,16例合并高血压。2研究显示OCT和CAG测得的冠状动脉正常血管参考内径相似(3.92±0.73 mm VS 3.91±0.73 mm,P=0.75);两种检查手段方法测量的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最小内径无明显差异(1.18±0.95 mm VS 1.18±0.93 mm,P=0.72);CAG测得的冠状动脉血管病变长度短于OCT测得(22.20±6.74mm VS 29.79±7.11mm,P=0.00);其中光学相干断层显像(OCT)与冠状动脉造影(CAG)相比共检出冠状动脉内血栓(14例VS 4例,P=0.01),冠状动脉夹层(18例VS 4例,P=0.00),脂质斑块(40例VS 0例,P=0.00),钙化斑块(12例VS 4例,P=0.03),纤维斑块(8例VS 0例,P=0.01),混合斑块(10例VS 0例,P=0.00),薄纤维帽斑块(32例VS 0例,P=0.00)。本研究中46例ACS患者中34例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3本研究所有患者均成功行CAG及OCT,手术过程顺利,手术过程中及术后未出现死亡;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局部出血及血肿;穿刺部位动脉血栓形成或远端栓塞;重要脏器栓塞;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血管迷走反应等。术前、术后Scr、BUN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与CAG相比,OCT可以更加准确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学位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7
【中图分类】:R541.4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光学相干断层显像技术对支架内再狭窄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61455
【学位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7
【中图分类】:R541.4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光学相干断层显像技术对支架内再狭窄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肖丹;郭荣;陈清勇;于佳雪;徐亚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介入操作后造影剂肾病发病的相关因素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年09期
2 侯静波;于波;;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从替补到主力[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0年05期
3 侯静波;孟令波;景慎鸿;韩志刚;于淮;于波;;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和血管内超声在冠状动脉介入手术中的应用[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8年11期
本文编号:28614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286145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