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Padua风险评估模型评估呼吸内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有效性研究目的评价Padua风险评估模型预测呼吸内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风险的有效性。方法通过回顾性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中确诊的VTE患者作为VTE组,以随机数表法按照2:1的比例选取同时期在呼吸内科住院而出院诊断非VTE患者为对照组,用Excel表登记两组患者一般情况、病史、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资料,在两组患者住院第二天通过Padua风险评估模型评价VTE风险。对比两组患者Padua评分并分析风险评估模型中相关危险因素与发生VTE的关系。结果VTE组患者共320例,对照组患者共640例。VTE组患者平均评分高于对照组[(3.07±1.93)分比(1.32±1.53)分,P0.05]。随着评分增高,发生VTE的风险相应增高。将Padua风险评估模型中的11项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栓形成倾向与既往VTE病史是呼吸内科患者发生VTE的主要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9.58、20.57,P0.05),而肥胖(体质指数≥30kg/m~2)以及正在进行激素治疗并非发生VTE的高危风险因素(P0.05)。Padua风险评估模型对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的灵敏度为46.25%,特异度为90.31%,曲线下面积为0.758(P0.05)。结论Padua风险评估模型不能有效筛选出呼吸内科VTE高危患者,Padua风险评估模型中各项危险因素需要根据我国住院患者人群特征进行验证与改良,制定符合我国人群特征的VTE风险评估模型。第二部分Padua风险评估模型与红外热成像技术对筛查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下肢DVT的应用价值目的使用Padua风险评估模型评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风险,分析Padua风险评估模型与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呼吸内科筛查DVT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2017年2月1日至2017年9月30日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进行Padua风险评估模型评估,根据评分结果将患者分为高危组(Padua评分≥4分)与低危组(Padua评分4分),收集并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血常规、D-二聚体等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红外热成像检测与双下肢静脉彩色超声检查结果。以彩色超声为诊断标准,比较红外热成像检测与相关凝血指标对DVT的诊断价值。高危患者与低危患者分别在出院后3个月、6个月进行回访复查红外热成像检测,比较两组患者远期DVT发生风险。结果2017年2月1日至2017年9月30日共有1282例呼吸内科住院患者进行Padua风险评估模型评估,评估显示15.1%为高危患者,84.9%为低危患者。对380例低危组患者以及154例高危组患者研究显示,高危组DVT发生率高于低危组(25.3%vs 3.4%,P0.05)。两组患者红外热成像检测显示高危组DVT或高度怀疑DVT的比例高于低危组(29.2%vs 3.9%,P0.05),且随着Padua风险评分的增高,发生DVT的比例有增高的趋势。两组患者凝血指标显示FIB与血浆D-D有显著差异(P0.05),而两组PT、PTA与APTT无差异(P0.05)。血浆D-D对DVT诊断的敏感性为88.5%,特异性为35.5%,红外热成像检测对DVT诊断的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84.6%、96.7%。将FIB、血浆D-D与红外热成像检测对DVT诊断结果绘制ROC曲线,曲线下面积分别为64.6%、62.0%、90.6%。红外热成像检测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结果进行一致性对比显示,红外热成像检测对整体患者与高危组患者均显示一致性较好(Kappa分别为0.761、0.771,P0.05)。而低危亚组患者显示一致性一般(Kappa=0.629,P0.05)。高危患者与低危患者分别在出院后3个月、6个月进行回访复查红外热成像显示,出院3个月后两组患者红外热成像检测加重情况无明显差异,而出院6个月后高危组加重率高于低危(24.1%vs 9.8%,P0.05)。结论呼吸内科是下肢DVT高发科室,需要重视对呼吸内科患者DVT预防工作。红外热成像技术对下肢DVT的具有很高的灵敏度与特异度,是一种准确、可靠、耗时短且操作简单的DVT筛查工具。经Padua风险评估模型判定为高危患者存在远期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需要进行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性治疗。
【学位单位】:广州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R543.6
【部分图文】: 分布情况绘制条形图(图 1),可见 VTE 与年龄相关,随着年龄的增大,VTE 患所占的比例有增高的趋势。 2 VTE 组与对照组基本情况对比目 VTE 组(320 例) 对照组组(640 例) t 值 P 值性[例(%)] 190(59.4) 413(64.5) -1.559 0.119龄(岁, x±s) 59.51±15.42 59.02±16.49 0.445 0.656高(cm, x±s) 163.45±8.54 162.76±8.15 0.961 0.337质量(Kg, x±s) 61.69±12.02 57.62±12.61 3.813 0.000质量指数(Kg/m2, x±s)23.05±3.90 21.65±3.90 4.165 0.000细胞(×109/L, x±s) 9.04±4.21 8.30±3.44 2.985 0.004小板(×109/L, x±s) 234.57±100.09 232.00±90.44 0.386 0.699红蛋白(g/L, x±s) 121.19±21.73 125.77±49.78 -1.568 0.117-二聚体(ug/L, x±s) 3809.66±3204.57 1113.62±1462.90 17.883 0.000adua 评分(分, x±s) 3.07±1.93 1.32±1.53 15.304 0.000:除男性以%表示,其他数据均以 x±s 表示;对 D-二聚体>10000 ug/L 的按 10000 计算。
图 4 红外热成像站立位下肢检测的 4 个标准体位(4) 评价方法:所有采集的红外热辐射数据由红外热成像检测系统的分析软件转形成灰度的数字图像,并以不同色阶代表的刻度伪码条对应从低温到高温相
正常成人下肢简化四体位的红外热成像图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袁越;王洋;张淑香;;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在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中的初步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年18期
2 李秋月;李奕辰;张玉泉;;2003-2013年1136例静脉血栓栓塞症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5年06期
3 Gulden Ozeren Yetgin;Sule Akkose Aydin;Ozlem Koksal;Fatma Ozdemir;Dilek Kostak Mert;Gokhan Torun;;Clinical probability and risk analysis of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pulmonary embolism[J];World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2014年04期
4 张学辉;喻姣花;褚婕;胡琼;;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研究进展及展望[J];护理研究;2014年32期
5 王海英;李军;初志辉;;肺动脉收缩压对Wells评分低中危的肺栓塞预测价值的评价[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年05期
6 梁立荣;张竹;王虹;胥振阳;钱效森;张作青;陈谨;张凤珍;杨媛华;;北京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及预防情况[J];中华医学杂志;2013年30期
7 钟南山;;深静脉血栓及肺小动脉血栓栓塞症早期诊断的新技术评介[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2年11期
8 关振鹏,吕厚山,陈彦章,宋奕宁,秦秀龙,姜军;影响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风险因素分析[J];中华外科杂志;2005年20期
9 李小鹰;樊瑾;程友琴;王岩;姚晨;钟南山;;老年急症内科住院病人静脉血栓栓塞的患病率高但预防治疗率低[J];中华医学杂志;2009年02期
本文编号:
28624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2862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