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心血管论文 >

匹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对老年人高胆固醇血症及颈动脉硬化疗效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30 14:47
   高胆固醇血症(Hypercholesterolemia)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内科疾病,是导致患者出现心脑血管相关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近年来,我国现阶段的血脂管理现状提示,虽然大部分患者采用常规剂量他汀类药物降脂效果良好,但部分患者血脂水平并未因他汀加量而进一步降低,因此考虑他汀类降脂药物与依折麦布联用,可进一步降低血胆固醇水平,并且减少因大剂量他汀单药治疗所产生的相关药物不良反应,延缓或逆转了动脉粥样硬化的产生及发展,从而减少了相关心脑血管疾病的出现和猝死的发生。目的:本研究主要通过对患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老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进行临床随诊观察,评估匹伐他汀2mg/d联用依折麦布10mg/d与单用匹伐他汀2mg/d对老年高胆固醇血症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96例老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9人(匹伐他汀2mg/d+依折麦布10mg/d)和对照组47人(匹伐他汀2mg/d),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于疗程起始及第6个月测定患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及颈动脉超声评估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及斑块面积(Maximum Plaque Square/Plaque Area,Smax);治疗期间监测患者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谷丙转氨酶(A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等可能产生的药物不良反应及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整理所得数据后使用SPSS20.0统计包进一步分析统计得出结论。结果:(1)两组患者基线临床资料进行比较,两组基线下临床特点如性别、体重指数、吸烟史、糖尿病、高血压等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2)两组患者治疗前进行比较,两组患者各项血脂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患者TC、TG、LDL-C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DL-C稍高于治疗前,但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TC、TG、LDL-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HDL-C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血脂达标率比较,观察组血脂达标人数40人,达标率81.63%,对照组血脂达标人数31人,达标率65.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的IMT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治疗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6个月药物治疗后,两组IMT均较治疗前稍下降,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颈动脉硬化斑块面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斑块面积改善较明显,观察组疗效较对照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期间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匹伐他汀2mg/d及匹伐他汀2mg/d+依折麦布10mg/d联合用药对老年高胆固醇血症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比较:(1)匹伐他汀2mg/d+依折麦布10mg/d联合用药可以更加有效降低老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血脂水平;(2)匹伐他汀2mg/d+依折麦布10mg/d联合用药可以进一步改善患者颈动脉硬化斑块的发生发展;(3)两组用药方案均安全有效,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及心脑血管事件发生。
【学位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R589.2;R543.6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研究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试验药物
    2.3 研究方法
    2.4 监测指标
    2.5 统计学处理
第三章 结果
    3.1 两组患者基线临床资料的比较
    3.2 两组患者血脂水平比较
    3.3 两组患者IMT、颈动脉硬化斑块面积比较
    3.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
第四章 讨论
    4.1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
    4.2 匹伐他汀及依折麦布的作用机制
    4.3 依折麦布联合他汀类药物有强化降脂及稳定粥样硬化斑块作用
    4.4 入选人群及动脉粥样硬化监测指标的选择
    4.5 联合用药的安全性问题
    4.6 不足与展望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他汀类药物联合依折麦布对高胆固醇血症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进展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玉忠;贾改芹;;高胆固醇血症都应用他汀类调脂药吗?[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06年04期

2 邱悦;;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查分析[J];医疗装备;2016年04期

3 刘明波;王文;马丽媛;周脉耕;;1990-2010年中国居民高胆固醇血症疾病负担分析[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6年02期

4 于康;;高胆固醇者吃鸡蛋法则[J];康颐;2016年04期

5 拉切尔·黛安娜;刘树英;;防治高胆固醇血症的9个好方法[J];黄河.黄土.黄种人;2017年07期

6 陈丽云;;聊聊“胆固醇”与老人的健康长寿[J];祝您健康;2017年08期

7 柯元南;;冠心病问答[J];中老年保健;2017年07期

8 赵春红;;素食养生隐患多[J];金秋;2017年20期

9 余东;;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人高胆固醇血症86例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3年08期

10 丹尼尔;庄稼英;;更早干预高胆固醇血症,要多早?[J];糖尿病天地(临床);2010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亚蓉;高胆固醇血症兔SO细胞[Ca~(2+)]i过载和Kca通道蛋白基因表达相关性研究及相关基因的克隆分析[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2 李珉;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针刺治疗小鼠高胆固醇血症的分子机理[D];四川大学;2005年

3 吴智鸿;阿托伐他汀对高胆固醇血症兔脂肪细胞分泌功能及胆固醇流出的影响[D];中南大学;2006年

4 晏沐阳;高胆固醇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兔血管舒张功能的在体、离体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1999年

5 边昶;高胆固醇血症致动脉粥样硬化的若干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6 张孝勇;高胆固醇血症兔SO细胞BK_(Ca)通道β1亚基基因表达变化及该基因的克隆分析[D];第四军医大学;2007年

7 万宁;外显子捕获测序在家族高胆固醇血症致病基因查找中的应用及其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2011年

8 石芸;胆固醇与Aβ生成关系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9 马宁;匹伐他汀和辛伐他汀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临床对比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10 杨建美;脂毒性对垂体功能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晴;匹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对老年人高胆固醇血症及颈动脉硬化疗效的研究[D];河北大学;2019年

2 何伟林;中国队列人群高胆固醇血症发病率及其影响因素[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8年

3 周艳满;高胆固醇血症对男性骨代谢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7年

4 赵辉;高胆固醇血症引起听力下降的分子机制研究[D];军医进修学院;2001年

5 陈康;单基因遗传性高胆固醇血症家系的收集和基因分析[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年

6 龚艺;他汀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炎症因子和红细胞膜脂肪酸的影响[D];南昌大学;2006年

7 唐斌;匹伐他汀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降脂疗效差异的相关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8 周妍;氟伐他汀对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9 张鑫华;运动对高胆固醇血症大鼠胆固醇逆转运影响机制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10 李海刚;芪蛭丹黄胶囊治疗高胆固醇血症(气虚血瘀型)临床观察[D];贵阳中医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28626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28626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3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