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心血管论文 >

促血小板生成素和血小板特异性抗体在SLE合并血小板减少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1-05-24 01:44
  目的:通过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血清中的促血小板生成素(TPO),血小板特异性抗体(HPA)以及各实验室指标的检测,分析TPO,HPA与各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探究TPO及HPA与SLE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关系,从而初步分析SLE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机制。方法:收集SLE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30例(SLE合并组),单纯SLE患者22例(SLE组),健康对照者18例(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血清中TPO、HPA含量,应用免疫比浊方法检测SLE合并组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补体C3,补体C4实验室指标,沉降法检测红细胞沉降率(ESR),电阻法检测血小板值,分析TPO与各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结果:TPO含量在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PA阳性率在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SLE合并组中,TPO与CRP(r=0.387,P=0.035)、血沉(r=0.669,P=0.001)呈正相关;与C3(r=-0.397,P=0.030)、C4(r=-0.462,P=0.010)呈负相关;与RF、血... 

【文章来源】: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 2020,33(10)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1.2 方法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3组TPO比较
    2.2 3组血小板抗体分析
    2.3 SLE合并组中TPO与各项指标的相关性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血液相关指标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性分析[J]. 刘丹,张舒,雷婷,张曼.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9(05)
[2]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血小板生成与清除研究进展[J]. 王瑶,左斌,阮长耿,何杨.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2019(03)
[3]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抗TPO及抗c-mpl抗体与血小板减少的相关性分析[J]. 王维娟,方璇,厉小梅,汪国生,陶金辉,王钢,李向培.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8(11)
[4]促血小板生成素及其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伴发血小板减少中的作用[J]. 罗雄燕,袁佳莉,罗采南,刘静,武丽君,陈勇,袁国华,刘毅.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18(04)
[5]抗血小板生成素及其受体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血小板减少发病机制中的作用[J]. 王维娟,李向培.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17(02)
[6]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血清TPO及HP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 庞琳烜,谢荣华,吴振彪,杨西超,郑朝晖.  西部医学. 2017(06)
[7]系统性红斑狼疮伴血小板减少机制的研究进展[J]. 黄子平,罗朋立.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32)
[8]血小板生成素对血小板减少性疾病鉴别诊断及疗效判断的应用价值[J]. 文瑞婷,杨志刚,龙杰,吴国才,梁亮.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6(06)
[9]抗c-mpl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血小板减少中的作用[J]. 杨拓,黄慈波,赖蓓,赵丽珂,陈颖娟,赵籥陶,张春媚,曾小峰.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02)

硕士论文
[1]促血小板生成素及抗血小板特异性抗体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D]. 付娜.天津医科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2033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32033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d5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