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心血管论文 >

冠状动脉病变由近至远植入支架技术的可行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05 15:33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病变的介入治疗采取由近至远支架植入术的可行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北部战区总医院和平院区2015年3月至2018年6月,在冠脉造影的指导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病例共530例,选取植入2枚及以上支架的相似病例,根据支架植入方式分为试验组15例,即采取由病变近端至远端顺序(顺向植入技术)植入支架,对照组33例,即采用由病变远端至近端(逆向植入技术)植入支架,对比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情况、术后多角度冠状动脉造影复查即刻效果以及术后短期(住院期间)MACEs如心因性死亡、再发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新发或加重心力衰竭、心绞痛症状发生概率是否存在差异。结果:1.复查即刻冠脉造影结果提示:对照组(采用逆向支架植入技术),全部病例均顺利完成PCI操作,术后即刻复查冠脉造影显示支架均充分扩张,贴壁完全,TIMI3级,无血栓、夹层,支架植入效果良好。试验组(采用顺向支架植入技术),全部病例顺利完成PCI操作,术后即刻复查冠脉造影显示支架均充分扩张,贴壁完全,TIMI3级,无血栓、夹层,支架植入效果良好。2.短期MACEs比较:住院期间试验组和对照组均未发生术后心因性死亡及术后再发心肌梗死... 

【文章来源】:中国医科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3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冠状动脉病变由近至远植入支架技术的可行性研究


对照组术后即刻影像学结果

对照组,硕士学位论文


对照组术后即刻影像学结果

夹层,支架,近端,远端


14 例为前降支病变植入支架,均采用由病变近端向病变远端植入支架,其中回旋支长病变(如图3.3A-1),支架放置过程中支架远端血管出现夹层(如图 3.3A-2),在支架远端补放另 1 枚支架封闭夹层后,冠脉造影显示支架均充分扩张,贴壁完全,TIMI3 级,无血栓、夹层,支架植入效果良好(如图 3.3A-3)。其中前降支病变中,1 例冠脉造影术显示前降支近端长病变(如图 3.4B-1),植入球囊扩张后近端病变出现夹层(如 3.4B-2),在近端先植入 1 枚支架,封闭夹层(如图 3.4B-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7》概要[J]. 陈伟伟,高润霖,刘力生,朱曼璐,王文,王拥军,吴兆苏,李惠君,顾东风,杨跃进,郑哲,蒋立新,胡盛寿.  中国循环杂志. 2018(01)
[2]分支切割球囊预扩张联合分支球囊保护技术在分叉病变中的应用探讨[J]. 马玉良,王伟民,刘健,赵红,卢明瑜,李琪.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7(02)
[3]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桥血管病变的介入治疗及预后分析[J]. 张厚高,高静,刘寅,孙根义.  天津医药. 2016(02)
[4]A simple practical balloon anchoring technique within the guide catheter for chronic total occlusion (CTO) of the coronary artery[J]. Leilei Chen,Yi Cheng,Yang Yang,Zhen Zhang,Dingguo Zhang,Liansheng Wang.  The Journal of Biomedical Research. 2015(05)
[5]冠状动脉钙化病变诊治中国专家共识[J]. 王伟民,霍勇,葛均波.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4(02)
[6]冠状动脉桥血管病变的介入治疗进展[J]. 刘永兴,任志明,徐泽升.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12 (12)
[7]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因素分析[J]. 李勇,吕树铮,王绿娅,马临安,李志忠.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11(04)
[8]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的介入治疗[J]. 陈瑞晓,董平栓.  医学综述. 2010(24)
[9]掌握好左冠状动脉主干病变介入治疗的适应证[J]. 陈纪林.  中国循环杂志. 2010(02)
[10]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介入治疗[J]. 杨胜利,刘惠亮,盖鲁粤.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07(03)



本文编号:32124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32124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a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