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病患者血浆FⅩⅢ水平与血小板减低时出血事件相关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24 11:42
目的:检测血小板减低时血液病患者的血浆凝血因子FⅩⅢ水平,探讨血液病患者血小板减低时血浆FⅩⅢ浓度水平以及与出血事件的关系。方法:选取自2017年08月至2018年03月在兰大一院住院治疗的血小板计数<50×109/L且凝血功能检查无明显异常的血液病患者共136例,血小板计数正常的非血液病患者凝血功能检查正常的血浆样本35例作为正常对照。用ELISA方法分别检测血浆FⅩⅢ的浓度,依据FⅩⅢ浓度高低进行分组,根据血小板输注阈值进行分层,观察出血评价分级,并进行不同组间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血小板减低(<50×109/L)的血液病患者血浆FⅩⅢ浓度明显低于血小板正常对照组(P<0.001);血小板输注阈值上下患者FⅩⅢ的浓度无差异(P>0.05),即FⅩⅢ的浓度与血小板计数无明显线性相关性;FⅩⅢ浓度与出血严重程度呈负相关。当FⅩⅢ浓度的临界值为99.31ng/ml时,血小板<50×109/L的血液病患者出血的敏感性为0.956,特异性为0.913。结论:血小板计数<50×109<...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实验流程图
图 2-2 ELISA 法检测凝血因子 XIII 浓度的标准曲线图级标准级标准依据 WHO 出血分级标准[34],详见表 2-2。表 2-2 WHO 出血分级标准出血类型出血。点、瘀斑散在分布;口咽或鼻腔出血,且持续时间<30 分钟。有引起血流动力学紊乱,内脏或软组织出血;24 小时内无需输红细;口、鼻出血持续时间大于 30 分钟;有症状的口腔黏膜血疱;瘀点散分布;血尿;创伤或手术部位异常渗血;异常阴道出血;浆膜腔网膜的出血。输注红细胞,但没有血流动力学紊乱的出血;严重的浆膜腔内出血状但 CT 发现的脑出血。网膜出血并伴有视野缺损;有症状的但非致命性的颅内出血;有血
36 例血液病患者和 35 例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患者的出血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01)低于非血液病对照者(P<0.001),APTT、PT、/增高(P<0.01),而 FIB 含量无差异(P>0.05TT、FIB、D-D 等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均未达到液病与对照组患者的血小板、FⅩⅢ浓度、出血率、凝血研究组(136 人) 对照组(35 人)) 90/46 0/35 M(范围)] 25.5(3-49) 173(106-276)L,M(范围)] 53.5(23.2-381.0) 929.3(755.6-1围)] 32.1(20.7-44.3) 30.2(24.9-36.0)] 12.1(9.5-15.4) 10.7(9.2-15.3))] 15.0(11.3-18.9) 14.3(11.4-17.8范围)] 3.0(1. 6-6.6) 2.8(1.5-6.8) (范围)] 0.4(0.1-28.0) 0.2(0.0-6.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初发急性白血病患者出血相关因素分析[J]. 董娟,陈永玲,邹惠安,陈耀光,梅冰. 微循环学杂志. 2018(03)
[2]不同血液病患者出血风险度的对比分析[J]. 胡文静,周荣富,张瑞生,张红梅. 中国输血杂志. 2017(07)
[3]血液病患者出血程度与PMP、vWF、FN的关系及临床意义[J]. 戴霁菲,朱立新,蔡学林,夏瑞祥.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7(07)
[4]170例常见血液肿瘤患者凝血指标的分析[J]. 刘铁牛,黄强.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5(20)
[5]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四项评价临床患者凝血功能的对比研究[J]. 陈冠伊,欧阳锡林,吴靖辉,王丽华,杨金华,谷立男,卢祝杰,赵淆孜.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15(02)
[6]临床不明原因出血的处理[J]. 张晓辉. 临床血液学杂志. 2014(04)
[7]几种常见血液疾病的凝血功能变化[J]. 陈静,胡宏. 川北医学院学报. 1998(02)
博士论文
[1]急性白血病患者凝血因子XⅢ表达和活性变化的研究[D]. 石大雨.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7
硕士论文
[1]3例先天性因子XⅢ缺陷的分子机制研究[D]. 韩晶晶.苏州大学 2018
[2]血小板减少症患儿预防性血小板输注值的探讨[D]. 王琴.新疆医科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247028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实验流程图
图 2-2 ELISA 法检测凝血因子 XIII 浓度的标准曲线图级标准级标准依据 WHO 出血分级标准[34],详见表 2-2。表 2-2 WHO 出血分级标准出血类型出血。点、瘀斑散在分布;口咽或鼻腔出血,且持续时间<30 分钟。有引起血流动力学紊乱,内脏或软组织出血;24 小时内无需输红细;口、鼻出血持续时间大于 30 分钟;有症状的口腔黏膜血疱;瘀点散分布;血尿;创伤或手术部位异常渗血;异常阴道出血;浆膜腔网膜的出血。输注红细胞,但没有血流动力学紊乱的出血;严重的浆膜腔内出血状但 CT 发现的脑出血。网膜出血并伴有视野缺损;有症状的但非致命性的颅内出血;有血
36 例血液病患者和 35 例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患者的出血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01)低于非血液病对照者(P<0.001),APTT、PT、/增高(P<0.01),而 FIB 含量无差异(P>0.05TT、FIB、D-D 等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均未达到液病与对照组患者的血小板、FⅩⅢ浓度、出血率、凝血研究组(136 人) 对照组(35 人)) 90/46 0/35 M(范围)] 25.5(3-49) 173(106-276)L,M(范围)] 53.5(23.2-381.0) 929.3(755.6-1围)] 32.1(20.7-44.3) 30.2(24.9-36.0)] 12.1(9.5-15.4) 10.7(9.2-15.3))] 15.0(11.3-18.9) 14.3(11.4-17.8范围)] 3.0(1. 6-6.6) 2.8(1.5-6.8) (范围)] 0.4(0.1-28.0) 0.2(0.0-6.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初发急性白血病患者出血相关因素分析[J]. 董娟,陈永玲,邹惠安,陈耀光,梅冰. 微循环学杂志. 2018(03)
[2]不同血液病患者出血风险度的对比分析[J]. 胡文静,周荣富,张瑞生,张红梅. 中国输血杂志. 2017(07)
[3]血液病患者出血程度与PMP、vWF、FN的关系及临床意义[J]. 戴霁菲,朱立新,蔡学林,夏瑞祥.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7(07)
[4]170例常见血液肿瘤患者凝血指标的分析[J]. 刘铁牛,黄强.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5(20)
[5]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四项评价临床患者凝血功能的对比研究[J]. 陈冠伊,欧阳锡林,吴靖辉,王丽华,杨金华,谷立男,卢祝杰,赵淆孜.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15(02)
[6]临床不明原因出血的处理[J]. 张晓辉. 临床血液学杂志. 2014(04)
[7]几种常见血液疾病的凝血功能变化[J]. 陈静,胡宏. 川北医学院学报. 1998(02)
博士论文
[1]急性白血病患者凝血因子XⅢ表达和活性变化的研究[D]. 石大雨.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7
硕士论文
[1]3例先天性因子XⅢ缺陷的分子机制研究[D]. 韩晶晶.苏州大学 2018
[2]血小板减少症患儿预防性血小板输注值的探讨[D]. 王琴.新疆医科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2470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324702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