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ioJet机械吸栓装置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1-06-28 17:28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导管接触性溶栓(CDT)与Angio Jet机械吸栓术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01~2019-11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34例经介入手术治疗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8例行CDT治疗(CDT组),16例行Angio Jet机械吸栓治疗(Angio Jet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D-二聚体(D-D)峰值及纤维蛋白原值、术后下肢消肿率及血栓清除率。结果 3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CDT组即刻血栓清除率、消肿率均低于Angio Je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CDT组的D-D峰值及尿激酶用量均高于Angio Je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Angio Jet机械吸栓装置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中具有更高的血栓清除率及安全性,对指导临床应用有一定的意义。
【文章来源】: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0,13(11)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3手术方法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前后血浆D-D峰值、Fib值及尿激酶用量比较
2.2 两组手术前后观察指标比较
3 讨论
3.1 IVCF的应用
3.2 PTS的预防
3.3 D-D的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监测在导管接触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J]. 刘强,程英升,王永利.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8(11)
[2]经导管接触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 张建伟,何锋.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7(07)
[3]D-二聚体监测在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临床价值[J]. 赵伯翔,顾建平,陈国平,何旭,楼文胜,陈亮,宋进华,苏浩波,施万印.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3(06)
本文编号:3254746
【文章来源】: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0,13(11)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3手术方法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前后血浆D-D峰值、Fib值及尿激酶用量比较
2.2 两组手术前后观察指标比较
3 讨论
3.1 IVCF的应用
3.2 PTS的预防
3.3 D-D的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监测在导管接触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J]. 刘强,程英升,王永利.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8(11)
[2]经导管接触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 张建伟,何锋.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7(07)
[3]D-二聚体监测在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临床价值[J]. 赵伯翔,顾建平,陈国平,何旭,楼文胜,陈亮,宋进华,苏浩波,施万印.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3(06)
本文编号:32547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325474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