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心血管论文 >

冠心病PCI术后再狭窄的相关因素临床分析及其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6 05:18

  本文关键词:冠心病PCI术后再狭窄的相关因素临床分析及其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和背景:药物洗脱支架(DES)已显著地降低了金属裸支架(BMS)时代的再狭窄率,但再狭窄问题仍未彻底解决,仍存在10%左右的再狭窄率。随着DES的广泛运用,临床实践中DES相关的再狭窄越来越多见,至今尚无有关DES相关再狭窄的标准治疗方案。如何预防及治疗药物支架时代的再狭窄,是当前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焦点和难题。目前关于影响冠脉支架术后再狭窄发生发展的相关因素各家报道不一。因此,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相关危险因素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旨在评价可能与再狭窄发生有关的各种临床、冠脉病变、支架相关因素,希望能早期识别出支架内再狭窄的高危患者并实施积极的预防措施降低支架内再狭窄率,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方法:选取2007年01月-2016年01月在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成功行支架植入术并于术后6-8个月成功完成CAG随访的患者1342例(1848处病变)。据复查造影结果分为支架内再狭窄(ISR)组和非ISR组。其中ISR组89例,非ISR组1253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病史资料、血液生化指标、心脏超声指标、冠脉病变、支架情况、服药情况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与冠脉支架术后ISR的关系。结果:1、入选患者ISR发生率为6.6%。2、糖尿病、吸烟、足量他汀、停用阿司匹林、1年内停用氯吡格雷、参考血管直径、复杂病变、支架直径、支架长度、串联支架、术后最小管腔内径(MLD)、术后直径狭窄率、早期获得是PCI术后ISR的相关危险因素,ISR组与非ISR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ISR组糖尿病患病率、术后吸烟率、停用阿司匹林、1年内停用氯吡格雷患者比例明显高于非ISR组。2)ISR组服用足量他汀类药物患者比例低于非ISR组。3)ISR组复杂病变、串联支架数高于非ISR组;ISR组植入支架长度较非ISR组长;ISR组参考血管直径、植入支架直径、术后MLD较非ISR组偏小;ISR组术后直径狭窄率高于非ISR组;ISR组早期获得低于非ISR组。4)男性、年龄、高血压、冠心病家族史、急性心肌梗死(AMI)、陈旧性心肌梗死(OMI)、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VEF)、病变部位、多支病变、ACEI/ARB及β受体阻滞剂两组间未见明显差异(P0.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术后吸烟、停用阿司匹林、支架长度、支架直径、串联支架、术后MLD、术后直径狭窄率为冠脉支架术后ISR的危险因素。4、在心脏不良事件方面,随访至8个月发现,ISR组复发心绞痛、靶病变再次血运重建(TLR)、复合MACE发生率明显高于非ISR组(P0.001),而在心肌梗死(MI)、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TVR)、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方面两组间未见明显差异(P0.05);随访至1年发现,ISR组复发心绞痛、TLR、MI、复合MACE发生率明显高于非ISR组(P0.05)。而在TVR、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方面两组间未见明显差异(P0.05)。ISR组支架血栓发生率明显高于非ISR组(P0.001)。结论:1、糖尿病、吸烟、停用阿司匹林、支架直径、支架长度、串联支架、术后MLD、术后直径狭窄率是PCI术后ISR的危险因素。1)ISR与糖尿病、吸烟、停用阿司匹林呈正相关;2)ISR与植入支架长度、串联支架、术后直径狭窄率呈正相关;ISR与术后MLD、植入支架直径呈负相关;3)高血压、急性心肌梗死(AMI)及陈旧性心肌梗死(OMI)不会增加再狭窄发生率。2、PCI术后再狭窄可能增加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背景:药物支架(DES)时代的支架内再狭窄(ISR)仍然是当前介入领域面临的重要临床问题,既往病理研究发现早期再狭窄(E-ISR)与晚期再狭窄(L-ISR)的发生机制不尽相同,迄今为止,关于再狭窄形态特点的研究甚少,E-ISR与极晚期再狭窄(VL-ISR)的形态特征尚不清楚。虽然血管内超声(IVUS)可以评估支架植入段的新生内膜分布,但不能准确判断支架内新生内膜组织特征,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是目前最先进的血管内成像技术,其轴向分辨率达10-20μm,是IVUS的10倍。OCT不仅能够提供再狭窄组织的详细信息(组织结构、后向散射、微血管等),还能识别易损斑块,这对评估患者预后及制定临床决策具有重要意义。目的:应用OCT评价药物洗脱支架植入后早期与极晚期再狭窄病变的形态特征。方法:入选DES植入术后再狭窄患者25例,介入治疗前于靶病变处行OCT检查。比较E-ISR(18月,14例)与VL-ISR(3年,11例)的形态特点。分别对完整支架以及最小管腔位置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再狭窄的OCT定量分析内容:平均管腔面积、平均支架面积、平均新生内膜面积、新生内膜负荷;再狭窄的OCT定性分析内容:均质性内膜、异质性内膜(富脂质新生内膜、TCFA-样新生内膜)、微通道(微血管)、管腔内物质(红色血栓、白色血栓)、带腔内膜破裂、组织脱垂。结果:1、完整支架分析显示:异质性内膜常见于VL-ISR组(60.57%比32.93%,P=0.005)。同样地,无论是支架周围微血管,还是内膜内微血管均更常见于VL-ISR组(P0.05)。此外,VL-ISR组的富脂质新生内膜(72.7%比21.4%,P=0.017)、TCFA-样内膜(54.5%比7.1%,P=0.021)、带腔内膜破裂(63.6%比7.1%,P=0.007)及管腔内红色血栓发生率(63.6%比7.1%,P=0.007)均高于E-ISR组。2、最小管腔位置分析也揭示异质性内膜主要见于VL-ISR组(90.9%比35.7%,P=0.012);新生内膜内微血管、带腔内膜破裂、管腔内物质只见于VL-ISR组;虽然支架周围微血管(45.5%比7.1%,P=0.056)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但VL-ISR组比E-ISR组有增高的趋势。3、与均质性内膜组相比,异质性内膜组植入支架时间较长(55.73±34.38月比11.60±4.62月,P0.001),随访时临床表现以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为主(60.0%),常可观察到内膜内微血管(11.26%比0.0%,P=0.018)、带腔内膜破裂(53.3%比0.0%,P=0.008)、管腔内血栓(53.3%比0.0%,P=0.008)。结论:本研究结果初步表明:1、DES植入术后E-ISR与VL-ISR的形态特征不同。2、新生内膜动脉粥样硬化改变(富脂质新生内膜、TCFA-样内膜、微血管、带腔内膜破裂)更常见于VL-ISR。3、DES植入后,新生内膜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可能与VL-ISR有关。背景: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新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ISNA)形成及破裂可导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发生,而药物洗脱支架(DES)在显著降低再狭窄(ISR)发生率的同时,亦加速了新生内膜动脉粥样硬化及增加了晚期支架血栓(LST)、极晚期支架血栓(VLST)发生风险,过去认为再狭窄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新生内膜过度增殖,但新近研究发现,ISNA可能扮演了重要的病理生理作用。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评价药物洗脱支架术后再狭窄病变中ISNA的发生率、影像特征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入选药物洗脱支架术后再狭窄患者25例,介入治疗前于靶病变处行OCT检查。根据OCT结果分为:ISNA组和非ISNA组。其中ISNA组12例(12处病变),非ISNA组13例(13处病变)。ISNA定义为OCT图像上可见支架内新生内膜形成且存在富脂质或钙化。结果:1、入选病例中ISNA发生率为48.0%。2、慢性肾脏病(CKD)患病率、血LDL-C水平,植入支架时间与ISNA形成有关,ISNA患者随访时临床表现以ACS为主(66.7%),非ISNA患者以稳定型心绞痛(SAP)为主(76.9%)(P0.05)。3、OCT定量分析:平均管腔面积、平均新生内膜面积、平均新生内膜负荷、平均新生内膜厚度在两组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ISNA组平均管腔面积小于非ISNA组(3.45±1.82mm2比4.17±1.68mm2,P0.001),平均新生内膜面积(4.01±1.92mm2比3.45±1.95mm2,P=0.003)、平均新生内膜负荷(53.73±18.10%比45.38±17.47%,P0.001)、平均新生内膜厚度(1.03±0.46μm比0.80±0.39μm,P0.001)高于非ISNA组。4、OCT定性分析:均质性内膜常见于非ISNA组(72.06%比41.42%,P=0.001),相反地,异质性内膜常见于ISNA组(58.57%比27.94%,P=0.001)。虽然支架周围微血管在ISNA组与非ISNA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内膜内微血管主要见于ISNA组(58.3%比15.4%,P=0.041)。此外,薄帽纤维粥样斑块、带腔内膜破裂只见于ISNA组,且ISNA组管腔内红色血栓发生率高于非ISNA组(58.3%比7.7%,P=0.011)。结论本研究结果初步表明:1、ISNA在DES再狭窄病变中较常见。2、植入支架时间、CKD、LDL-C水平可能参与ISNA形成。3、ISNA形成可能与再狭窄、晚期、极晚期支架血栓发生有关。
【关键词】: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再狭窄 危险因素 药物洗脱支架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 再狭窄 药物洗脱支架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 再狭窄 新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学位授予单位】:遵义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541.4
【目录】: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5-7
  • 第一部分 冠心病PCI术后再狭窄的相关因素临床分析7-42
  • 中文摘要7-9
  • 英文摘要9-12
  • 前言12-14
  • 研究对象与方法14-18
  • 结果18-31
  • 讨论31-36
  • 小结36-37
  • 参考文献37-42
  • 第二部分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对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术后早期与极晚期再狭窄病变组织特征的评价42-72
  • 中文摘要42-44
  • 英文摘要44-47
  • 前言47-48
  • 研究对象与方法48-51
  • 结果51-64
  • 讨论64-66
  • 小结66-67
  • 参考文献67-72
  • 第三部分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对药物洗脱支架内新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评价72-96
  • 中文摘要72-74
  • 英文摘要74-76
  • 前言76-77
  • 研究对象与方法77-79
  • 结果79-88
  • 讨论88-92
  • 小结92-93
  • 参考文献93-96
  • 综述96-106
  • 参考文献103-106
  • 致谢106-108
  • 作者简介10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牟英;罗彩东;刘云兵;;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围手术期炎症反应和心肌损伤的影响[J];西南军医;2012年05期

2 龙仙萍;赵然尊;石蓓;许官学;沈长银;;hRAMP1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兔球囊损伤血管再狭窄及心功能的影响[J];中华医学杂志;2012年30期

3 许官学;石蓓;沈长银;赵然尊;彭格红;;胰岛素抵抗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再狭窄中的作用[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0年07期

4 高修仁;;我国慢性稳定型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解读[J];新医学;2007年11期

5 周志文;石蓓;谭敏;周安婵;许官学;刘西平;;30例PCI后支架内再狭窄临床分析[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7年02期

6 苏林,刘学波,葛均波;糖尿病与冠脉支架再狭窄的关系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2005年04期

7 徐济民;;缺血性心脏病诊断的命名及标准——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专题组的联合报告[J];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1979年06期

8 高润霖;;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新进展:解读我国更新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9年01期


  本文关键词:冠心病PCI术后再狭窄的相关因素临床分析及其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78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3278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4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