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介入方案治疗急性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比较
发布时间:2021-10-15 08:02
目的探讨不同介入方案治疗急性下肢静脉血栓(DVT)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9年12月介入科收治的急性DVT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27例和对照组27例。研究组采用血管腔内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导管介导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评价、治疗前后膝上、下15 cm与患肢周径差、治疗前后皮肤肿胀张力、静脉通畅率、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膝上、下15 cm与患肢周径差均短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皮肤肿胀张力恢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静脉通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且其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管腔内综合介入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下肢症状,提高DVT恢复情况,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临床治疗DVT提供重要参考。
【文章来源】:中国现代医生. 2020,58(18)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3.1 大小腿肿胀情况
1.3.2 下肢静脉通畅度
1.3.3 并发症和住院情况
1.3.4 疗效评价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膝上、下15 cm与患肢周径差比较
2.2 两组患者皮肤肿胀张力比较
2.3 两组患者静脉通畅程度比较
2.4 两组疗效评价比较
2.5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3 讨论
本文编号:3437705
【文章来源】:中国现代医生. 2020,58(18)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3.1 大小腿肿胀情况
1.3.2 下肢静脉通畅度
1.3.3 并发症和住院情况
1.3.4 疗效评价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膝上、下15 cm与患肢周径差比较
2.2 两组患者皮肤肿胀张力比较
2.3 两组患者静脉通畅程度比较
2.4 两组疗效评价比较
2.5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3 讨论
本文编号:34377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343770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