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心血管论文 >

老年人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及其来源腹脂素与冠心病相关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31 23:07
  第一部分年龄对心外膜脂肪及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容积的影响目的:探讨心外膜脂肪组织(epicardial adipose tissue,EAT)容积及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pericoronary adipose tissue,PCAT)容积与年龄的相关性。方法:80例体重指数正常行冠状动脉CTA的健康体检病人,按年龄分为35岁以下组10例,35-44岁组20例,45-54岁组20例,55-64岁组20例和65岁以上组10例。冠脉CTA测定心外膜脂肪容积和厚度,并计算左主干一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结果:心外膜脂肪组织(EAT)容积随年龄增加呈现逐渐增加趋势,65岁以上组>55-64岁组>45-54岁组>35-45岁组>35岁以下组,分别为[(211.53土14.03cm’>176.25士21.63cra’>157.13土27.2W>141.15土26.93cra’>107.86土14.31cm3),(p<0.05)];心外膜脂肪(EAT)厚度在35岁以下组明显少于其它4组(p〈0.05);左主干-前降支周围脂肪组织(... 

【文章来源】:复旦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1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年龄对心外膜脂肪及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容积的影响
    对象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第二部分 老年人心外膜及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容积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研究
    对象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第三部分 老年人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中腹脂素的表达及其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对象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第四部分 腹脂素对冠状动脉内皮细胞活力及VCAM-1表达的作用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第五部分 腹脂素对冠状动脉内皮细胞损伤作用的机制及干预途径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
    1.心外膜脂肪概述
    2.心外膜脂肪的评价
    3.心外膜脂肪组织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
    4.心外膜脂肪与冠心病的临床评估
    5.小结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老年人随年龄增加肌肉衰减变化特点研究[J]. 陈敏,林轶凡,孙建琴,李臻,肖菲,华莉,李士捷.  肠外与肠内营养. 2012(05)
[2]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与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进展[J]. 李丹,李玉洁,杨庆,陈颖,翁小刚,邹丽娟,朱晓新.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2(08)
[3]细胞间黏附分子1与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J]. 王发辉,冯起校.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1(10)
[4]高频超声测量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J]. 夏洪波,邓又斌,杨好意,朱美华,李传林,王辉军.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11 (03)
[5]多层螺旋CT测量心外膜脂肪体积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J]. 贺燕林,王永和,占玲,许克群,郝宏毅.  宁夏医学杂志. 2010(03)
[6]超声测量内脏脂肪和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对代谢综合征的诊断预测价值[J]. 赖长春,童跃锋,徐永远,胡智星,李浙成,吕炜俊,王云乡,柳泽华,应显星.  临床内科杂志. 2008(06)
[7]非诺贝特对高脂血症大鼠NO及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J]. 吴峻,孙明,林锦潮,何兆初,区碧如,郭海森.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07(12)
[8]内皮功能障碍与冠心病[J]. 汪燕,史载祥.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04(05)
[9]脂肪细胞分化过程的细胞表型和分子事件[J]. 赵琳.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2(11)

硕士论文
[1]visfatin mRNA在肥胖症和2型糖尿病患者腹部皮下和网膜脂肪组织中表达的研究[D]. 叶小龙.安徽医科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4690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34690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7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