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心血管论文 >

沙库巴曲缬沙坦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安全性Meta分析及系统评价

发布时间:2021-11-24 09:40
  目的:沙库巴曲缬沙坦是心力衰竭治疗的新型药物,本研究旨在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对比ACEI/ARB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安全性,并对主要不良反应进行系统评价。背景: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严重阶段,尽管RAAS系统阻断剂和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改善了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但其5年死亡率仍高于恶性肿瘤。值得庆幸的是,PARADIGM试验表明沙库巴曲缬沙坦在降低心力衰竭再入院率及心血管死亡率方面显著优于依那普利,因此国内外心力衰竭指南一致推荐沙库巴曲缬沙坦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但药物安全性仍然是临床关注的问题,然而目前尚缺乏相关系统性评价。故本研究检索了相关的随机对照研究(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采用Meta分析评价沙库巴曲缬沙坦在治疗心力衰竭中的安全性,并对其主要不良反应进行系统评价。方法:搜索的数据库包括Pub Med,the Cochrane Library,Clinical Trials.gov database,和Embase,截止时间为2019年9月20日,搜索词汇包括:“LCZ696”,“AHU377”,“sacubitril/valsar...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沙库巴曲缬沙坦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安全性Meta分析及系统评价


文献筛选流程图

事件,缬沙坦,药物不良反应,固定效应模型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结果113.23.2.15项RCT[12,15-18]研究报道了总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图2),而PRIME研究因为只报告了严重不良反应的总例数,故不予纳入荟萃分析。研究间无异质性(I2=0%,P=0.44),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荟萃分析结果显示沙库巴曲缬沙坦组共发生6050例,ACEI/ARB组中发生6141例,沙库巴曲缬沙坦较ACEI/ARB无显著差异(OR=0.91,95%CI0.83-1.00,P=0.05)。6项RCT[12,14-18]均报告了因药物不良反应而停药的例数(图3),研究间具有轻度异质性(I2=47%,P=0.09),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荟萃分析结果显示沙库巴曲缬沙坦组共发生817例,ACEI/ARB组中发生895例,沙库巴曲缬沙坦并无增加因不良反应停药的比率(OR=0.87,95%CI0.70-1.07,P=0.19)。图2两组间不良事件的差异图3两组间因不良反应停药的差异

沙库巴曲缬沙坦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安全性Meta分析及系统评价


图3两组间因不良反应停药的差异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脑啡肽酶抑制剂对心力衰竭患者认知功能的研究进展[J]. 王双,冯景辉,吴丽馨,付俊博,吴秀萍.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19(09)
[2]沙库巴曲/缬沙坦在室性心律失常中的研究进展[J]. 张耀庭,李烽,朱永翔,陆丽洁,龙明智.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19(07)
[3]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进展[J]. 依帕尔古丽·依明尼牙孜,阿迪拉·阿扎提.  重庆医学. 2019(20)
[4]沙库巴曲/缬沙坦的研究进展[J]. 周健华.  中国药师. 2019(10)
[5]心力衰竭药物治疗进展[J]. 杨杰孚.  心电与循环. 2019(05)
[6]慢性心力衰竭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及其防治研究进展[J]. 王宙,周琳,刘洋,王天娇,季朝红,张静.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9(08)
[7]比较沙库巴曲缬沙坦与缬沙坦对慢性心衰患者心肾功能的影响[J]. 郝启萌,程锦,薛玉刚,纪兆乐,张薇,汪洁.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9(14)
[8]接轨国际指南、彰显中国特色——《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解读[J]. 张建军.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9(04)
[9]《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概要[J]. 胡盛寿,高润霖,刘力生,朱曼璐,王文,王拥军,吴兆苏,李惠君,顾东风,杨跃进,郑哲,陈伟伟.  中国循环杂志. 2019(03)
[10]慢性心力衰竭治疗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J]. 周京敏,石含玉.  上海医学. 2010(07)



本文编号:35157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35157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8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