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心血管论文 >

高迁移率族蛋白1对抗中性粒细胞抗体诱导中性粒细胞细胞外罗网形成作用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5 17:01

  本文关键词:高迁移率族蛋白1对抗中性粒细胞抗体诱导中性粒细胞细胞外罗网形成作用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在体外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 HMGB1)是否可以通过促进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y, ANCA)诱导中性粒细胞细胞外罗网(Neutmphil extracellular traps, NETs)形成,从而参与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ANCA associated vasculitis, AAV)的发病过程。方法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健康献血员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在体外,用HMGB1及活动期AAV患者血浆置换液中提取的VNCA-1gG共同刺激中性粒细胞,细胞免疫荧光染色观察NETs的形成,并计算形成的百分比。Pico-green dsDNA/NE Ts染色通过荧光强度检测dsDNA/NETs浓度进行NETs的定量。结果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可以观察到HMGB1与ANCA共同刺激组有典型NETs的形成,与空白对照、单独HMGB1或ANC A刺激组相比,HMGB1与ANCA共同刺激NETs形成的百分比明显增加(P0.05)。同样的dsDNA/NETs染色荧光强度NETs定量分析发现,IMGB1与MPO-ANCA共同刺激组中性粒细胞dsDNA/NETs的浓度,分别与空白对照、单加HMGB1或MPO-ANCA、健康1gG+HMGB1组相比明显增加(286.60±29.58ng/ml vs.513.97±116.29 ng/ml, P0.001; 340.82±60.63 ng/ml vs. 513.97±116.29ng/ml, P0.001; 396.63±112.64 ng/ml vs.513.97±116.29 ng/ml, P=0.001,359.82±76.86 ng/ml vs.513.97±116.29 ng/ml, P=0.002)。HMGB1与PR3-ANCA共同刺激组中性粒细胞dsDNA/NETs的浓度,分别与空白对照、单加HMGB1或PR31-ANCA、健康1gG+HMGB1组相比明显增加(273.20±11.76ng/ml vs.540.25±130.95 ng/ml, P0.001; 358.38±80.01ng/ml vs.540.25±130.95ng/ml, P0.001; 334.78±87.16 ng/ml vs.540.25±130.95 ng/ml, P0.001; 407.25±89.90 ng/ml vs.540.25±130.95 ng/ml, P=0.018)。单加HMGB1或ANCA、健康1gG+HMGB1分别与空白对照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HMGB1促进ANCA诱导NETs形成,从而参与AAV的发病过程。目的体外实验已证明HMGB1可以通过促进ANCA诱导NETs的形成,从而参与AAV的致病过程,本研究旨在探讨在该过程中HMGB1发挥效应所依赖的受体情况以及是否需要NADPH氧化酶。方法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健康献血员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在体外,分别加入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 TLR) 2、TLR4及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 RAGE)抑制剂或阻断剂以及NADPH氧化酶抑制剂DPI预处理中性粒细胞后,分别给予HMGB1及活动期AAV患者血浆置换液中提取的ANCA-1gG刺激,Pico-green dsDNA/NE Ts染色荧光强度及细胞免疫荧光染色进行NETs的定量分析。结果dsDNA/NETs染色荧光强度NETs定量分析提示,HMGB1与MPO-ANCA共同孵育组中性粒细胞dsDNA/NETs的浓度为537.25±90.11ng/ml,预先加入TLR2、TLR4及RAG E抑制剂或阻断剂处理组dsDNA/NETs的浓度与其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37.25±90.11 ng/ml vs. 403.51±87.89 ng/ml, P=0.012; 537.25±90.11 ng/ml vs.386.18±97.14 ng/ml, P=0.003; 537.25±90.11 ng/ml vs.340.62±66.44 ng/ml, P0.001; 537.25±90.11 ng/ml vs.371.89±70.22 ng/ml, P=0.001)。HMGB1与PR3-ANCA共同孵育组中性粒细胞dsDNA/NETs的浓度为540.33±142.82 ng/ml,预先加入TLR2、 TLR4及RAGE抑制剂或阻断剂处理组dsDNA/NETs的浓度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40.33±142.82 ng/ml vs.355.79±64.70 ng/ml, P=0.005, 540.33±142.82 ng/ml vs.367.42±73.51 ng/ml, P=0.009; 540.33±142.82 ng/ml vs.371.46±56.36ng/ml, P=0.008; 540.33±142.82 ng/ml vs.355.24±51.29 ng/ml,P=0.008)。细胞免疫荧光染色NETs形成百分比分析以及TLR2、TLR4基因敲除的小鼠骨髓中性粒细胞进一步验证以上实验结果。HMGB1与 PR3-ANCA或MPO-ANCA共同孵育组中性粒细胞dsDNA/NETs的浓度以及NETs形成百分比与预先加入DPI处理组比较,预先加入DPI处理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33.66±118.10 ng/ml vs.458.33±136.59 ng/ml, P=0.01; 577.93±121.69 ng/ml vs.450.93±07.549 ng/ml, P=0.001)。结论HMGB1促进ANCA诱导NETs形成过程,需要依赖与TLR2、TLR4及RAGE,并且该过程NETosis依赖NADPH氧化酶。
【关键词】:高迁移率族蛋白1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中性粒细胞细胞外罗网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 高迁移率族蛋白1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中性粒细胞细胞外罗网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543
【目录】:
  • 个人简历3-5
  • 中文摘要5-9
  • 英文摘要9-13
  • 前言13-15
  • 第一部分:高迁移率族蛋白1促进抗中性粒细胞诱导中性粒细胞细胞外罗网形成15-31
  • 材料和方法15-23
  • 实验结果23-28
  • 讨论28-31
  • 第二部分 高迁移率族蛋白1促进中性粒细胞细胞外罗网形成主要依赖受体情况31-48
  • 材料和方法31-41
  • 实验结果41-44
  • 讨论44-48
  • 结论48-49
  • 参考文献49-55
  • 综述55-82
  • 参考文献67-82
  • 附录82-84
  • 致谢84-86
  • 在读期间发表及待发表论文86
  • 学术会议交流8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烨;屠小卿;;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的研究现状[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8年02期

2 蒋炜;;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与肾脏病[J];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1991年04期

3 张云,王新华,李素红,赵卫红;孕中晚期ANCA表达与妊高征发病的关系[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3年07期

4 王成付;;ANCA与ANCA相关性肾损害[J];安徽医学;2008年03期

5 李贵玲;郑岚;谢风;周劲松;李威;刘鹏;宋丽娜;何成彦;;两种方法联合检测风湿性疾病中ANCA的临床意义[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8年10期

6 潘敏;王伟铭;;IgA型ANCA与过敏性紫癜[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9年10期

7 张洁;赵建华;田静;;1例老年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肾炎的护理[J];中华耳科学杂志;2009年04期

8 马兰;杜宗孝;朴文花;;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ANCA水平检测及临床意义[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年06期

9 陈素英,戴慧莉,钱家麒,吴青伟;ANCA与内科疾病的相关性[J];上海医学;1996年07期

10 杨琪;颜妍;马路;周柱亮;;ANCA检测及临床病理分析[J];黑龙江医药;199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嘉锦;曹娅丽;;ANCA相关疾病的发病机理—25年研究总结[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10学术年会专题讲座汇编[C];2010年

2 余洁;陈适;栗占国;;综合型医院ANCA阳性患者的疾病谱分析[A];全国临床免疫检验研讨会暨第六届全国临床免疫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3 赵玲莉;;ANCA检测在非血管炎疾病诊断中的研究进展[A];第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汇编[C];2014年

4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Combined Measurement of Serological Marker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n Chinese Populations[A];第九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专题报告论文集[C];2009年

5 赵卫红;陈丽君;卢晓云;王临虹;;孕中晚期ANCA表达与妊高征发病关系的初步研究[A];第五届全国优生科学大会论文汇编[C];2000年

6 胡伟新;刘春蓓;张炯;陈惠萍;刘志红;黎磊石;;ANCA阴性小血管炎肾脏损害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杨雨琪;李云生;林曦;吴光华;;ANCA阴性血管炎1例报告[A];2006年浙江省肾脏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8 余兵;高占成;曹照龙;公丕花;;5例ANCA-MPO相关性小血管炎死亡病例分析[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9 杨广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检测ANCA临床意义的研究[A];2011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10 王力芬;张玉侠;赵霞;冯婕;;四例ANCA相关性肾炎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健;7—ANCA市场山雨欲来[N];医药经济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莹;LL37活化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在ANCA相关性血管炎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3年

2 施维维;LAMP-2抗体介导中性粒细胞凋亡异常和胞外捕网在ANCA相关性血管炎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桂雅迪;抗溶酶体相关膜蛋白-2抗体在MPO-ANCA相关性血管炎中作用的初步探讨[D];安徽医科大学;2016年

2 王玮玮;130例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临床及病理特点分析[D];吉林大学;2016年

3 白培进;激素冲击和联合血浆置换治疗重症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疗效比较[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4 马云华;高迁移率族蛋白1对抗中性粒细胞抗体诱导中性粒细胞细胞外罗网形成作用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6年

5 王诚;ANCA相关性血管炎发病机制及研究进展[D];重庆医科大学;2016年

6 申东镐;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的皮肤病[D];吉林大学;2011年

7 陈熙;二种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检验方法学比较及ANCA相关性肾炎的靶抗原实验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4年

8 苏芳;P-ANCA对初患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病情活动及伴肺间质病变的临床意义[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9 丁月梅;ANCA相关血管炎流行病学及预后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10 匡凯英;血清ANCA检测在结缔组织病与皮肤血管炎中的临床意义探讨[D];浙江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高迁移率族蛋白1对抗中性粒细胞抗体诱导中性粒细胞细胞外罗网形成作用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29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4529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f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