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心血管论文 >

微纳结构与纳米材料在肿瘤检测及心肌分化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2 08:13

  本文关键词:微纳结构与纳米材料在肿瘤检测及心肌分化中的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一直以来,肿瘤疾病及心肌梗死都是死亡率较高的两大恶疾,而肿瘤的转移和复发是导致大多数肿瘤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是从实体瘤脱离并进入血液循环系统中的肿瘤细胞,是肿瘤发生远端转移的必要前提,然而外周血中CTCs的数量相当少,因此,开发高灵敏的CTCs检测方法便逐渐成为了很多研究者关注的热点。心肌细胞是终末分化得到的细胞,心肌梗塞或其它原因导致心肌细胞凋亡以后,心脏很难恢复其正常功能,而心肌组织工程则给心脏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目前,利用具有多能性的干细胞进行心肌分化,从而得到功能性的心肌组织这一课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科研者的关注。近年来,得益于微纳结构及纳米材料制备技术的快速发展,将它们与由生物、化学、物理、医学等多学科相互渗透成长起来的高新技术——生物传感器技术相结合,不仅可以将生物传感器的性能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还能进一步拓宽生物传感器的应用领域,为肿瘤疾病的相关治疗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此外,将具有生物可降解性的纳米结构作为支架应用于心肌组织工程领域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研究,既可以进行心肌修复,也不会对身体造成毒害。基于此,本论文主要开展的工作及得到的结论如下:1.利用微纳结构制造技术成功地制备了两种具有线性微柱结构的微芯片,并将它们分别与功能化的纳米材料及与细胞表面组件尺寸相似的纳米级静电纺丝结构相结合以构建用于CTCs检测的细胞生物传感器。扫描电镜表征制备的微芯片形貌,结果显示:微芯片基底规整地排列有线性微柱结构;倒置荧光显微镜测试结果表明:与其它基底相比,具有微柱结构的三维微芯片基底具有较高的CTCs捕获效率,且由于氧化石墨烯(GO)、功能化纳米探针及静电纺丝的协同相互作用,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CTCs与基底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显著地提高了电化学检测的灵敏度,这种以微纳结构及功能化纳米材料为基础的细胞生物传感器在肿瘤疾病的诊断及临床分析中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2.采用生物可降解性材料PLGA制备了纳米级静电纺丝并将其作为支架进行人源诱导多能干细胞(hi PSC)定向分化而来的心肌细胞的接种及其相关鉴定,扫描电镜测试结果表明:PLGA纳米纺丝的直径及密度分布较均匀,质量较好;免疫荧光染色及凝胶电泳结果表明:在培养的过程中,hi PSC始终表达其特异性标志物蛋白,说明其未出现分化现象,保持了多能性;心肌细胞鉴定的结果表明:其表达与心肌功能相关的特异性标志物蛋白及基因,且电生理性质鉴定结果显示:分化获得的心肌细胞的跳动频率与正常人心脏跳动的频率接近,说明我们成功地由hi PSC定向分化获得了心肌细胞并在三维纳米纺丝基底成功地接种得到“心肌贴片”,且这种在生物可降解性支架基底获得的功能性心肌组织为心肌相关疾病治疗的临床应用开拓了一条新途径,使其可安全用于生物医药领域。
【关键词】:微纳结构 纳米材料 生物传感器 循环肿瘤细胞 心肌组织
【学位授予单位】:江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30.4;R5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绪论11-31
  • 1.1 微纳结构及纳米材料概述11
  • 1.2 微流控芯片技术11-17
  • 1.2.1 微流控芯片技术的起源与发展11-14
  • 1.2.2 微流控芯片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14-17
  • 1.3 纳米科技与生物传感器17-24
  • 1.3.1 碳纳米材料19
  • 1.3.2 量子点纳米材料19-20
  • 1.3.3 功能化纳米复合物20-21
  • 1.3.4 生物传感器21
  • 1.3.5 纳米材料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21-24
  • 1.4 静电纺丝简介24-29
  • 1.4.1 静电纺丝技术原理及影响形貌的因素24-25
  • 1.4.2 静电纺丝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25-29
  • 1.5 论文的选题背景及创新点29-31
  • 第二章 石墨烯微芯片生物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在肿瘤细胞检测中的应用31-47
  • 2.1 前言31-33
  • 2.2 材料与方法33-39
  • 2.2.1 实验试剂和耗材33-34
  • 2.2.2 实验仪器34-35
  • 2.2.3 掩膜板的制作35
  • 2.2.4 微芯片的制备35-36
  • 2.2.5 微芯片的表面修饰36-37
  • 2.2.6 金纳米粒子包裹的硅纳米复合物的合成37
  • 2.2.7 抗体复合物(HRP-Si/Au NPs-Ab2)的制备37-38
  • 2.2.8 细胞培养38
  • 2.2.9 超级三明治式细胞传感器的构建38-39
  • 2.3 结果与讨论39-46
  • 2.3.1 微芯片结构表征39
  • 2.3.2 金包裹的硅球纳米粒子的表征39-40
  • 2.3.3 偶联抗体的纳米复合物表征40-41
  • 2.3.4 微芯片捕获循环肿瘤细胞性能表征41-43
  • 2.3.5 超级三明治细胞传感器的表征43
  • 2.3.6 实验条件的优化43-45
  • 2.3.7 循环肿瘤细胞的电化学检测45-46
  • 2.4 本章小结46-47
  • 第三章 基于微纳结构与纳米探针的肿瘤细胞检测47-60
  • 3.1 前言47-49
  • 3.2.材料与方法49-54
  • 3.2.1 实验试剂和耗材49-50
  • 3.2.2 实验仪器50-51
  • 3.2.3 铬掩膜板的制作51
  • 3.2.4 ITO玻璃上微槽的制备51-52
  • 3.2.5 ITO上镍柱的制备52
  • 3.2.6 纳米静电纺丝的制备52-53
  • 3.2.7 细胞培养53
  • 3.2.8 细胞捕获基底的优化筛选53-54
  • 3.2.9 量子点纳米探针的制备54
  • 3.2.10 细胞生物传感器的构建及电化学检测54
  • 3.3 结果与讨论54-59
  • 3.3.1 ITO玻璃上镍柱结构的表征54-55
  • 3.3.2 纳米静电纺丝表征55-56
  • 3.3.3 纺丝密度对细胞捕获性能的影响56
  • 3.3.4 细胞捕获基底的优化56-57
  • 3.3.5 捕获的循环肿瘤细胞形貌表征57-58
  • 3.3.6 循环肿瘤细胞的电化学检测58-59
  • 3.4 本章小结59-60
  • 第四章 人源诱导多能干细胞定向心肌分化及心肌组织贴片初探研究60-77
  • 4.1 前言60-62
  • 4.2.材料与方法62-69
  • 4.2.1 实验试剂和耗材62-63
  • 4.2.2 实验仪器63-64
  • 4.2.3 人源诱导多能干细胞的传代培养64
  • 4.2.4 hiPSC多能性的鉴定64-65
  • 4.2.5 hiPSC向心肌细胞的定向分化65-66
  • 4.2.6 PLGA纳米纺丝的制备66-67
  • 4.2.7 CM标志物的免疫染色鉴定67
  • 4.2.8 CM电生理性质的鉴定67-68
  • 4.2.9 hiPSC与CM中总RNA的提取68
  • 4.2.10 CM中特异性基因表达量的鉴定68-69
  • 4.3 结果与讨论69-75
  • 4.3.1 hiPSC的传代培养情况69
  • 4.3.2 hiPSC多能性的鉴定表征69-70
  • 4.3.3 纳米静电纺丝的表征70-72
  • 4.3.4 hiPSC向心肌细胞定向分化的过程表征72-73
  • 4.3.5 CM标志物的免疫染色结果表征73
  • 4.3.6 CM电生理性质鉴定的结果表征73-74
  • 4.3.7 CM中特异性基因表达量结果及分析74-75
  • 4.4 本章小结75-77
  • 结论77-78
  • 致谢78-80
  • 参考文献80-9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9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辉;刘超;;纳米材料毒理学研究进展[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007年03期

2 田志环;;纳米材料的毒理学研究进展[J];现代预防医学;2008年18期

3 李淼;金义光;;纳米材料毒性的体外评价[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10年01期

4 王翔,闫蕾,贾光,王生;纳米材料潜在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J];卫生毒理学杂志;2005年01期

5 黎燕;卢伟;;纳米材料生物安全性评价的研究进展[J];环境与职业医学;2007年03期

6 张静姝;乔珊珊;;纳米材料风险评价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中国卫生工程学;2007年04期

7 夏萍萍;郭新彪;;纳米材料安全性的国内外研究动向[J];中国职业医学;2007年05期

8 贾光;郑玉新;;充分认识纳米材料安全性研究的重要意义[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7年02期

9 刘扬;高愈希;吴刚;陈春英;;典型纳米材料生物效应及其毒理学研究的进展[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7年02期

10 王虎中;乔学亮;王翔;郭家平;石咏梅;唐瑛;王早堂;;脱钙牙纳米材料的制备与细胞毒性研究[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7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少强;邱化玉;;纳米材料在造纸领域中的应用[A];'2006(第十三届)全国造纸化学品开发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宋云扬;余涛;李艳军;;纳米材料的毒理学安全性研究进展[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0年

3 ;全国第二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A];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全国第二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上卷)[C];2001年

4 钟家湘;葛雄章;刘景春;;纳米材料改造传统产业的实践与建议[A];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全国第二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上卷)[C];2001年

5 高善民;孙树声;;纳米材料的应用及科研开发[A];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全国第二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上卷)[C];2001年

6 ;全国第二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A];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全国第二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下卷)[C];2001年

7 金一和;孙鹏;张颖花;;纳米材料的潜在性危害问题[A];中国毒理学通讯[C];2001年

8 张一方;吕毓松;任德华;陈永康;;纳米材料的二种制备方法及其特征[A];第四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9 古宏晨;;纳米材料产业化重大问题及共性问题[A];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全国第三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上卷)[C];2003年

10 马玉宝;任宪福;;纳米科技与纳米材料[A];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全国第三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上卷)[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周建人;我国出台首批纳米材料国家标准[N];中国建材报;2005年

2 记者 王阳;上海形成纳米材料测试服务体系[N];上海科技报;2004年

3 ;纳米材料七项标准出台[N];世界金属导报;2005年

4 通讯员 韦承金邋记者 冯国梧;纳米材料也可污染环境[N];科技日报;2008年

5 廖联明;纳米材料 利弊皆因个头小[N];健康报;2009年

6 卢水平;院士建议开展纳米材料毒性研究[N];中国化工报;2009年

7 郭良宏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 江桂斌 中国科学院院士;纳米材料的环境应用与毒性效应[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记者 任雪梅 莫璇;中科院纳米材料产业园落户佛山[N];佛山日报;2011年

9 实习生 高敏;纳米材料:小身材涵盖多领域[N];科技日报;2014年

10 本报记者 李军;纳米材料加速传统行业升级[N];中国化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杨;功能化稀土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其生物成像应用[D];复旦大学;2014年

2 王艳丽;基于氧化钛和氧化锡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能量存储中的应用[D];复旦大学;2014年

3 吴勇权;含铕稀土纳米材料的功能化及其生物成像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4 曹仕秀;二硫化钨(WS_2)纳米材料的水热合成与光吸收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5 廖蕾;基于功能纳米材料的电化学催化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6 胥明;一维氧化物、硫化物纳米材料的制备,功能化与应用[D];复旦大学;2014年

7 李淑焕;纳米材料亲疏水性的实验测定与计算预测[D];山东大学;2015年

8 范艳斌;亚细胞水平靶向的纳米材料的设计、制备与应用[D];复旦大学;2014年

9 丁泓铭;纳米粒子与细胞相互作用的理论模拟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10 骆凯;基于金和石墨烯纳米材料的生物分子化学发光新方法及其应用[D];西北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芸颉;卟啉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2 刘武;层状纳米材料/聚合物复合改性沥青的制备与性能[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3 刘小芳;基于纳米材料/聚合膜材料构建的电化学传感器应用于生物小分子多组分的检测[D];西南大学;2015年

4 王小萍;基于金纳米材料构建的电化学传感器及其应用[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5 郭建华;金纳米材料的修饰及其纳米生物界面的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6 魏杰;普鲁士蓝纳米粒子的光热毒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7 张华艳;改性TiO_2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光电性能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8 胡雪连;基于纳米材料的新型荧光传感体系的构筑[D];江南大学;2015年

9 黄樊;氧化钴基催化材料形貌、晶面控制与催化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10 周佳林;新型核壳结构金纳米材料用于肿瘤的近红外光热治疗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微纳结构与纳米材料在肿瘤检测及心肌分化中的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91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5091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3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