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心血管论文 >

颈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与斑块成分的相关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4 22:28

  本文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与斑块成分的相关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颈动脉 危险因素 核磁共振 动脉粥样硬化 不稳定斑块


【摘要】:目的运用3.0T高分辨MRI成像技术,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组成成分,判断斑块稳定性,探讨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传统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自2013年9月到2014年9月期间因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于天津医科大学第四中心临床学院住院的患者105名,其中男性65名,女性40名,年龄在41-85岁之间,平均63±9.07岁。患者躁动、患有幽闭恐惧症、体内安装起搏器、隐藏式自动复律除颤器、冠脉内存在支架、有脑动脉瘤夹及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患者由于是MRI禁忌,均不在本研究之列。使用Philips Intera Achieva 3.0T MRI扫描仪,应用8通道颈部相控阵表面线圈和心电门控,对患者双侧颈动脉进行扫描,结合3DTOF亮血、黑学技术及T1WI,T2WI序列对扫描结果进行分析,判定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及组成成分。采集患者发病后血压值、血糖值、血脂等实验室检查资料,记录患者既往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史等危险因素。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根据数据的特征,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患者的年龄、性别、血压、血脂、糖尿病、吸烟、体重指数等传统危险因素与斑块稳定性及斑块组成成分的相关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05名患者经高分辨MRI检查共发现符合研究标准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206处,包括不稳定斑块92处,稳定斑块114处。斑块内具有大的脂质坏死中心92处(45%),具有薄或破裂纤维帽9处(4%),斑块内出血9处(4%),斑块内出现钙化51处(25%)。高血压、糖尿病、性别与动脉斑块稳定性相关,OR值分别为2.065(95%CI:1.010-4.220)、1.908(95%CI:1.004-3.625)、2.886(95%CI:1.339-6.221)。高血压、糖尿病、性别与斑块内脂质坏死核心相关,OR值分别为2.065(95%CI:1.010-4.220)、1.908(95%CI:1.004-3.625)、2.886(95%CI:1.339-6.221)。年龄、性别与斑块内出血相关,OR值分别为1.142(95%CI:1.016-1.285)、9.371(95%CI:1.033-85.49)。年龄和TC与斑块内钙化相关,OR值分别为1.085(95%CI:1.035-1.138)、2.318(95%CI:1.279-4.203)。HDL-C与斑块薄或破裂纤维帽的发生呈负相关,OR值为0.134(95%CI:0.000-3.484)。结论1.3.0T高分辨MR能够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并判定斑块的稳定性,为急性脑血管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一种新的科学依据。2.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HDL水平与薄或破裂纤维帽的发生呈负相关,对纤维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能够维持硬化斑块的稳定性。3.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年龄及TC与斑块内钙化正相关。4.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高龄、男性、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的人群颈动脉斑块更趋于不稳定,其中男性、高血压、糖尿病是不稳定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早期引起重视有助于延缓病情进展与复发。
【关键词】:颈动脉 危险因素 核磁共振 动脉粥样硬化 不稳定斑块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543.4;R445.2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8
  • 缩略语/符号说明8-10
  • 前言10-12
  • 1. 材料与方法12-16
  • 1.1 研究对象12-13
  • 1.1.1 临床数据采集12-13
  • 1.1.2 疾病诊断标准及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定义13
  • 1.2 MRI检查扫描方法13-14
  • 1.3 MR数据处理14-15
  • 1.4 统计学方法15-16
  • 2. 结果16-29
  • 2.1 MRI图像分析结果16
  • 2.2 一般临床资料结果16
  • 2.3 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相关危险因素组间描述及Logistic回归分析16-18
  • 2.4 斑块内脂质坏死核心相关危险因素组间描述及Logistic回归分析18-19
  • 2.5 斑块内出血相关危险因素组间描述及Logistic回归分析19-21
  • 2.6 斑块薄或破裂纤维帽相关危险因素组间描述及Logistic回归分析21-22
  • 2.7 斑块内钙化相关危险因素组间描述及Logistic回归分析22-29
  • 3. 讨论29-37
  • 3.1 颈动脉斑块的基本病理学特征及分型29-30
  • 3.2 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影响因素30-32
  • 3.2.1 炎性反应30-31
  • 3.2.2 氧化应激31
  • 3.2.3 血流动力学31-32
  • 3.3 颈动脉斑块的影像学检查32-34
  • 3.4 颈动脉病变危险因素与斑块稳定性分析34-37
  • 结论37-38
  •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37-38
  • 参考文献38-45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45-46
  • 综述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及MRI评价46-60
  • 综述参考文献54-60
  • 致谢60


本文编号:5424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5424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5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