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CT成像中冠脉追踪冻结技术的价值
本文关键词:冠脉CT成像中冠脉追踪冻结技术的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心率条件下应用冠状动脉追踪冻结技术(SSF)对冠脉CT成像运动伪影的改善效果。方法:连续收集了113例疑诊冠心病患者,使用Discovery血管CT 750 HD Freedom行冠脉CTA检查,图像均采用标准算法(STD)及SSF算法两种方法进行重建,由两位主治以上医师以Likert 4分作为评分标准,采用随机双盲法对冠状动脉分支及节段水平的图像质量进行独立判读。以扫描时心率为标准,分为1-6组,相同心率组不同重建方法的图像质量评分比较采用秩和检验,可判读性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所有心率组SSF算法重建图像质量在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每支血管水平评分均明显高于STD(P均0.05);左主干两种算法图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节段评分SSF算法显著高于STD算法(P均0.001)。3-6组SSF算法重建图像可判读性在节段水平均明显高于STD重建图像(P均0.01);1-2组两种算法可判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5组SSF算法重建图像可判读性在右冠状动脉每支血管水平明显高于STD重建图像(P均0.01)。结论:与标准算法比较,SSF能够明显改善各心率组图像质量,并明显提高了高心率组图像的可判读性。
【关键词】:冠状动脉CT成像 心率 运动伪影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541.4
【目录】:
- 摘要8-9
- ABSTRACT9-10
- 前言10-12
- 研究内容与方法12-17
- 1. 研究对象12
- 2. 检查方法12-14
- 2.1 检查前准备12
- 2.2 CTCA检查方法12-13
- 2.2.1 硬件设备12
- 2.2.2 扫描技术及参数12-13
- 2.3 图像处理13-14
- 3. 质量控制14-16
- 4. 统计方法16-17
- 结果17-24
- 讨论24-29
- 小结29-30
- 致谢30-31
- 参考文献31-35
- 综述35-42
- 参考文献39-4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42-43
- 导师评阅表4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玫;刘彬;;浅谈多排螺旋CT图像质量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医疗设备;2008年08期
2 钟华;王滨;张雪梅;;影响脑血管造影图像质量因素的探讨[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9年08期
3 程传乐;;基于图像质量增强的大螺距重建技术及其应用[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14年03期
4 李婧;张莹;;多层螺旋CT低剂量与图像质量相关性的研究[J];医疗装备;2009年05期
5 刘晓晗;;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图像质量控制[J];医疗卫生装备;2010年04期
6 王倩;冯世超;赵心明;胡满仓;马霄虹;郭宁;周纯武;;确定成人腹部CT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测量的最佳层面区域的比较性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2013年06期
7 郭晋纲,赵铭,张红雨,田保国;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技术操作对图像质量的影响[J];肿瘤研究与临床;2002年05期
8 杜玉秀;张伟;康少峰;;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图像质量控制[J];宁夏医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9 倪启义;;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图像质量分析[J];现代医学;2008年04期
10 刘晓东;龚建平;朱江涛;王建玲;;成人腹部CT图像质量与体型参数相关性的探讨[J];中国CT和MRI杂志;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齐丽萍;李英;唐磊;李艳玲;李晓婷;崔涌;孙应实;张晓鹏;;对同一组病人采用适应性统计迭代算法重建的胸部CT剂量降低及图像质量的评价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放射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 杨飞;苏剑波;戴景文;;人脸识别中的人脸图像质量快速评价[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张政;刘丰林;罗军;;简论一种工业CT图像质量的快速评价方法[A];2006年西南地区第九届NDT学术年会暨2006年全国射线检测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朱松豪;罗青青;胡娟娟;;基于相关性与图像质量的图像检索算法[A];第25届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C];2013年
5 陈绍武;;印前图像质量的综合控制[A];第十一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07年
6 潘宁;李丹;曹霞;郑春梅;;提高超声图像质量的初探[A];第十二届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饶德利;;儿童CT检查的质量控制探讨[A];2009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8 袁光华;;现代超声图像质量与高新技术[A];首届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医疗仪器分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3年
9 刘卫东;钟伟清;;影响DSA图像质量因素的临床应用探讨[A];庆祝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建所30周年学术论文专刊[C];2005年
10 吕发金;张丽娟;谢惠;蒋孝先;;同步与非同步扫描对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图像质量的影响[A];2010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八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骏;单纯追求图像质量不可取[N];健康报;2007年
2 王骏;素面朝天看医生[N];大众卫生报;2001年
3 贺群;印刷品质量和印刷图像质量基本概念理解[N];中国包装报;2009年
4 刘 晖;跨越图像质量的鸿沟[N];计算机世界;2003年
5 马艳红;小型CR系统在国内首次“亮相”[N];中国医药报;2008年
6 郑州人民医院 王建坤;购置16层螺旋CT机应注意的几个问题[N];中国医药报;2009年
7 ;Cell REGZA是电视演变方向[N];中国电子报;2009年
8 浙江 ZHANG L;数字电影[N];电脑报;2002年
9 李雪墨;亚洲首台宝石CT将“落户”香港养和医院[N];中国医药报;2008年
10 张楠;中置镜头易于散热[N];中国计算机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芳;光学遥感成像误差建模与图像质量提升方法[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2 高修峰;人脸图像质量评估标准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3 薛立勤;显示图像质量定量评价方法及质量控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4 庞建新;图像质量客观评价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5 陈晓琳;基于视觉特征的图像质量评价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6 刘明娜;基于视觉系统和特征提取的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7 王保云;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8 姚伟;基于偏微分方程及变分理论的图像质量改善算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9 孟远征;优化微型CT图像质量的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凤;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扫在上腹部不同扫描时期的应用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5年
2 赵君禄;迭代重建技术在肝脏CT平扫中的应用及最佳剂量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3 张雪雁;乳腺专用CT剂量和图像质量的定量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4 尹雪梅;ASIR条件下低X线剂量联合低浓度等渗对比剂在头颈CTA应用中的可行性研究[D];宁夏医科大学;2015年
5 潘晓龙;双能量CT冠状动脉造影低剂量技术的临床应用[D];昆明医科大学;2015年
6 康凯;基于结构信息的视频/图像质量客观评估算法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7 李玉;基于视觉信息保真度的图像质量评估的算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8 刘莹;双源CT低kV扫描技术在肝脏增强中的应用研究[D];北华大学;2015年
9 潘丹;迭代模型重组设置对不同辐射剂量下肝脏增强CT图像质量的影响[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10 浦仁旺;自适应统计迭代在低剂量CT中的应用价值[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5630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563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