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结合运动疗法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针刺结合运动疗法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冠心病PCI术后 针刺结合运动疗法 临床疗效 生存质量
【摘要】:目的:通过临床观察针刺结合运动疗法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临床疗效,探讨冠心病介入术后的有效临床治疗方案。方法:76例冠心病介入术后的患者均源于太和康复医院心肺康复中心的住院患者,将入选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针灸结合康复运动)和对照组(康复运动组),每组各38人。药物治疗:两组患者均给予冠心病介入术后规范的药物治疗:拜阿司匹林片100mg,每天一次;氯吡格雷片75mg口服,每天一次,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则给予相应的降压或降脂药物。运动治疗:在危险分层中属同一层次的患者在同等的运动量的前提下,两组患者需按照个体化,多样化运动方案实施。针灸治疗:治疗组加用针刺治疗,针刺治疗需辩证施治,每周进行5次针灸治疗。分别观察6个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六分钟步行试验、左室射血分数、西雅图心绞痛量表[1]评分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年龄、性别、PCI术后病程、心功能分级、冠脉病变程度、患者的危险分层例数等分布情况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前观察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6分钟步行试验、左室射血分数、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四项指标的组内比较均有差异性(P0.05),并且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差异性(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本研究发现针刺结合运动疗法对于改善患者心脏功能,控制危险因素,减少并发症,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意义重大。1.针刺结合运动疗法能显著降低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血脂水平,控制危险因素,预防术后再狭窄,可明显改善PCI术后患者的远期疗效。2.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6min步行实验距离经过针刺结合运动疗法治疗后有明显提高,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运动能力。3.针刺结合运动疗法能显著提高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能明显改善患者心脏的泵血功能,提高心脏搏出量。4.针刺结合运动疗法治疗后患者的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分数明显提高,经统计学分析有统计学意义,证明针刺结合心脏康复运动疗法能明显改善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心绞痛程度。5.冠心病PCI术后的针刺结合康复治疗实现了对术后患者的多方面、连续的健康管理,对于提高患者的自我修复能力、控制危险因素、延缓冠心病的进一步发展、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等方面的意义尤为重大。
【关键词】:冠心病PCI术后 针刺结合运动疗法 临床疗效 生存质量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541.4
【目录】:
- 中文摘要5-7
- Abstract7-10
- 缩略词表10-11
- 前言11-12
- 文献研究12-26
- 1.冠心病PCI术后的中医辩证及治疗12-18
- 1.1 中国传统医学对冠心病的认识12-13
- 1.2 中医学对冠心病PCI术后的中医辨证13-14
- 1.3 针刺治疗冠心病的研究14-16
- 1.4 中药治疗冠心病PCI术后的研究16-17
- 1.5 传统功法在心脏康复治疗中的应用17-18
- 2.现代医学对于冠心病PCI术后的康复认识18-20
- 2.1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发展史18
- 2.2 冠心病介入术后存在的问题18-19
- 2.3 现代医学对于冠心病PCI术后心脏康复的认识19-20
- 3.生活质量的评价在冠心病PCI术后的应用20-22
- 3.1 常用的冠心病的生活质量量表21-22
- 4.各项检测指标的临床意义22-23
- 4.1 血脂22
- 4.2 6分钟步行试验22-23
- 4.3 左室射血分数23
- 4.4 西雅图心绞痛量表23
- 5.临床疗效评价及结果分析23-26
- 5.1 针刺结合运动疗法对患者血脂的影响23-24
- 5.2 针刺结合运动疗法对患者六分钟步行试验的影响24
- 5.3 针刺结合运动疗法对左室射血分数的影响24-25
- 5.4 针刺结合运动疗法对西雅图心绞痛量表的影响25-26
- 临床研究26-35
- 1.研究对象与方法26-31
- 1.1 诊断标准26-27
- 1.2 临床资料27-28
- 1.3 研究方法28-31
- 1.4 观察指标31
- 2.统计学处理方法31-32
- 3.结果与分析32-35
- 3.1 两组治疗前后TG、TC、HDL、LDL的比较见下表32
- 3.2 两组治疗前后六分钟步行实验比较见下表32-33
- 3.3 两组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的比较33
- 3.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AQ得分比较33-35
- 讨论35-38
- 结语38-40
- 参考文献40-43
- 附录43-48
- 致谢4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爱梅;冠心病人的饮食标准[J];四川农业科技;2001年01期
2 彭迳英,关月嫦;老年冠心病患者出院前的健康教育[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1年03期
3 余国膺;一种简易、有效、经济识别冠心病人的方法[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1年02期
4 徐岷 ,王玉萍;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自身抗体与冠心病相关性研究[J];临床医学;2003年07期
5 朱金富,杨德森,肖水源;冠心病的心理干预现状[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2003年04期
6 王丽娜,李桂英;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出院护理指导[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3年05期
7 史振涛,艾永珍,刘月光;介入检查及治疗54例冠心病的护理体会[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3年02期
8 王萍,王红,王朝容;冠心病的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04年16期
9 洪昭光;冠心病人 谨防猝死[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05年02期
10 张瑞敏,杨清;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J];时珍国医国药;2005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培红;禹水福;马煜;;离退休冠心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体会[A];河南省外科护理新业务、新技术学术交流会议资料汇编[C];2005年
2 李颖;;老年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的体会[A];河南省内科护理学术交流暨糖尿病护理新进展培训班资料汇编[C];2006年
3 闫丽;;中青年冠心病人护理[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4 涂哲明;韩刚亚;张新风;黄琼;刘波;;心理因素对冠心病影响的研究进展[A];全国第十一次精神卫生高级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5 吕国良;;医疗体育对中老年冠心病人的康复及预后研究[A];全国冠心病防治及对策研讨会论文集[C];1987年
6 傅绍萱;;烟酒与冠心病预防[A];全国冠心病防治及对策研讨会论文集[C];1987年
7 张伯源;岳冬梅;黎天桂;;冠心病人在持续刺激和紧张作业后的心理生理反应恢复过程的特点[A];全国冠心病防治及对策研讨会论文集[C];1987年
8 贾振惠;;冠心病患者的院外康复指导[A];全国心脏内、外科专科护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9 王庆顺;田丰;刘永庆;杨丽华;胡秀琴;苏展;王蒙丽;许波;周玉珍;;冠心病的介入治疗[A];2003年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3年
10 黄玉荣;谢宝珍;;108例冠心病患者的护理观察[A];全国心脏内外科专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咏霞;5招助冠心病人过好春节[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2 晓川;冠心病人精打细算过一天[N];保健时报;2003年
3 邱吉芬;冠心病人过冬六注意[N];云南科技报;2001年
4 羊剑;冠心病人要注意保健[N];重庆日报;2000年
5 佳楣;冠心病人的冬季保健[N];中国消费者报;2000年
6 邱吉芬;冠心病人如何安全过冬[N];大众卫生报;2007年
7 陈燕琳;冠心病人莫忘调心[N];家庭医生报;2007年
8 指导专家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 严晓伟 重庆市中山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 郑向清 特约记者 张小平 记者 胡长飞;冠心病约四成“诊断错误”[N];医药导报;2007年
9 俊芳;为什么“急性人”易患冠心病[N];上海中医药报;2008年
10 方芳;冠心病人腹泻要小心心梗[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红;唐山地区醛固酮合成酶基因CYP11B2-344T/C多态性与冠心病关系[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2 杨进华;ST2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3 方建群;D型人格—冠心病不良预后模型的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4 周莉;中国汉族人群血脂水平及冠心病的遗传易感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耿婕;老年冠心病患者血脂代谢特点分析[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6 潘晓平;队列人群冠心病、脑卒中死亡的统计分析方法探讨[D];四川大学;2004年
7 王s,
本文编号:7423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742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