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心血管论文 >

药物治疗对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及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9-01 07:18

  本文关键词:药物治疗对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及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舒张性心力衰竭 药物 治疗 舒张功能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对药物治疗对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及舒张功能的效益方面的多项随机对照研究结果的一致性进行评价,从而为舒张性心衰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应用布尔运算符“AND”将英文关键词(1)preserved 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eart failure with normal ejection fraction,diastolic heart failure,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left ventricular;(2)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3)Therapy,treatment;分别以“(1)AND(2)AND(3)”的方式进行交替组合后在Pubmed,Cochrane Library及Clinical Trials等外文数据库检索从2000年1月1日至今的文献,通过阅读文章标题、摘要或全文筛选出符合本研究纳入排除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同时通过阅读相关文献综述及其参考文献进行扩展检索,以期获得全面的入选文献。采用Jadad量表对入选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以剔除低质量研究,提取最终纳入文献的数据资料或将相关数据转换为所需数据。应用stata13.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评价舒张性心衰药物治疗对患者生活质量及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结果:对纳入的13篇随机对照研究中的6-分钟步行距离、生活质量评分、最大运动时间、等容舒张时间、E/A、左室重量、左室舒张末径、E/e’、减速时间等一系列效应指标进行meta分析,合并统计量用标准化的均数差SMD或加权均数差WMD表示。评价生活质量的效应指标meta分析结果如下:(1)6-分钟步行距离:6项随机对照试验合并结果提示患者治疗前后6-分钟步行距离的变化在试验组与对照组间无统计学差异(SMD=-0.103,95%CI[-0.246,0.040],P=0.16);(2)生活质量评分:8项随机对照试验合并结果提示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在2组间无明显差异(SMD=-0.068,95%CI[-0.189,0.053],P=0.27);(3)最大运动时间:4项随机对照试验合并结果提示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运动时间延长(SMD=0.223,95%CI[0.006,0.439],P=0.04)。评价左室舒张功能的6项心脏彩超参数的meta分析结果如下:(1)等容舒张时间:5项随机对照试验合并结果提示治疗前后该指标的变化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SMD=0.090,95%CI[-0.090,0.260],P=0.33);(2)E/A:10项随机对照试验合并结果提示治疗前后E/A比值变化在试验组与对照组间无明显差异(WMD=0.006,95%CI[-0.035,0.047],P=0.77);(3)左室重量:6项随机对照试验的综合分析结果提示治疗前后左室重量的变化在试验组与对照组间无明显差异(SMD=-0.007,95%CI[-0.172,0.158],P=0.94);(4)左室舒张末径:7项随机对照试验合并结果提示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左室舒张末径较对照组更小(SMD=-0.160,95%CI[-0.289,-0.034],P=0.01);(5)E/e’:8项随机对照试验合并结果提示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E/e’比值较对照组小(SMD=-0.160,95%CI[-0.280,-0.040],P=0.01);(6)减速时间:8项入选随机对照试验合并结果提示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E峰减速时间较对照组短(SMD=-0.181,95%CI[-0.356,-0.006],P=0.04)。结论:对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评估:药物治疗组不能改变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的6-分钟步行距离及生活质量评分,但能够延长最大运动时间。对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评估:药物治疗组不能改变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等容舒张时间,E/A及左室重量,但能够减小左室舒张末径及E/e’,缩短E峰减速时间。
【关键词】:舒张性心力衰竭 药物 治疗 舒张功能 生活质量
【学位授予单位】:济宁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541.6
【目录】:
  • 中文摘要4-7
  • 英文摘要7-10
  • 符号说明10-11
  • 前言11-13
  • 资料与方法13-19
  • 结果19-26
  • 讨论26-32
  • 结论32-33
  • 参考文献33-39
  • 综述39-52
  • 参考文献48-52
  • 附录52-69
  • 致谢69-70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承滋;舒张性心力衰竭研究进展[J];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2 黄祖珍;舒张性心力衰竭30例报告[J];现代医药卫生;2001年09期

3 王碧华;舒张性心力衰竭治疗体会[J];职业卫生与病伤;2002年04期

4 张凤云,杜德兵,田英,张立梅;浅谈舒张性心力衰竭的诊治[J];哈尔滨医药;2003年03期

5 朱宣德;倍他乐克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60例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04年29期

6 王如兴;舒张性心力衰竭是事实还是假想?[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4年06期

7 张济海;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85例次观察[J];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04年04期

8 余国膺;舒张性心力衰竭日受关注[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5年01期

9 王骏;王鸣和;;舒张性心力衰竭[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6年01期

10 刘刚;刘坤申;籍振国;;舒张性心力衰竭诊治的进展[J];医学综述;2006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宏义;冯驰;朱连清;;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及治疗现状[A];第二十五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八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钟明;张运;马立红;张薇;葛志明;赵静;;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冠脉循环血流动力学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1年

3 纪召娟;钟栩;;舒张性心力衰竭诊疗方法探讨[A];2011年甘肃省中医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王志斌;王建红;李艳;聂晶;孙品;;组织多普勒成像评价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长轴收缩功能的变化[A];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新进展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5 宋嘉懿;梅丽;李杰;吴绥生;;高血压病患者血清骨桥蛋白与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研究[A];中国心脏大会(CHC)2011暨北京国际心血管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王蕾;张世杰;王海鹏;赵彩明;邹操;刘志华;;兔收缩性和舒张性心力衰竭模型钙渗漏特点的比较[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邹家庆;;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并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疗效[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十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8年

8 霍丽莉;刘琰;柳邵真;;老年人舒张性心力衰竭早期护理干预的研究[A];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9 陈嘉莹;胡元汉;;螺内酯联合缬沙坦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心血管病学大会论文汇编[C];2013年

10 陈玉媛;谢明星;吕清;王静;贺林;帅欣欣;段利科;李薇玢;刘莹莹;李静雅;张丽;;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评价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内、外膜层心肌功能[A];第十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论文[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黄贵奇;舒张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常丽君;让70岁的人拥有30岁的身体[N];科技日报;2014年

3 宋维义;何为舒张性心力衰竭[N];家庭医生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泉;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神经内分泌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亚芳;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气阴两虚型)的临床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辛坤丽;药物治疗对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及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D];济宁医学院;2016年

3 刘禹兵;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气阴两虚型)的临床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邵楠;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疗效的临床观察[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4年

5 吕宪玉;社区老年人群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9年

6 麻莉;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中西医诊治进展[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6年

7 林建民;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型)的临床观察[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4年

8 王春艳;脑钠肽联合超声多普勒诊断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陈超容;超声心动图评价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左房代偿功能[D];广西医科大学;2015年

10 齐明旭;血尿酸与代谢综合征对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交互影响[D];南华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7706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7706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2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