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心血管论文 >

心房颤动导管射频消融术后抗凝治疗进展

发布时间:2017-09-09 15:12

  本文关键词:心房颤动导管射频消融术后抗凝治疗进展


  更多相关文章: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术 抗凝治疗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


【摘要】:心房颤动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患病率逐渐增加。房颤可导致左房功能障碍,进而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同时,房颤会显著地升高患者的血栓栓塞风险,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房颤导管射频消融(RFCA)是恢复并维持窦律、改善症状的重要治疗手段。但围术期血栓栓塞等严重并发症也会给患者健康及生命带来严重威胁,其主要发生在房颤导管射频术后的早期,目前普遍认可射频消融术后至少需要积极的抗凝治疗2个月,故以此为节点分为早期及晚期抗凝。但是目前术后早期血栓栓塞低危患者是否可以仅用阿司匹林或不使用抗凝药物尚有争议。随着新型抗凝药物(NOAC)的不断涌现,新型抗凝药物不断应用到房颤RFCA围术期抗凝治疗中,然而新型抗凝药物是否能替代华法林,两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是否又存在差异。成功行RFCA术后晚期患者是否需要继续抗凝治疗亦未达成共识。本文就房颤RFCA术后抗凝治疗的进展作相关介绍。
【关键词】: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术 抗凝治疗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541.75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英文摘要5-7
  • 前言7-8
  • 1 术后早期抗凝治疗8-14
  • 1.1 RFCA术后早期需抗凝治疗的主要原因8
  • 1.1.1 RFCA术引起血栓栓塞的因素8
  • 1.1.2 心房顿抑现象8
  • 1.2 RFCA术后早期抗凝治疗策略8-14
  • 1.2.1 血栓栓塞低危患者RFCA术后早期的抗凝治疗9-10
  • 1.2.2 血栓栓塞高危患者的RFCA术后早期的抗凝治疗10
  • 1.2.3 持续华法林抗凝与低分子桥接法在房颤RFCA的应用10
  • 1.2.4 新型抗凝药物在房颤RFCA术后的应用10-14
  • 1.2.5 房颤RFCA术后早期的具体抗凝治疗14
  • 2 RFCA术后晚期抗凝治疗14-17
  • 2.1 房颤RFCA术后的复发问题14-16
  • 2.2 房颤RFCA成功的患者晚期是否可以不再抗凝治疗?16-17
  • 2.3 房颤RFCA术后晚期的具体抗凝策略17
  • 3 小结与展望17-19
  • 参考文献19-25
  • 致谢25-2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2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淑莲;运动致心房颤动1例[J];实用医学杂志;2000年11期

2 余国膺;心房颤动:新世纪的流行[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0年02期

3 余国膺;心房颤动研究的新课题[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0年04期

4 刘明杰;酗酒致心房颤动1例报告[J];江苏临床医学杂志;2001年01期

5 杨东昌,于刚,李秀真;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致心房颤动[J];实用心电学杂志;2002年05期

6 陈军 ,杨东亮 ,曾磊;心房颤动67例发病和防治分析[J];临床医学;2003年06期

7 王建平;中西医结合治疗心房颤动32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3年03期

8 余国膺;中国家族研究露出心房颤动曙光[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3年04期

9 陈义汉;心房颤动的分子机制[J];老年医学与保健;2003年04期

10 杜昕,马长生,刘晓惠;心房颤动临床治疗现状(下)[J];中国医刊;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宪清;傅慎文;;心房颤动抗凝治疗预测因素的研究[A];2009年浙江省心电生理与起搏学术年会增刊[C];2009年

2 栾颖;郭媛媛;李述峰;于波;田野;;白介素-18与心房颤动的临床观察[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张德光;麦祖满;;心房颤动224例十二导联同步心电图分析[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吴宁;;心房颤动处理[A];第六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会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5 金龙英;;心房颤动易颤期时限的探讨[A];2005年浙江省心电生理与起搏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6 戚文航;;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药物与心房颤动的预防[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6年

7 程中伟;朱文玲;刘博江;张军;方全;;心房颤动的综合治疗:一项单中心210例心房颤动研究结果[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6年

8 朱文青;聂振宁;解新星;林佳雄;葛均波;;心房基质改良对心房颤动治疗的初探[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6年

9 张旭日;;老年人心房颤动的的诊断和治疗[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老年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10 陈晓丽;王红宇;张红宇;肖传实;;太原市社区人群心房颤动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A];中国心脏大会(CHC)2011暨北京国际心血管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邱曙东;遗传性心房颤动起因:基因突变[N];解放日报;2006年

2 辛欣;遗传性心房颤动起因是基因突变[N];医药经济报;2006年

3 记者 聂松义;心房颤动发生新机制被揭示[N];健康报;2010年

4 衣晓峰 陈英云 记者 李丽云;我学者首次揭示心房颤动发生新“奥秘”[N];科技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王雪敏;房颤卒中预防,关注从“心”开始[N];医药经济报;2010年

6 记者 孙刚;攀登心脏病领域“冰山” 探索心房颤动发生机制[N];解放日报;2012年

7 罗伟邋李菊香 李萍;房颤发生男女有别[N];家庭医生报;2008年

8 于娜;心房颤动更易诱发脑中风[N];光明日报;2006年

9 崔永强 供稿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房颤动:无形的杀手[N];北京科技报;2010年

10 通讯员 李静 记者 胡德荣;房颤发生机制研究取得进展[N];健康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玉娇;MicroRNA-206对实验性心房颤动犬心脏内在自主神经重构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徐劲松;心房颤动血压测量方法的改进[D];南昌大学;2016年

3 魏渠成;长时程心电监测设备在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心律监测中的应用[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

4 王刚;口服胺碘酮预防70岁以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心房颤动发生的临床研究[D];青岛大学;2016年

5 韩劲松;迷宫Ⅲ型手术治疗心脏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安全性和疗效的再评价[D];第四军医大学;2016年

6 姜兆磊;自主神经系统与心房颤动的关系及房颤诊疗策略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7 杨倩;心耳尖部房速的特点及消融结果和肺静脉解剖与心房颤动的关系[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8 高崇瀚;心房颤动的神经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9 侯允天;心房间传导通道作为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关键点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10 余锂镭;内源性心脏自主神经调控在心房颤动中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琨鹏;房颤患者上游治疗与脑卒中关系的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2 赵凤娟;乌头碱诱导的心房颤动对内皮素-1分泌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D];延边大学;2015年

3 周贺民;β3肾上腺素能受体与心房颤动能量代谢研究[D];新乡医学院;2015年

4 张猛;MicroRNA-21对心房颤动心肌纤维化及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的调控作用机制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5 张伶俐;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组织抑制剂对心房颤动的影响:meta分析[D];山东大学;2015年

6 张凯;同期射频消触改良迷宫Ⅲ术+心脏神经节丛消融术与单纯射频消触改良迷宫Ⅲ术治疗合并风湿性二尖瓣病变的心房颤动比较[D];山东大学;2015年

7 周鑫;心房颤动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4年

8 印婷婷;急性心肌梗死后新发心房颤动犬交感神经分布与功能的影响[D];新疆医科大学;2015年

9 刘耀武;ZFHX3及CAV1基因变异与心房颤动的遗传易感性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5年

10 王为;阿替普酶于不同时间窗治疗心房颤动合并脑梗死的疗效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8211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8211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d0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