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心血管论文 >

缺血性心肌病冠脉介入治疗效果分析

发布时间:2017-10-01 00:16

  本文关键词:缺血性心肌病冠脉介入治疗效果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缺血性心肌病 主要心血管事件 心功能


【摘要】:背景缺血性心肌病(ischemic cardiomyophathy,ICM)属于冠心病的一种特殊类型或晚期阶段,是指由冠脉狭窄引起心肌长期缺血,致使心肌广泛纤维化,形成与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DCM)类似的临床综合征。冠心病的死亡率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有所下降,但结果是,缺血性心肌病的患病率正在上升,目前这是发达国家心脏衰竭最常见的原因。在美国注册坚持住院的心力衰竭患者,几乎60%有冠心病的历史。美国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患有心力衰竭的患者约500万,其中至少70%是由缺血性心肌病所致的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据2010我国年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超过40岁以上人群中,冠心病的发病率为(120~140)/10万。冠心病可进一步进展为缺血性心肌病,医学界已将缺血性心肌病的治疗列为重要课题。此类患者心脏扩大,心功能下降,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与非缺血性心力衰竭比较,治疗效果差,尽管医学技术的进步,缺血性心肌病的死亡率仍然很高。左心室功能已被认为是最强的预后因素之一,5年病死率约为50%一84%,远期存活率远低于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2007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显示,缺血性心肌病死亡原因依次为:泵衰竭59%、猝死13%、心律失常13%,是国内外心血管病学研究领域的难题。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缺血性心肌病治疗趋于一致的是,是否完全血运重建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而不是具体的重建方式。目前血运重建方式包括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及冠状动脉搭桥,一些临床试验显示CABG可以提高缺血性心肌病合并低LVEF患者的存活率,但CABG围术期有很高风险的并发症,死亡率在5%-30%。随着冠脉介入技术的发展和新型导丝、球囊、支架的进步,我们对冠心病的治疗从PTCA、金属裸支架到现在的药物洗脱支架、药物球囊,从原来处理最简单的A型病变到现在的分叉病变、左主干病变、钙化病变和慢性闭塞病变,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复杂病变和慢性闭塞病变正在成为广大心内科专家、教授的将要攻克的难题。随着冠脉介入技术的进步,原来很多适合冠脉搭桥手术的病人,完全可以通过介入这一简单、损伤小的手术方式代替,国内外指南不断放宽介入手术的指征。有研究表明,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可改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心功能、使患者远期生存率得到提高。国内外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均提示冬眠心肌的功能恢复与血运重建改善冠状动脉供血有关,对冬眠心肌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本研究旨在观察缺血性心肌病介入联合药物治疗与药物保守治疗对患者心功能及1年主要心血管事件累积发生率的影响,进一步探讨缺血性心肌病临床治疗治疗方案。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联合药物治疗或药物保守治疗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功能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初诊疑诊为缺血性心肌病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冠脉介入联合药物治疗组100例和药物保守治疗组100例。所有患者均行冠脉造影检查,符合缺血性心肌病诊断的共120例,冠脉介入联合药物治疗组(A组)64例,药物保守治疗组(B组)56例。结果1、两组患者的性别比例、年龄、吸烟率、冠脉病变支数、体重指数、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糖尿病发病率、低密度脂蛋白等一般临床资料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2、两组患者分别行冠脉介入联合药物或药物保守治疗,A组患者心力衰竭症状的改善优于B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χ2=8.899,P=0.003)。3、治疗前两组患者LVEDD为(60.80±3.22 VS 60.93±3.42),大小无统计学差异(P=0.72),两组患者分别行冠脉介入联合药物或药物保守治疗1年后,AB两组患者LVEDD均较治疗前减小,大小有统计学差异(P=0.015,P=0.041),A组LVEDD小于B组,大小有统计学差异(P=0.026)。4、治疗前两组患者LVEF为(37.08±2.56 VS 40.72±3.58),大小无统计学差异(P=0.508),两组患者分别行冠脉介入联合药物或药物保守治疗1年后,AB两组患者LVEF均较治疗前升高,大小有统计学差异(P=0.012,P=0.032),A组LVEF高于B组,大小有统计学差异(P=0.023)。5、治疗前两组患者NT-pro BNP为(4627.60±1492.79 VS 4687.40±1392.79),大小无统计学差异(P=0.768);两组患者分别行冠脉介入联合药物或药物保守治疗1年后,AB两组NT-pro BNP均较治疗前降低,大小有统计学差异(P=0.008,P=0.036),A组NT-pro BNP低于B组,大小有统计学差异(P=0.015)。6、A组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于B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χ2=5.557,P=0.018);A组心源性死亡发生率低于B组(P=0.025),两组心肌梗死发生率、缺血性卒中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χ2=0.043,P=0.835;P=0.467)。结论1.冠脉介入联合药物治疗和药物保守治疗均能改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功能,冠脉介入联合药物治疗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功能的改善优于药物保守治疗。2.缺血性心肌病冠脉介入联合药物治疗相较于药物保守治疗能降低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缺血性心肌病 主要心血管事件 心功能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542.2
【目录】:
  • 摘要4-7
  • Abstract7-13
  • 缩略词表13-14
  • 前言14-16
  • 材料与方法16-21
  • 结果21-25
  • 讨论25-33
  • 结论33-34
  • 参考文献34-38
  • 综述 缺血性心肌病研究进展38-55
  • 参考文献48-55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55-56
  • 致谢5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家良;华平;杨淞然;陶俊;江慧琦;王萌;杨艳旗;;沉默caspase-3基因影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和凋亡[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年14期

2 华平;陈炬;张惠忠;杨淞然;杨艳旗;熊利华;张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于梗塞心肌的实验研究[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6年05期

3 ;Differentiation of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duced by myo-cardial medium under hypoxic conditions[J];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2006年09期

4 王建安;谢小洁;何红;孙勇;蒋峻;骆荣华;樊友启;董j;;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的疗效与安全性[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6年02期

5 代政学,张玉顺;心肌细胞凋亡与心血管疾病[J];心脏杂志;2002年04期



本文编号:9512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9512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7d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